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积沙围岩隧道施工新技术研究

2014-12-26王朝杰

交通运输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风积拱顶台阶

王朝杰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 石家庄050011)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右幅K176+890~K181+300,长4 410m,左幅L4K176+824~L4K181+270,长4 446m。隧道地处冀西北山地区,属坝上坝下过渡型山区,区内地形起伏。区域最大冻土深度为1.6m。隧道出口位于山体斜坡,自然斜坡西南倾,坡度为6°左右,表层风积砂覆盖,下伏角砾、碎石,层厚5.0~32.0m,风积砂工程性质较差,边坡稳定性较差。

2 工程及水文地质

该隧道出口根据地面调查、钻探、物探勘察成果,各地层根据岩性特点、成因时代及风化程度自上而下依次为:(1)粉土层:黄灰色,中密,稍湿,土质不均,切面粗糙,含植物根系;(2)粉砂:褐黄色,中密,潮湿,砂质较纯,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磨圆度较好,含少量粉粒;(3)中砂层:褐黄色,密实,湿,砂质不纯净,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圆砾。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到地下水。

受地形条件及路线总体平纵线形限制,该隧道埋深较浅,隧道出口洞顶覆盖层及洞身大部分为风积粉细沙地层,其粒度成分以细砂(0.075~0.25mm)为主,极细砂(0.01~0.075mm)次之,中砂(0.25~0.25)较少,不均匀系数Cu=3.4,沙层重度17.2kN/m3,变形模量20.6MPa,泊松比0.4,内摩擦角29°,黏聚力极低。综合风积沙地层工程地质特征,因颗粒单一,黏聚力低,级配不良,压缩性小,稳定性差,开挖易坍塌,施工难度很大。

3 施工技术难点

(1)出口处风积砂段隧道埋深约5~25m,地处风积沙地层,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初期支护拱顶下沉变形,密切监视地表沉降,确保施工期间拱顶及掌子面安全。

(2)风积沙围岩具有颗粒单一,粘聚力低,抗剪强度较低等特质,开挖极易坍塌,因此,洞室开挖时必须采取强支护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

(3)该隧道穿越风积砂段长度较长,采用水平旋喷桩施工时左右幅需各打设6环,每环之间的搭接位置与该位置初期支护钢架冲突,水平旋喷桩的仰角选取亦是水平旋喷桩施工的关键技术。

(4)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工序多,初期支护接头截面亦较多,故必须处理好初期支护形成过程中受力体系转换时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钢拱架焊接质量和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地表过大沉降。

4 风积沙地层围岩压力分析

新奥法利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柔性支护手段,根据围岩监测结果适时支护,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是一种把设计、施工和监测相结合的科学的隧道建筑方法。新奥法的核心是根据围岩的性质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以减少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风积沙与一般岩石地层不同,其围岩自稳时间短,开挖后若不支护会立即产生坍塌,若围岩自稳时间比支护施工时间短,支护结构要承受较大松散围岩压力,在这种地层中合适的支护时间已无意义,须采用合理的预加固措施,提前加固风积沙地层,增强围岩稳定性,且开挖后立即支护,才能保证施工安全。

5 施工方案比选

隧道施工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小、围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求、经济造价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目前我国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多采用CRD 法、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等,下面对各种方法进行比选。

(1)CRD法

CRD法(见图1)在控制地表沉降方面效果显著,但其施工工序复杂,限制了大型机械使用,工作效率低,工艺转换难度大,造价高,施工进度缓慢,大量拆除工作限制了二衬跟进时间。考虑风积沙围岩自稳能力差,松散围岩压力较一般隧道大的多,二衬是主要承载体,其跟进的快慢是保证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故CRD 工法不适合风积沙地层。

图1 CRD法

(2)台阶留核心土法

该方法(见图2)是该隧道初期施工中采用的方法。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来看,当挖到第二台阶时,即洞身最大跨度处由于初期支护不能及时封闭成环,拱顶沉降较大,钢拱架变形大,初喷混凝土出现个别裂缝,随着第三、第四台阶的开挖,临空面增大,局部拱脚变形侵占了隧道净空,不得不进行换拱处理。

图2 四台阶留核心土法

(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为克服台阶留核心土法的不足,控制拱顶变形,保证初期支护稳定性,施工中改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将整个洞身断面分为三个台阶,在第二台阶位置设置临时仰拱,封闭初期支护,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资料,适当增加临时竖撑控制初期支护拱顶下沉。该方法成功穿越了风积沙段,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该方法的施工现场如图3、图4 所示。

图3 临时仰拱现场施工图

图4 临时竖撑现场施工图

6 施工工艺

6.1 水平旋喷桩超前预支护

风积沙围岩的粘聚力低,自稳时间短,天然状态下无法开挖,须采用超前预支护体系加固沙层,为后续施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经现场实践对比,密排超前小导管和自进式大管棚固沙效果较差,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较严重的露沙现象,而水平旋喷桩以其特有的加固搅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固沙效果。

