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2014-12-26李玲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迎合时代的发展,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针对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旨在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激励手段;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激励手段不仅仅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措施,同样也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手段。通过合理的激励手段,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配合教学工作,进而提高数学的效率。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运用激励手段进行教学提效,但目前取得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理想的地步。因此,如何提高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众多中学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并促进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
从激励手段的角度而言,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是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激励手段,通过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教师能够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数学学习。
针对部分数学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使用激励的教学评价,如:“做得好,你还可以想想其他的解题方法!”这一类的教学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不但肯定了学生的付出,更重要的是激励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数学进行探究与摸索,引导优生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
针对部分数学后进生,教师也可以利用激励的教学评价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如:“加油,你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优秀,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学好数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教师表达了自己对学生的认可,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运用期待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激励,不但减少了数学后进生心中的挫败感,还直接增强了其信心,激励其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
二、树立学习的榜样与模范
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与模范是中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教师通常对个别学生进行全班性的表扬与赞赏,在对个别学生进行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向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也就间接地达到了激励的目的。
但是,教师必须注意在树立学习榜样与模范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以数学成绩为标准。如果只以数学成绩为标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会挫伤部分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会感到无力,甚至从主观上认为教师对自己存在歧视心理。因此,这部分学生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或厌倦情绪,进而降低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更合理的榜样和模范塑造,可以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和日常表现。这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才能符合整体学生,才能够对班级所有的学生进行激励。
三、一定的奖励
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有效的激励制度离不开一定的奖励。现代企业往往对成绩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包括晋升、直接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等等。
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以一定的奖励制度对学生进行激励。首先,教师可以以班干部的评选资格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例如,在选择数学课代表或学习委员时,教师就应该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作为重要的选拔标准。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就会得到一定的激励,进而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以此获得评选时的加分。
其次,教师也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嘉奖,例如,给学生颁发数学学习标兵、数学优秀学生等奖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赞赏与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最后,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这种激励手段在当前中学教学中已经较为常见,教师可以在重大的考试中对数学成绩进步较大、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这种奖学金性质的奖励形式能够起到最直接的激励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和积极,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通过家长进行的激励
家长始终是与学生最亲密的对象,学生更希望得到家长的肯定与赞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激励。
进一步说,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以电话或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肯定与赞赏。
此时,家长了解到学生的进步,也就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赞赏。
学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也就更能受到激励,能够为了再一次获得家长的赞赏而更努力地学习。
总的来说,有效的激励手段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力手段。通过适当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最大化的激发,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具体的心理特性来制订激励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以此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闫雪松.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J].教书育人,2009(S5).
[2]杨敏.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2).
作者简介:李玲,女,29岁,本科,就职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姜州中学。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