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者
2014-12-24张大海郝亚博郝亚博
张大海+郝亚博+郝亚博
分歧者
导演:尼尔·博格
主演:谢琳·伍德蕾/提奥·詹姆斯凯特·温斯莱特
类型:动作/冒险/科幻
上映日期:2014年9月8日(中国)
《分歧者》走红的秘密美国青少年缩微样本
《分歧者》作为《饥饿游戏》的接力队员,电影和小说同样红得发紫。反乌托邦科幻背景下的成长故事、挺拔刚强的女性主角、保守主义的爱情设定,两个系列几乎就是按照同一模板制造出的标准化产品。同时,故事中所传递出的也是美国年轻一代看待世界的态度,他们质疑体系、反对制度,崇尚个性解放又反对身体解放。
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小时代》趋之若鹜时,美国的青少年对《分歧者》爱得发狂,借由这部电影,似乎也能够看出两国青少年不同的价值取向。本刊特邀科幻电影研究者电子骑士、青年作家方悄悄、《分歧者》小说中文版译者王明达,从科幻题材、青春文学、电影改编及文化思潮上全面解读这部美国的现象级电影。
娇小萌女变成了挺拔女汉子
王明达
《分歧者》小说中文版译者
《分歧者》小说共有三部,这部《分歧者:异类觉醒》是以第一部为基础的,不过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编和删减。按照规划,这个系列电影会拍成“四部曲”,小说的第三部会拆分为上下两集。但是从内容上来说,第一部其实更应该拆分,因为它的信息量最大。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原著小说中翠丝和老四本应该是最萌身高差,翠丝150cm左右,很矮很瘦,而且身材扁平,而老四则是190cm,又高又壮,可以想象这样的一男一女站在一起,一定更有戏剧感。到了电影中,翠丝的扮演者谢琳·伍德蕾身高174cm,老四的扮演者提奥·詹姆斯身高185cm,显得不相上下,视觉上的冲突就被大大弱化了。
小说的第一部主要讲的就是“无畏派新生训练”,不过更重要的是把整个世界观的设定交代得很清楚,并不像电影中只剩下一群打了鸡血的无畏派,对于其他派别并没有太多的描绘。《分歧者》的小说和电影在叙事上也并不相同,前者的线索很多,主要角色也很多,而后者仅仅把翠丝作为了主线,等于说是从一个复合型的叙事简化为了单线叙事。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动作场面其实并不算多,小说的字里行间则是处处充斥着打斗,可以说是一个“很暴力”的故事,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参照了武侠小说的风格。在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打斗场面很有限,而且也并非那种刚猛的,比较清淡,这一点是文字和影像上很大的不同。
除了简化了打斗场面,对于爱情的展现其实也只是保留了框架。翠丝和老四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设定,其实和我们国内通常的青春爱情小说并没有太大不同,两个人从对立看不顺眼,到慢慢地生出情愫,经历了一个对立到融合的过程,十分符合青少年的喜好。不过,爱情之外,影片在讲故事方面可能还是有些混乱,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很多小说中原本存在的重要内容没能表现出来,就连爱情关系也只保留了翠丝和老四这一对,而小说中的爱情部分要更复杂一些。有一点很可惜的是,小说中的恐惧模拟测试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也并不仅仅发生在翠丝一人身上,测试中出现了无脸人、半人半兽的怪物等,都没能在电影中登场。
虽然电影中并没有特别强调,但在小说中有关于极权的内容。比如一旦选择了一个派别,那么一辈子都要忠诚于这个派别,选择了无私派,所有的一切都要按无私派的规则来,甚至都不能照镜子太长时间,因为这被定义为一种自我放纵。为什么故事的主角翠丝在美国特别受欢迎?首先她是个16岁的少女,本身处于青春叛逆期,她就是不遵循规则、特立独行的代表。
科幻只是一个“壳”
电子骑士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影评人
《分歧者》虽然并没有展示太多高科技,但整个世界是个科幻的世界,只是还够不上科幻大片的名头。好莱坞现在习惯于给电影做“壳”,比如《暮光之城》就是做了一个“玄幻的壳”,包裹的还是青春爱情故事,设定为一个吸血鬼和一个人类,就是为了凸显两人身份地位的不同,只是把高富帅和普通少女如何谈起恋爱换了一个形式而已。《分歧者》也是如此,骨子里还是青春爱情片。
作为两个特别卖座的系列电影,隶属于同一家公司(狮门影业)的《分歧者》和《饥饿游戏》十分相像,它们都是用科幻和反乌托邦做壳,实际上讲的却是青春、爱情与成长。同时,它们搭建的框架也很大,但处理的方式不同。《饥饿游戏》是一点一点地揭开整个世界,从女主角的个人生活讲起,随后进入“饥饿游戏”,慢慢把世界观展现出来;《分歧者》则是一上来就交代了宏观背景,末日灾难之后,人类被分成了五大派系。问题是,把世界观放在前面,就会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大家就会期待接下来五个派系之间会发生什么。可惜,到最后我们发现只剩下了一个爱情故事。为什么叛乱?为什么夺权?两个派系为什么一定要打得不可开交?这个背景没能交代清楚,仅仅用“他们对权力有欲望”作为说辞就显得比较空。
另外,《分歧者》很大的问题在于,它需要脑补的内容很多。这部电影虽然有139分钟,但还是把很多细节省略掉了,一些地方含混不清。比如说女主角翠丝在接受“恐惧模拟测试”的时候,面对恐惧,她有点不按常理出牌,本质上是为了表现她已经超越了恐惧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战胜自己的本能,使用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救了一个小姑娘,抓住了一只狗,怎么就能表现她是“分歧者”了?这其实是非常暧昧的表现手法,并不是那么清晰。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更像是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他们双双进入了无畏派,但实际上他们本不属于这个派系,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很微弱。女孩就是想办法适应,男孩就是竭尽所能地帮忙,除了一见钟情,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可以解释,也没有形成太强的戏剧张力。唯一的亮点在于,女孩进入了男孩的意识,一层层知道了他心底的恐惧,这段戏是《分歧者》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也有一点像《盗梦空间》。
