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教学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2014-12-25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学城英语教学空间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商贸旅游系,湖南长沙,410004)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无可比拟的惊人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之一,网络空间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使教学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和交互式的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深入研究和挖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新模式。网络空间教学将越来越深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1]。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过程中,模拟教学课程借助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进行课程开发,并运用开发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从空间教学资源、空间教学模式、空间考核与评价、空间互动交流等方面入手,使空间教学实施不仅仅是简单的动态教学资源共享,而是实现了常态化的师生网络空间互动学习,将空间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2]。

二、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下的课程开发

模拟教学是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核心课程。在对校企合作单位——小新星教育集团、华龙幼教集团等企业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其素质与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岗位及其素质能力要求

学前教育教师根据计划及安排,组织英语课程教育活动,能独立完成教学内容;定期与幼儿家长沟通联系。热爱幼教事业,善于与儿童沟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新颖的幼儿英语教学技巧;从事幼儿教育必须的唱歌、跳舞、画画、教玩具制作、环境布置等基本技能技巧;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根据以上典型工作岗位及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对课程进行解构,再基于真实的英语教学工作过程以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要求对课程进行整体性规划,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英语教学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确定课程大学城空间资源建设任务,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边提升的开发流程,建设以空间资源库为支撑,以模块集成的图表化教案为实际应用的空间资源课程。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开发技术路线

三、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下的课程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模拟教学在大学城空间平台建设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案例库、学生优秀作品库、技能训练题库、专业知识扩展库等文本资源。概念库提供评课、说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基本概念;原理库包括幼少儿英语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库收集了一些能用于实践的英语儿歌、游戏等资料;案例库主要包括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样例以及专家评课分析;学生优秀作品库主要是将在模拟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利于学生相互学习与评价,也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技能题库中提供英语教师职业单项技能测试题,也含有综合技能测试题。

课程的视频库中包括优质示范课、学生微课、辅助教学视频、专业技能拓展视频。在整合优质示范课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动态选取提供给学生观摩的优秀教学案例,选取比较新的、合适的教学实录或者教学竞赛视频,整合先进的小学英语和幼少儿英语教学理念,展示给学生当前教学一线的情况,最新的理论动态及实践经验。学生微课库中都是学生上的微型课堂的实录,学生能够更直观看到自己教学中的进步与不足,更容易改进,更能调动学生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辅助教学视频提供了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设计的视频资料。第四、五学期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逐渐减少,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英语听说技能必须得到持续训练。因此,在专业技能拓展视频的听说拓展中提供了演讲、新闻访谈等视频。此外,还补充了教学书画视频,供学生拓展简笔画的操练以及三笔字的书写。

课程模块导航打碎 PPT课件、用导学教案实现对“模拟教学”课程教学资源的模块化集成,学生按照导学教案利用资源一步一步逐项完成学习任务。课程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资源为载体,将幼少儿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校内学习与职场要求结合起来,将知识与案例贯穿起来,让整个教学过程的点线面结合成一个多维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3]。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模拟教学构建基于大学城空间的“参与—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不是信息的单项传递,不是教师的单项控制局面,而是在空间教学环境下以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进行。

课程的每个学习项目包括三项任务:示范课观摩、评课说课、实践与教学技能训练。师生共同观摩、研讨课程空间资源库的示范录像课等教学案例,教学技能的操作要点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通过课堂实录,案例支撑学生对不同课型的整体把握及教学技能要点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教学技能的实施程序和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空间提供的评课资料,在课内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评课看法,教师点评,学生可课后在大学城课程空间观看名师评课。教学综合能力,只有通过严格的实践训练才能具备,别无捷径。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教学材料进行英语教学设计、说课,将教学设计方案在个人空间进行展示,教师、行业专家给出教学设计的指导意见,学生修改方案后进行微型课堂试讲训练。微型课的视频上传至课程空间,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他们是观摩者、评价者,观察和评价微型课堂,在学习空间及时交流,以此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对设计和展示中使用过的知识进行消化总结,并为学生今后参与教学研究奠定基础。就学生的实践来说,每一次都可能是错误的方法和正确的方法并存。所以,每次实践,必须认真总结、讲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扬长避短。这样才能保证每训练一次都能上一个台阶,最后达到成功。邀请校企单位合作的优秀教师在教学现场作教学示范,在大学城空间进行实景教学,课程教师是指导者和示范者,学生能在真实的英语教学现场学习教学过程运行、英语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4]。

在空间系统中,学生有效地进行协作式学习,讨论教学设计思路,完成教学设计项目,分享实地教学观摩体会,开展各类课程学习活动;校内教师、行业专家通过作教学活动演示、反馈英语教学设计意见、批改空间作业、与学生在群组交流等方式适时指导学生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为学生提升英语教学综合能力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渠道。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大学城空间为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课程考核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到空间日常教学中去,构成课堂教学程序的一部分,鼓励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采用空间学习记录表记录学生空间学习过程中查阅学习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展示教学设计、提交作业、参与群组讨论发言等情况,与课内的教学技能考核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空间教学和形成性评价方案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过程,更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的学习热情。

基于空间进行的课程总结性评价更加灵活,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自行选定幼儿英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独自完成一堂英语课的教学,录制下来,上传至大学城空间。这样,学生可以在校内教室完成课堂教学,也可以在自建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行业专家、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共同评定成绩。

在大学城空间环境下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诊断,从而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可迁移能力及创新能力[5]。

四、结语

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下的模拟教学课程将学生自学、教师辅导与空间教学三者结合,扩充课程与英语教师岗位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容量,开阔学生教育思想与幼少儿英语教学的视野,同时兼顾师生情感的交流,使空间教学与英语教师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综合能力训练的时空自由度,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显示 90%的学生对模拟教学课程总体评价为优良。2013、2014届毕业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小新星教育集团、华龙幼教集团的岗前技能考核中通过率均为100%,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与素质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是,课程空间教学实践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课程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大胆实践,创新富有特色的优质资源、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搭建师生间广阔的互动平台,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1]崔久军.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陈诗颖,苏桂兰.英语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定位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3(4):39-42.

[3]李红波,梁锐.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0.

[4]谭纯艳.形成性评价与高职英语空间教学实践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2-94.

[5]王湘玲,宁春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2(3):20-23.

猜你喜欢

大学城英语教学空间
空间是什么?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享空间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