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4-12-26严万兰
严万兰
作文就像一棵千年老树,古时候的文人学子十年寒窗,只盼一篇文章定终身;而今其30%的“霸主”地位,始终让作文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课题。一位位“先行者”“后来者”掀起一轮轮作文教学革命,力求让这棵“千年老树”枝繁叶茂、枝干遒劲。但即使它直指苍穹,它的根还是深深扎在生活中的这片土壤,它的枝干还是要随时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它的每一片树叶都还要洋溢着生命的跃
动。这就是作文教学,一个生活、社会、生命的组合体。
与作文教学革命同时推进的还有作文教学的忧思:作文难,一提作文心就烦。写出来的作文是“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俗套。针对这些忧思,我们语文老师不妨追问:作文教学革命为了谁?作文还有根吗?作文教学缺什么?
追问作文教学,其实就是追问我们自己……
一、体验生活,给作文生长的土壤
生活是多彩的,上课、学习、游戏、观察小动物、画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放开手让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从感官上的刺激到理性的思考成为十分自然的事。
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条件,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生活体验,创设作文的生活氛围,给予机会,激发学生写作欲。苏教版的习作基本上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的,就如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写一篇关于假期生活的;记叙向爸爸、妈妈说“我爱你”的情感过程;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等等。这些题材都是扎根于生活的,但有些学生却只能写提纲挈领,作文如沙漠里的水,刚流出就渗进沙子不见了,使文章缺少生动性。教师如何让生活走进学生的作文?
首先,作文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次,作文是人与人的交流;最后,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
二、感悟生命,还作文倾吐的本质
生命是需要感悟的,感悟呈现的方式是倾吐。写文章的时候,教育学生心平气和地用“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真性情、真生活、真体验、真感情。寻找那些最能准确表情达意的文字,最能准确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句子。只要我们怀着对文字的敬意和对语言的真诚,我们就能让所写的文字和句子快乐地来到我们的笔下。
最近,我在家抽儿子背古诗中字词的意思时,在一旁教化学的老公说:“这些诗读读背背就行了,没必要咬文嚼字。现在的语文教学失败就失败在喜欢把文章进行解剖,往往把作者的写作意图解释得面目全非。其实一篇文章就是作者的随性所作,有必要嘛。”老公的一番话不一定全对,但触动我的是:一篇文章就是作者的随性所作。学生的作文也是他们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完整的个体对生命的感悟。老师改他们的作文,何尝不是在解剖他们呢?
不知别的作文老师怎样,我以前包括现在都在自信而勤奋地做着一件愚蠢的事——精批学生的作文。如果我们老师不去了解学生的感悟点在哪,就妄自评改,我们越负责,对学生的伤害就越大。一直以来,孩子“写作的欲望”是个易碎品,一旦摔碎,以后想要粘起来,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还学生作文的评改权,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作文与做人的态度。
三、走入社会,培养学生敏锐洞察现象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似乎在退化。记得读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外籍老师跟学生一起分析《灰姑娘》中的人物形象,当学生说到继母时,都义愤填膺,“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等词脱口而出,说到继母的两个女儿时贬义词也层出不穷。随后这位老师进行启发:作为一个孩子的亲生母亲,继母这样做难道不对吗?继母的两个女儿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样的表现难道不行吗?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学着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人和物。这使我想起画家齐白石告诫他的崇拜者以及追随者时说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的,作文是学生每一个个体的人的思维,都来自自身的特定的知识经验、智慧品质和创新活力。这种思维不能注入、不能取代、不可统一。因此,要让学生走入社会,培养学生敏锐地、多角度地洞察现象的能力。
1.捕捉现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种社会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要学会观察现象的细微处,路上走来一个捡垃圾的老婆婆,不少人心里肯定会有一阵酸楚。但酸楚过后,我们试着把这一现象与社会保障、孝悌之义联系起来;看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妨来几个假设:假设人们不肆无忌惮地乱砍滥伐,现在会怎样?假设乱砍滥伐时有人阻止,又会怎样?……只要学会捕捉现象,就会联系,就会假设,就会冲动,就想写作。久而久之,这种洞察现象的敏锐性就会大大提高。
2.记录感受
人的感受是即兴的,古今中外,很多优秀作品都是作者即兴完成的,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因此,学生要养成随时记录自己感受的习惯。
无论古今,作文教学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文是一个人的个性思维,妄加评价往往吃力不讨好。所以,真正好的老师,是学生作文的忠实读者;真正好的老师,应和学生一块体验生活、感悟生命、走入社会。
参考文献:
王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成功:教育,2008(1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