《分歧者》没法达到《饥饿游戏》的高度,主要原因在于它对反乌托邦的表现不够高级,反而太偏重于少男少女了。
实现自我,美国式致青春
方悄悄
青春文学作家
《饥饿游戏》《分歧者》这种系列小说和电影在美国都十分畅销,它们的基本套路就是寻找自己,就是“我要成为我自己想要的样子,我自己来决定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这样的主题在国内并不是主流,这也导致《饥饿游戏》《分歧者》这样的小说会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因为我们的青少年似乎不太关心“实现自我”,而是比较喜欢灰姑娘的故事。说到底,他们的青春梦还是挺世俗的,大部分都是带有梦幻的成分,指向的却是世俗的成功,比如“我是一个屌丝女,我长得有点胖,也不是特别漂亮,成绩也不算好,但是我就是降服了一个霸道总裁”,这其实就是个“屌丝逆袭”的故事。相比之下,国内的青少年缺少一些个性的成长,缺少理想主义,更多的还是关注现实层面和世俗层面。当然也有例外,像江南的《龙族》那一派就特别重视自我成长,有点像日本的热血动漫。
《分歧者》最感人的是女主角翠丝离开家的时候,这就像每一个青少年跟家庭的切割,随后努力“成为我自己”。这种离开家庭,做出个人选择,去迎接一个未知的世界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是翠丝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但这部电影让人失望的是,布置了一个很大的架构,看上去很强的冲突,到最后却还是“真爱打败一切”,这一点完全没法说服我,难道这样就行了吗?
把人类社会分成几派,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中都是屡试不爽的方法了。《分歧者》中,每个人到了16岁都要选择一个派系,这就和《哈利·波特》里每个学生到了魔法学校都要带上那顶帽子,选择一个学院一样。美国近几年另一本畅销小说《羊毛战记》中,也是同样的设定,把地下世界分成了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分工。也许是这些小说作者开始创作的时候,就是奔着影视改编而去,这种社会结构也适合改编,又简单又清晰,同时也能够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
《分歧者》中是把人性提纯出来,其实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性了。比如“分歧者”这个角色,更多的就是希望保留人性含混的一面,而不是完全明确的划分,它是对“同一性”的反对。这实际上也是对于大数据的反对,因为大数据就是希望把人分门别类,把人高度特征化,比如某一类人就会愿意买什么,就会如何行动。年轻一代可能就希望反对这种划分,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个含混不清的人,我不属于任何类别,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你们无法定义的”。
《分歧者》中的美国新一代文化思潮
《分歧者》原著小说的作者维罗尼卡·罗斯出生于1988年,写下《分歧者》第一部时只有22岁,还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学生。所以,整个故事中充斥着美国年轻一代的想法。经过好莱坞的加工,电影版《分歧者》理所应当地成为继《饥饿游戏》后新的文化符号,在美国青少年群体里拥有极高的威望。这个女孩成长故事,不仅将“实现自我”作为核心主线贯穿到底,同时也反映出美国新一代的文化思潮。
反乌托邦
冷战时期,因为害怕被“赤色政权”洗脑,欧美文化作品用“反乌托邦”来否定极权主义。比较典型的是特瑞·吉列姆的《人生七部曲》《妙想天开》。这股思潮不仅体现在电影上,文学上也产生了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
最近几年好莱坞兴起的“反乌托邦”新浪潮,形式上出现了差异,很有可能是年轻一代对社会不满情绪的表现。在常规认知上,乌托邦就是权力高度的集中,社会分工特别清楚,所以过往反乌托邦反的就是人类没有自由、没有个性,但是《分歧者》其实还是很能够反映个性的,五个派别也是个性鲜明。反乌托邦变成了偏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代替了原来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概念,这也许是年轻一代的新想法。
阴谋论
《分歧者》本身还是讲述质疑世界。2008年的《微观城市》也是这样,他们一直生活在地下,以为地上的世界已经被完全摧毁,可当他们走出地下时,才发现是被一个巨大的谎言欺骗了。
美国人就是比较爱质疑,他们的潜台词是“你是不是把我当作小白鼠做实验?”这种质疑精神其实对一个社会体系来说是有好处的,始终都在考问社会的合理性,并且试图把不合理的地方纠正过来。所以说,美国的电影中总是会出现大量的阴谋论设定,好像每一个美国人都坚信一条准则——这事儿肯定有问题。
性保守
《分歧者》是个很干净的电影。其中有一个场景,男女主角接吻之后,女主角说“我觉得我们进行得太快了”,随后男主角就说“我已经在地板上找到了睡觉的地方”,两个人就各睡各的。《分歧者》和《饥饿游戏》选择的女主角外形和气质都很相似,而且在对待性的态度上也都十分克制。
《暮光之城》为什么大受欢迎,在于它是个情感道德很正确的故事,两个人在第一部中都是守身如玉,一直在缓慢地谈恋爱。整部电影都属于保守派的,这导致后面跟上的青少年题材畅销电影也都很保守,很单纯,就是两个人谈来谈去。虽然故事上是青春萌动的青少年题材,但是思想上回归到了保守主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过了性解放运动的洗礼,如今他们在崇尚个性解放的同时,希望能够在身体上尽量保守和传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