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4-12-25刘孝刚
刘孝刚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1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必要性
当今社会,制冷与冷藏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食品保鲜与存储、液化气体常压储运、军工、医疗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产业背景促使环渤海地区对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对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专业在核心课程建设上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作,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与行业企业虽然进行了校企合作,但合作的深度不够,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真实工作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仍占据主导位置,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忽略方法手段的获取,学生没有主动获得知识的渴望。
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期望值降低,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就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长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为了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项目化课程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被广大的职业院校所接受。同时,项目化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基于实际工作背景的以项目为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学生面向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及岗位技能的集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建设专业之一,应紧随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思路与实施方案
2.1 研究过程与步骤
了解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社会需求调研基础上,深入企业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把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以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的职业能力。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进行岗位调研→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转换,归纳出若干项完整的工作行动,然后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展开职业分析,描述职业能力。将知识点转换为与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形成项目化课程,如图1所示。
图1 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与步骤
2.2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需求调研与岗位群分析
2.2.1 调研企业情况
2012年至2013年,课程组分别对18家制冷与空调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其中葫芦岛地区企业6家,河北省企业5家,沈阳地区企业7家。表1为所调研的18家企业性质及所占的比例。
表1 调研情况表
2.2.2 专业任职岗位分析
图2为现有及近期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可以看出,第一位是制冷设备维修工,第二位是机组设备安装工,第三位是大型制冷系统调试员,第四位是中央空调调试员。
图2 毕业生主要任职岗位比例
2.2.3 专业岗位群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学生的岗位群分析,得出如下10类岗位群,即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冷库设计与安装、大中型制冷装置运行与管理、暖通设计、中央空调的设计施工与安装、制冷工艺设计、船舶空冷通、船舶工业通风、售后技术服务与产品维修和培训中级制冷维修工的相关技能工人。由此看出,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已经融入到各个岗位中,如何将知识进行提炼,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工作项目将是项目化教学开发的重点。
3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各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将企业急需的工作内容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然后将工作项目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再对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获得每个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分析。表2为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情况表。
4 项目化课程的设计
4.1 学习项目的设计
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项目化课程的设计,其实施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明线、以知识掌握为暗线进行的。学习项目设计是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将职业能力细化分解为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在此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归纳转换为教学内容。同时在工作项目转化为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将教学过程与工作任务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构建学习项目,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合理调整学时数,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对学习项目中学习任务的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
三是在工作项目转化为学习项目过程中,应时刻掌握企业的岗位需求,选择适合的职业模块。这样做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也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表3为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项目化课程设计。
表2 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3 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项目化课程设计
4.2 学习任务单在项目化教学中的使用
学习任务单是学生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时所需的任务工单,任务单与企业工单相似,可以凭借学习任务单开展项目化学习,结合项目化教材独立完成某个项目。任务单的制订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工作过程训练,使学生获得普适性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项目化课程开发必须紧紧围绕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学科知识要服务于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1]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47-148.
[2]李海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11(1):32-33.
[3]徐瑾,叶爱英,丁敬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分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8):66-67.
[4]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