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刃针加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2014-12-25刘永明庞文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6期
关键词:棘突腰腿痛消失

刘永明 庞文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刃针加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刘永明 庞文学

目的 探讨刃针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采用刃针微创治疗术加中药等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8例患者, 显效51例, 有效13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94.12%。结论 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满意。

腰椎间盘突出症;刃针加中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山区农民和汽车驾驶员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 主要是长期背挑重物, 腰背用力不均, 汽车驾驶员由于长期保持屈膝坐位, 造成脊椎生理形态改变, 致腰背部及下肢疼痛, 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劳动和生活。作者2008年5月~2012年5月共收治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刃针微创治疗术加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中药汤剂联合治疗。回访1年以上, 无复发。患者能自理生活和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门诊患者, 年龄28~69岁, 平均年龄34岁。女33例, 男35例;病程3个月~4年。患者均以腰腿痛、腰部活动受限。29例先有腰痛, 后产生腿痛;37例腰腿痛同时出现腿痛, 疼痛比较剧烈, 重者不能起床, 弯腰、咳嗽、打喷嚏、排便时使疼痛加强。腿痛症状以单侧为多, 有的双侧均有症状, 严重症出现排尿困难及鞍区感觉消失, 双足麻木, 时轻时重;2例患者开始无腰痛, 以下肢麻痛就诊。查体:大部分患者有轻度脊柱侧弯, 腰骶部局限性压痛,多以棘突或棘突旁较明显, 66例直腿抬高实验与加强试验阳性, 64例腰部活动障碍, 67例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 放射至小腿或足部,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 同时有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趾肌力减退, 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④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 腰生理前凸消失, 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并排除其他疾病。

1. 3 诊治方法 ①刃针微创治疗术[2]: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应腰椎两侧横突与棘突之间部分的肌肉, 每侧3个点, 棘突端部1~2个点, 打治疗点的标记。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剂,铺无菌巾, 选择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生产的RZ系列一次性刃针, 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治疗点, 右手持刃针柄,针体与皮肤呈垂直, 快速进针, 进入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骨骼肌起点或止点, 针法用纵行、横行切割、斜行或铲切,扇行或十字行切割, 患者感觉治疗部位有酸、麻、胀重感为度。

拔针后局部压迫3~5 min, 无出血为止, 无菌包扎。每周1次,共2~3次。术后可行手法复位术[3], 以棘突向右偏歪患者为例, 坐位复位法, 先使患者腰部肌肉放松, 一助手固定患者左大腿。术者右上肢自患者腋下伸向前, 掌部压于颈后, 拇指向下, 余四指扶持颈部。此时患者稍低头, 双脚踏地, 臀部正坐不动。术者用右上肢使患者腰前屈90°、右侧弯45°,并使其躯干向后内旋转。同时, 术者左拇指将偏歪的棘突向左推顶。如法成功即可觉察棘突轻微错位, 常伴随“喀啪”一声。术后卧硬板床休息1~2周。②手术后用自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中药, 当归10、川芎10、赤芍10、红花6、桃仁10、杜仲10、牛膝10、甘草5、1剂水煎800 ml、口服1次200 ml、2次/d。10 d为1疗程, 连用3个疗程。

1. 4 疗效标准[4]显效:腰腿痛消失, 无间歇性跛行, 直腿抬高70°以上, 恢复原工作。有效:腰腿部疼痛部分消失,连续步行1000 m以上, 基本恢复工作。无效:腰腿痛无好转,不能继续工作, 转为其他方法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上述治疗后, 显效51例(75%), 有效13例(19.12%)无效4例(5.88%), 总有效率94.12%, 无治疗并发症。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指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 受到不平衡的压力, 使纤维环在薄弱处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称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可试图使神经根移动避开突出物的应力最高点, 但已不可能还经纳或变小。本组病例采用刃针微创治疗, 是对有关病变组织进行治疗, 松解病变组织对脊神经后支及分支的压迫和/或刺激, 消除疼痛和肌痉挛, 起间接治疗作用, 并非直接作用于椎间盘突出部分, 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一种疗法而已。刃针微创治疗后配合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来提高刃针微创治疗效果, 同时嘱患者卧硬板床[5], 维持脊柱生理曲度, 综合治疗效果更显著, 短期复发率极低, 减少患者住院, 降低医疗费用, 可供临床应用[6]。

[1] 邱贵兴.骨科诊疗常规.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03.

[2] 田纪均.刃针微创治疗术.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05:125.

[3] 黄家驷, 吴阶平.外科学(下册).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647.

[4] 曾日华. 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22):289-290.

[5] 张学庸.新编诊疗常规.第1版.北京:金盾出出版社, 1990: 356.

[6] 王全贵, 林惜玉, 燕新秀, 等.针刀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照观察.中国针灸, 2011(08):

2014-07-25]

723600 陕西省镇巴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棘突腰腿痛消失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搓腰
——壮肾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消失的童年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美永不消失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