水平旋喷桩预支护是在洞内开挖面前方,利用水平旋喷机沿开挖轮廓按间距40cm、长20m 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后用高压泵输送高压浆液,钻头边旋转边后退,浆液从钻头处喷嘴中高速射出,射流切割下的沙体与浆液在射流的搅拌作用下混合,最后凝固成直径大于60cm 的旋喷柱体。环向相邻柱体之间相互咬合20cm,在开挖面上方形成整体性较好的旋喷拱架,固结体周围沙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也有显著改善。开挖后预支护拱就会立即发挥作用,抑制围岩变形,承担沙层压力,保证洞室稳定,防止漏沙、坍塌。

左线风积沙层全长90m,水平旋喷桩共分6个循环施工,前5个循环水平旋喷桩长度为20m,最后1循环水平旋喷桩长度为15m,前后相邻两个循环旋喷桩相互搭接5m。每环55根,左幅水平旋喷桩共计6 325m。

右线风积沙层全长91m,水平旋喷桩共分6个循环施工,前5个循环水平旋喷桩长度为20m,最后1循环水平旋喷桩长度为16m,前后相邻两个循环旋喷桩相互搭接5m。每环55根,右幅水平旋喷桩共计6 380m。第一环水平旋喷桩角度为6%,第二环开始每环角度调整为10%。

水平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的特点有:

(1)在隧道开挖前,于掌子面前方构筑拱形刚性体,减轻传到掌子面和支护上的荷载,控制开挖引起的变形;

(2)因旋喷使地层变成高强度的改良体,支撑上部荷载,控制不良地层的坍塌现象;

(3)因采用了专门的机械设备和高压喷射装置,且能够控制喷射压力,使桩体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效果见图5、图6。

图5 桩体咬合效果图

图6 旋喷桩试压效果图

6.2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隧道风积沙段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具体施工顺序见图7。

图7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方案示意图(单位:cm)

(1) 上台阶施工

上台阶需在超前支护体系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施工,开挖高度为2.4m,人工配合小型机械施工。施工进尺为50cm,每开挖一个循环,立即素喷10cm 厚C20 早强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安装I22b 工字钢拱架,并采用Φ50 锁脚钢管锁紧钢拱架,每侧拱脚设2根,长度不小于4.5m。每两榀钢拱架间采用Φ22纵向连接钢筋连成整体,环向间距1.0m,挂双层Φ8钢筋网片,网眼间距10cm,预留1个网眼尺寸与下一循环焊接。上台阶施工两侧需始终错开,保证同一断面钢拱架在拱脚处暴露的开挖面仅限于一侧。开挖进尺应穿过掌子面潜在滑移面,控制在5~10m之间。

(2) 中台阶施工

上台阶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停止施工,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或采用沙袋等材料堆砌。中台阶施工先开挖两侧土体,预留中间核心土高2.6m,宽4.6m,两侧始终错开,保证同一断面钢拱架交错落底。边墙每次进尺50cm,开挖后及时铺设钢筋网并喷素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后迅速施作钢架初期支护。需特别注意上中台阶接茬处,应采用连接钢板和高强螺栓连接,必要时进行三面骑缝焊接。根据现场监测资料显示,在中台阶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拱顶沉降量会迅速增大,这主要是因为边墙开挖时上台阶拱脚会出现临时悬空现象,为此,在上下级台阶的接头部位,加上钢架之间连接钢板的尺寸,以增加型钢拱架的受力面积,增强其受力的整体性。中台阶开挖跨度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待核心土留置3~5m 长时逐步清除,增设I16临时仰拱,纵向间距50cm,两端与主洞钢拱架焊接牢靠,并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增设竖撑,控制拱顶变形。

(3)下台阶施工

在中台阶进尺5m 后,停止开挖,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开挖下台阶土体。下台阶采用掏槽法施工,在满足操作空间的前提下,边墙开挖宽度尽可能窄,以0.5~1.0m 为宜,预留核心土。钢拱架落底时,应增设槽钢垫块,防止拱架产生整体下沉。

(4)仰拱施工

侧墙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左右错位跳挖仰拱,每次循环进尺100cm,进行2 榀钢拱架的施工,底部拱架与边墙拱架接头部位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拱架安装好后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覆盖,使初期支护尽早闭合成环,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

(5) 二衬施工

风积沙地层结构松散围岩压力大,初期支护不足以承担全部地层压力,必须尽早施作二次衬砌,防止初期支护因较大变形而开裂剥落。一般情况下二衬模筑长度为10~12m,施工中根据初支收敛变形情况,一次拆除临时仰拱长度控制在5~6m。

7 结语

风积沙地层自稳能力差,施工扰动程度大,若不及时支护则易塌方。在风积沙地层施工中,有效的超前支护是决定隧道能否安全开挖的前提,及时的初期支护是安全施工的有力保证,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因素。贯彻“快挖、快支、快封闭”原则,随挖随支,二衬紧跟,施工结构体系紧凑转换,紧密衔接,及时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洞室稳定。

猜你喜欢

风积拱顶台阶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积沙工程性能试验研究
水泥稳定风积沙基层压实特性分析
风积沙水泥混凝土技术性质探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立式圆筒拱顶储罐排版技术及控制方法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大型拱顶储罐三角形板式节点网壳正装施工工艺
某风积沙隧道施工方案应用总结
地铁隧道施工拱顶下沉值的分析与预测研究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