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
2014-12-26安丽荣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手里托着几十个家庭的未来,深知责任之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过分的溺爱,加之农村家长教育意识的淡薄、教育方法不当……很多孩子在教育缺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有的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有的性格孤僻敏感,爱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刘星(化名)。学习成绩一般,其实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课堂上虽然不爱举手,但只要叫到他,多数情况下能正确回答,可是经常不完成作业,发现闪光点表扬鼓励只能好几天。平时不守纪律,爱搞小动作,好打架,有一次课间活动,有两名三年级学生追逐打闹,一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拿起一块砖头扔过去。当那两名学生找到我,让我大吃一惊,捂着头的手都是血,还在往下滴。气急之下,我狠狠批评了他一顿,他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把受伤的学生处理完以后,给家长打电话来校一趟,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爸爸还没等我说完,当着我的面对孩子一阵拳打脚踢,停下来后还振振有词:“小孩子不能惯,不听话就得收拾,我家孩子就怕我,一瞪眼睛他就哆嗦,老师你就管严点。”说完,扔下治伤的钱扬长而去。这件事让我震撼了,父亲的眼里没有爱。经了解,刘星的父母在四年前就离婚了,继母不喜欢他,父亲经常打他,是一个没人爱的孩子,一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特别关注他,处处关心帮助,经常找他谈心,到宿舍里帮他做事,这一切他只是默默地看着。
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变了,体育课学生自由活动,他借二班同学的羽毛球拍打球,没打几下碰到护栏上,球拍碎了,二班同学非让他赔不可。我正在班里批作业,他和几个学生跑上来,原来他想用本班大课间活动时用的球拍补一下,弄清情况后,我从兜里拿出三十元钱,平息了这件事。他不知所措地望着我,当我说不会把这件事告诉他爸爸时,他露出感激之情,时机到了,我拉着他的手一起坐下,语重心长地说:“人都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班里的球拍属于全班同学,个人没有权力支配,《小学生守则》第十五课怎样说?就拿上次你打人那件事来说,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能伤害别人,不管怎样,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找老师,不能大打出手,伤害了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如果把人家打坏了不但良心会受到谴责,还要拿出很多钱为人家治病,你还会有机会上学吗?”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话,刘星低着的头抬了起来:“老师,我错了,以后不再打架了,球拍的钱我会还给您。”他坚定地说。我摸着他的头:“好啊,老师相信你!但你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两周后,他把三十元钱还给我,说是用课余时间捡塑料瓶和每天一元的零用钱攒的。我高兴地说:“刘星长大了!”他如释重负地转身走了。在班会上,我把这件事讲给学生听,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那以后他变了,爱说爱笑,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还经常帮助别人。学习进步了,第二次月考还拿到了进步奖,我送了一副球拍作为奖励,让他激动不已。
我把孩子的进步告诉了家长,并希望家长多跟孩子沟通,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家长还在我的建议下征订了《家教指南》。经过多次沟通,发现家长也有很大改变,经常来学校看孩子。刘星在作文中一段质朴、稚嫩的话让我感到欣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学习,我一定要努力,用好成绩来报答她,学习就是我的事业。”
刘星在缺失教育的家庭里成长,爱用武力解决问题,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于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很快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作为班主任,不能让家长有多大改变,但有责任让他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受到熏陶。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其沟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民主、商量的语气与孩子探讨问题。在生活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营造真诚的心理氛围,多鼓励、表扬和赏识孩子。以无形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获得安全感,让孩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我们当今对孩子的教育,关注面都倾向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应该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知识和人格所组成的面积决定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潜力,由亲情和人格所组成的面积决定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能力,可见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尊严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全人格的灵魂。我对刘星人格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点多表扬少批评,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塑造健全人格。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感受到“爱”是学生进步的源泉,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有了爱,才能做到宽严有度,允许孩子犯错误,但要改正错误,从中吸取教训,明白事理,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领路人。我们不能保证让所有的孩子成才,但要努力让所有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要成才,先成人;不成才,要成人”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准则。
作者简介:安丽荣,女,1967年10月出生,专科,就职于吉林省通榆县同发明德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