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会
2014-12-25王达海
王达海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进行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时较易出现的标高、平整度、裂缝等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需要在工程施工前进行细致策划和准备,同时合理的材料选取,通过一系列合理方法在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机房或工业厂房的施工中,常常会进行大面积地面混凝土的施工,因为建筑功能的特殊需求,对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也相当高,整个地面的强度以及平整度均要达到规范要求,同时不得有开裂、局部沉降等质量问题出现。笔者结合亲身经历的许多大面积混凝土实际工程,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跟踪,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效果总结,认为大面积混凝土会产生质量问题存在于以下地方:第一,地面平整度与标高的误差超过规范要求;第二,地坪表面局部反砂、起灰;第三,地坪表面出现裂缝;第四,地面分隔缝处有局部变形及沉降现象。
针对以上的各种质量问题,以某工程地坪混凝土的施工中进行了科学的质量管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工程交付投入使用后,至今仍没有地面质量问题出现。
一、工程概况及混凝土原料说明
某工程地坪混凝土面积为34000m2,该地面工程的基层为200mm厚的C25抗渗细石混凝土,水灰比0.5,含砂率是41%,混凝土表面散1:1的水泥砂子边打边抹光,混凝土中配置直径为6mm的@150*150双向钢筋。由于整体地坪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做环氧树脂耐磨面层,这样就对大面积混凝土的表面抗裂性和平整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更严的要求,需要加强对大面积混凝土整体面层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以防止其出现翘曲、龟裂、裂纹等现象。
大面积的混凝土地坪工程,其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是C20~C30,如果预先对混凝土配料中的水泥用量进行了控制,则可以比较容易按照规范要求使混凝土达到期望的指标值。结合笔者做过的同类混凝土地面工程经验,在混凝土的配料中不能让水泥用量太低,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会造成施工完成后的地坪表面出现浮浆,并伴随着反砂和裂缝的出现。就通常情况而言,水泥用量不低于60%,混凝土中的含砂率为40%为宜,这样就能够防止以上质量相关问题的出现。
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分隔条设置
大面积混凝土分隔条的设置主要是从分隔条的间距以及固定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构框架柱的中心线作为分隔条的纵横缝,其纵横间距设置每隔6m米一道,且把12m*12m的轴网尺寸进行平均分割,同时混凝土地面也可被分成若干个等大的6m*6m方格。根据混凝土面层的标高,将玻璃分隔条进行固定,以起到找平冲筋的作用。这时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把分隔条用靠尺靠正,确保上口的平直,把嵌条下边用素水泥浆粘结牢固,并抹成均匀凹角。分隔条必须牢固、通顺且平直,其标高要和规定的地面顶标高相等,不能出现缝隙及接头不严密的情况。
2、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中首先要将水准仪架设好,并在每一个柱与墙都要布置点位,以准确定位水平控制线,这样就可以量出与地面之间的高差,从而控制地坪表面标高。然后,要在地面检查地漏、预留孔洞的方位,是否按照施工图纸已经放置完好。如果有超过直径100的预埋孔洞时,则需要在四周加设500mm钢丝网以增强洞口的强度。由于在设计图纸中明确了在地面混凝土中配置直径4mm,间距200的钢丝网,并于混凝土浇筑之前放好于分隔区域中,务必要在下方安放呈梅花状布置的混凝土垫块。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将钢丝网片提起,使其处于混凝土的中部为宜,让混凝土变形应力效果的影响效果最小。
3、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控制
通过模板对其控制,在钢筋网片下方放置规范规格的方管,以确保施工缝处的保护层符合标准。模板上表面的标准与基层设计标高相等,且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的误差值为±1mm,且模板的侧向弯曲规定误差值为±2mm。对模板进行加固时需要借助已焊接好的钢筋支撑,其设置在钢丝网中钢筋纵横交接点为宜,在模板支撑体系中还需要按照规范设置足量的斜撑和水平撑,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拆除模板支撑时不能破坏地面混凝土的棱角。
4、施工质量控制
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于混凝土应力造成的开裂等隐患需要消除,可以借助“跳仓”法进行浇筑作业,即仓宽六米,沿每仓长四十五米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的方向可以由东山墙往西进行,也可由砖混结构往北进行。其二,将地面防水层上的浮浆、杂物等清除干净后才可浇筑混凝土,而浇筑的时候需要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且厚度稍高于提前做好的灰饼,振捣棒快插慢拔,随即随振,不能漏振任何一部位,且要注意混凝土表面的提浆操作,使混凝土要密实。其三,振捣施工结束后,要参照之前设置好的地面灰饼,用刮尺将混凝土刮平整,标高同灰饼标高,再用机械压光机打磨混凝土表面,压光施工分两次进行,使混凝土表面的凝结尽量消除,防止混凝土内部泌水现象而强度降低。水泥达到初凝之前就应当进行完地坪混凝土的抹平施工,而在终凝之前进行完毕压光施工。其四,对地坪的细石混凝土面层浇筑时不要留置任意施土缝,由于浇筑的体量过大,那么就需要根据分仓缝来有规律的留置施土缝。对于另一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在初凝的混凝土面层铺上塑料薄膜,避免新浇筑的混凝土浆溢出,进而对成品地面造成污染。其五,对于构造细部需要进行人工压光,包括地漏口、管根、柱根、墙根、地坪接搓处等部位。同时要注意二次收光施工。其六,浇筑混凝土的同时需要有专人看守现场管线、地漏口等设备,并对其标高进行随时复核,需要对相关偏差进行纠正。其七,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在完成压光施工后的24小时进行,用锯末或者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然后湿水以保持湿润,连续养护操作时间不能低于七天,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后才可以上人。
5、成品保护工作
由于混凝土地面的面积较大,同时又是在室内空间,往往会用到泵管来打混凝土,混凝土泵管不能直接放于地面上,需要借助加砌块架设,并且在砌块底部放置合适大小的聚苯板,以减缓浇筑混凝土时泵管由于剧烈震动而引起的冲力,从而对防水层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地坪面层,这就需要随时抹平脚印,把施工现场相关区域暂时封闭,在对混凝土地面的养护阶段禁止过往人群随意通过,防止出现表面起砂。另外,还要关注对于相关设备的保护工作,即不能移动已经铺设好了的地面管线,不能让砂浆堵塞地漏等洞口等。不能在混凝土表面上储备砂浆或是拌合砂浆,如果需要刷油漆等操作,则不得对混凝土面层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及时覆盖已经施工完毕的混凝土地面。
三、结束语
在大面积混凝土整体面层施工时,需要详细策划,并且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根据合理的施工工序安排进行施工,这样才可以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当然,在施工时会经常遭遇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包括停电、下雪、下雨等等,这些也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科学的措施进行弥补,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控制质量问题。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质量控制一方面是要使其达到使用要求和观感要求,还需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规范标准,这样就务必要对各个影响质量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控。
参考文献
[1] 赵满全.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5:74-76
[2] 田爱芝.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的质量措施和工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0:126-128
[3] 王利生,赵成.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2013,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