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小学品德课堂

2014-12-26徐静

中小学德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品德岗位价值观

徐静

摘  要:在教学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国家赋予品德课堂的使命与责任。品德课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课程本身的逻辑框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材内容,注重有效衔接,并拓展课堂学习,以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2-0030-03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24个字,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承接,更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一、明晰框架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层次

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

“个人——社会——国家”,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框架下的逻辑演进过程。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次序,也遵循了少年儿童对价值的理解过程。每个层面的四个词语都代表了认知的四个阶段,都遵循从简单——复杂、单一——多维关系的递进过程。这有助于我们循着这一过程引导学生,由简入繁、由少及多地认知与理解核心价值观。例如,在个人层面,首先是“友善”,它一般对应于熟人、亲人等,向前递进则表现为“诚信”“敬业”,一般对应于具有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特定对象,进而延伸为“爱国”,对应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同时,不同层面的各个阶段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每一纵列方向也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多维关系的递进过程。这为不同层面之间的链接奠定了基础。例如,“友善”体现了简单的接人待物的态度,而“法治”则表征了相对复杂的法律关系以及处理矛盾的准备,而“和谐”则升华为一种调和复杂关系的综合能力。同样,“诚信”简单地表现为与契约相对人之间的履约关系,而“公正”则提升为作为第三方参与调停契约双方关系之能力,而“文明”则表征为个体对所有人的一种关系。

2.认识品德课程的逻辑框架

小学品德课程是联系学生生活,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的逻辑伴随着学生活动和认知半径的扩大,内容呈现出从个人到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的同心圆模式。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的生活串连起来,逐渐打开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延展,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则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

不难发现,品德课程的这一逻辑框架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层次相吻合。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2011年修订的品德课程标准以及据此编写和修订的教材中都有体现。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准确而深入地把握相关逻辑框架,以更好地落实这些内容。

二、科学落实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儿童对于概念名词的理解,往往建基于对过往亲历事件的感知。未曾经过其感觉、知觉的事物,学生一般不能构成对此的意识。因而,尽管学生能够记忆、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却很难达到“理解”,更无法“进头脑”并自觉实践。

所谓价值观,是指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事物的价值定位,涉及自我与外界的多重关系之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对于这些“关系”的定位与人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社会化过程紧密相关。一般而言,这一认知过程遵循由自我向他人、由相互向多维、由简单向复杂的层次演进。用社会学语言来表达,即遵循亲缘关系、乡缘关系、学缘关系、业缘关系的逐步扩展。个体在婴幼儿时期,只能接受和理解亲缘关系,如父母渐至近亲属,而对于外人则无法接受,更无法建立相应的关系。在儿童时期,个体对于居住接近、共同求学的同学产生亲近,并由此建立、拓展相互的人际关系等。因此,品德课教学应基于小学生对“关系”的定位或价值的认识,遵循其认知规律与社会化进程。

例如,在教学《关心老人》(一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课前让学生填写观察表,记录家中老人一天的生活。课堂上,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老人和我们真的不一样”“老人真的很爱我们”“我们真的离不开他们”,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学会了从理解老人的角度出发,明白了怎样才是真正的关心老人。由此,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礼貌文明地对待他人;进而理解了什么是“友善”,并迁移到与父母、同学、老师、邻居的关系中,从而真正树立起“友善”这一价值观。

在小学低年段,教师应尊重其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其生活经验,采用观察、调查、讨论等教学方式,侧重“友善、诚信、文明”等贴近儿童生活的价值观教育。到了小学高年段,学生抽象思维有所发展,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公正、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会逐渐成为其精神世界的追求,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开展相关教学。

2.结合教材巧妙整合

小学品德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目标维度,教学内容也紧密围绕这一维度展开。在品德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内容都有涉及,并较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高尚精神的传承。由于品德学科的综合性,许多价值观的渗透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些价值观也会融合在其他目标实施中。

例如“自由”,学生选举班干部、与家庭成员沟通和提出建议、与同学合作、公平竞争等,都有“自由”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脑海,一以贯之,通过整合内容落实教育。再如,“敬业”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下册《我的劳动感受》《有多少人为了我》两课中;《不说话的“朋友”》虽是讲述公共设施,但公共设施所具备的品质也与“敬业”有所联系。因此,教师可围绕“敬业”这一价值观,整体把握教材,整合这一单元内容,从“生活离不开敬业品质,人、物均需敬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敬业才创造了我们完善的生活环境”等,让学生认识到敬业还能使人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立志要做一个敬业的人。这样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更能凸显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注重内容的有效衔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所代表的价值观存在着有机关联,各个层面之间形成了有效衔接。而这种衔接符合认识规律,呈曲折式上升、螺旋式前进,每个阶段均在螺旋上升中得以不断升华,呈现出Z字型。在品德课教材中,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也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同一价值观在不同年级有不同层面的阐述。

以“爱国”为例,一年级上册第3课《我也想当升旗手》和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日快乐》中的4课,主要围绕国庆和少先队建队主题设计展开,突出“爱国”主题。到了中年段,《我们共同的家》《我们的民风民俗》《家乡的变化》等课文开始讲述祖国、民族,展现祖国、家乡的巨大变化,由此而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进入高年级,《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寻根教育”,《走出深重的灾难》的“民族抗战教育”,《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的“爱国统一”教育,《从世界看中国》的“大视野爱国教育”等,涉及历史、文化、军事战争、社会、经济等,不断拓展学生的“爱国”视野。由此,从具体感性到抽象理性,呈现曲折上升的趋势。教师在教学时,要围绕关键性话题展开讨论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爱国”的价值观。

4.拓展品德学习空间

品德课虽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学校应积极探索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品德课堂,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例如,在教学《班级中的“岗位”》(五年级上册)一课后,教师结合班队委改选的契机,利用班会课开展了“班级岗位大讨论”活动。学生分别围绕“班级岗位我来评”“班级岗位我吐糟”“班级岗位我能干”三个话题展开讨论。“班级岗位我来评”,让学生对班级岗位的负责情况进行评议,学生客观、到位的评议,让岗位负责人明白了自己的工作情况;“班级岗位我吐糟”,由岗位负责人开展“答记者问”,回答同学的提问或表达自己的心声,让学生对班级岗位的职责、工作难度、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因此,使学生在“班级岗位我能干”环节,更慎重地面对自己的选择,更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岗位,更包容地理解其他同学的难处。由此,“友善、敬业、公正、和谐、民主”的价值观自然进入到学生脑海中。

此外,学校可利用丰富的校园活动拓展品德课程学习。如传统节日教育可渗透“爱国、文明、和谐”思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适宜培养“友善、敬业、和谐”等价值观;艺术节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民主、自由、平等、敬业”等价值观;春游、秋游、参观访问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由衷的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方向。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更需要精神的引领与滋养。品德课教师要认真领会核心价值24字精华,寻找教学的契合点与抓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轻松愉快地走进孩子的脑海中,更走进孩子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建德.在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小学德育,2014(9).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南京   210017)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品德岗位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