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人梁漱溟
2014-12-24禾刀
禾刀
少则三两个字,多则三言两语。从1932年至1981年,50年,80万字,这构成了梁漱溟大半个人生的经历。
与一般名人一开始便心有所备、文字精雕细琢截然不同,梁漱溟当初写日记没想过用于他日发表,所以只是能简则简的流水账式记事。即便到后来有了相当的社会知名度,他的日记长度虽有所增加,但每天仍旧不过百来字。简单自然有简单的好处,少去了文字的迂回曲折与涂粉抹脂,多了些拧干水分的干货。也所以,梁漱溟笔下所记之事,与现实中所经历之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不难找准对应关系。尽管日记文字极为简短,但过细咀嚼,仍能嚼出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况味。
在梁漱溟的一生中,与毛泽东发生的“争论”显然无法绕开,日记对此也未回避。1953年9月,梁漱溟因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引发了著名的“廷争面折”事件。起因是梁漱溟“要求对农民施‘仁政”。这起事件肇始于9月8日,高潮则在9月18日,事件细节无需赘述。对外人看来极不寻常的11天,梁漱溟看不出受太大影响,依然是每天忙于写稿、读书,以及与朋友交往,仅有13日这天记下“睡眠为思想所扰”,不过“情绪尚宽平耳”。
1966年8月24日,梁漱溟初遭红卫兵抄家,虽然“是夜开始宿南屋中间一间,因灯光太强,睡不好”,“然心境尚平”。同年9月10日,红卫兵再度进驻梁家并接连对梁进行批判。批判归批判,梁漱溟依然故我,夜晚歇息下来后,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阅卓娅故事颇好。此书早经阅过一次,值得玩味”。
同样“值得玩味”的记述还有很多。1974年,面对高涨的“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因坚持批林可以、批孔不对的意见而遭到200人大会持续三天的批判。批判结束后的9月23日,梁漱溟在日记如是记载:“八时半同杨等一车赴会,征问我感想,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答之。”除此之外,日记中不见被批判的只言片语,更不见像前面日记中所记的心情不畅等迹象。据后来有文记载,虽然被连续批判,但梁漱溟把批判当课堂,反给批判者上了不少“课”。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面对重大问题,梁漱溟敢于直陈己见、不负“一代直声”美誉,一旦回归向内的私人生活后,则又举重若轻,信手丢却烦恼,浸淫于学问探究。“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这是梁漱溟确立的“家训”,自然也是其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置于这样的准则之下,再回看梁漱溟的那些言谈举止,想必释然。
也正因有着“一代直声”的铮铮傲骨,所以梁漱溟才会被美国汉学家艾恺称为“最后的儒家”。不过,对于这样的尊称梁漱溟并不领情。1928年,梁漱溟做客中山大学,发表了《做学问的八个境界》演讲,演讲中,他自我澄清:“我根本不是学问家,并且简直不是讲学问的人,我亦没有法子讲学问。”《1949年之后的梁漱溟》一书也曾提到,在梁漱溟的最后岁月里,“梁漱溟始终对‘否定文革第一人、‘中国的脊梁、‘最后的儒家这些称呼敬而远之,他说,知识分子有学术中人,有问题中人,他自己恰恰是一个问题中人”。
“问题中人”的定位,这不单单是梁漱溟的自谦,更是对其学问持续探究的自我鞭策,借此也表明学问无止境的博大精深。回溯梁漱溟的人生经历: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参观城乡新变与土地改革,“文革”抄家受辱,政协学习论辩,常年坚持著述修行……研究问题、实践问题,特别就问题敢于直陈己见,“问题”二字始终伴其左右。
新书推荐
《胡金铨与<侠女>》
胡金铨的《侠女》是首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认可的华语电影(荣获1975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影响深远。本书是对这部经典电影的首部研究著作,对它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如精神分析和文本细读)。作者探讨了人物关系中隐含的心理症状和寓意,并认为电影的重要性在于描绘了女主角的女性主义欲望。作者还分析了影片作为动作片的形式、作为创作灵感和主题的“禅”。
《幻想图书馆》
博览群书的寺山修司在《幻想图书馆》中,畅谈头发的典故、青蛙的趣闻、后宫的传说、拷问的艺术、狼人的故事……从神话、民俗或广告单、画报中引经据典。关于头发的趣味事典、成为青蛙学者的愉快百科、怪物们的嘉年华、奥兹魔法师的剪贴簿、失眠夜晚的拷问博物馆……就像是沿着艾柯的阶梯,进入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实践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理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旖旎》
青年女作家何影泓的这本新小说从遥远异域的欧洲展开,随着简旖旎的思绪,来到了意大利罗马附近的小镇。在风景如画的湖畔小镇,旖旎意外地和她的初恋情人魏可可相遇。故人相见悲喜交集,除了难以泯灭的深情,更因为八年前的一桩凶杀案,魏可可是其中的知情者……故事在委婉的叙述中悬念丛生,而炽热的爱情也难以阻挡地澎湃在黑夜的河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