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2014-12-26张霏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现实意义

张霏

摘 要:在小学众多课程中,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充分分析了当前语文教育对小学生个性的影响下,对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来培养学生个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个性培养;现实意义;良性竞争

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个人独有的,即所谓的个性。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学校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个性教育应该从小学抓起。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培养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生拼音、识字、朗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因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乏

现下,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属于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即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讲台下听课。课堂上只有教师一味地在讲,从而根本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何况是学生个性的培养了,这是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

3.教师和学生互动少

可想而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师生间的交流不足,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优势与劣势,不能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发扬优点,阻碍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4.不规范语言文字的应用

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普及,本该是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好的语文学习平台,但却相反地带来了视听污染。网络上的文章有很多的错别字,语言应用也不够规范,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小学生应用正确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还制造出了许多垃圾言语。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小学是少年培养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而少年又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因此,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培养个性这个话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并且小学课程中语文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语文可以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这十分有利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小学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而语文又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是对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手段。所以由此看来,小学语文对学生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只有从小学抓起,个性培养才能够取得成功。

三、怎样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

1.教学环境要生动、和谐

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想去了解,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在语文课堂上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通过语文素养来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往的教学方法都太过呆板和严肃,大、假、空的现象让学生不敢说、不敢表现,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智慧的开启。创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情境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和谐、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教师当做朋友,从而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二,老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学生的不同表现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性格,从而了解每个人的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性格特点来培养他们的个性。

2.为学生展示个性提供舞台

小学生是最爱表现自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不爱表现,因此,我们在小学教育中应该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能扼杀了他们的表现欲。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展现自己,是教师要考虑的。让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让他们自主学习。例如,教师还应经常性地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乐于探索,从而有利于个性培养的长期发展。

3.让学生找到自信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除了要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外,还需常常鼓励学生,让他们敢于去提出疑问,帮助他人解决疑问,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快地树立信心。只有自信才能让学生敢于并乐于去展现自己,让大家关注到自己,所以说,自信是个性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然,有自信还是不够的,如果说一个学生光有自信,却对什么事情都兴趣黯然,那也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到巧妙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探索,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培养个性。

4.激发并鼓励学生良性竞争

通过一定程度的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勇向前的良好品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取心,使学生敢于主动、敢于创新,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5.透过人格教育来培养学生个性

事实说明,人格教育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文章内容和里面的人物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教师可以叙述夸奖美好的人格,批判丑恶与低俗,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上需要美好的人格。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特别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后,里面的人物和事情进行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渐渐学会明辨是非。

6.寻找平衡点

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培养社会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既不能太过重视社会目标,又不能轻视个体目标,也不能太过强调个性而使学生走上极端。把握好这样一个度,协调发展,是需要教师平衡和控制的。

总之,考虑到语文不可轻视的教育作用,我们也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不断进步,引领学生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培养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龙斌.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08).

[2]杨细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浅析互动游戏对留守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探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