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14-12-24

关键词:卓越竞赛学科

熊 磊

近年来,有关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所谓卓越会计人才,是指按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以国际职业会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指导,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1]。关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培养目标及标准设计、培养模式构建、相关教学改革探讨等见多。文章另辟蹊径,从开展学科竞赛的视角来探索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的优化。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特征

当前,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初级人才供过于求,中级人才相对不足,高级人才严重紧缺的不合理结构。从业人员中,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占据了大多数,而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缺口将近300万。因此,高校培养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卓越会计人才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背景,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对如何培养卓越会计人才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李定清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特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扎实的会计及会计相关领域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知识面宽;有熟练的会计职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熟知并能灵活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将来成为卓越会计师的素质和能力[2]。王庆石等把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概括为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四个可观测的特征[1]。程安林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企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满足服务国家会计战略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会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3]。综上,笔者认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化、创新性、国际化是卓越会计人才的四大特征。

二、学科竞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一)学科竞赛的定义和类型

关于学科竞赛的定义,雷金华认为是在某一科学分支内,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根据规则所进行的竞争性活动,这一活动是暂时性、周期性的[4]。孙健伟认为学科竞赛是指在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择一定的科学领域或分支,以个人或团队的组织形式完成比赛内容的一系列活动[5]。综上,笔者把学科竞赛定义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竞赛的方式开展的学术活动。

目前,高校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教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指导部门)组织开展的学科竞赛;一类是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学科竞赛;一类是企业组织开展的学科竞赛。据笔者统计,会计专业学生参加的全国范围内的学科竞赛大致有以下几项(见表1):

除上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科竞赛外,各高校还会自行组织开展以会计专业为背景的学科竞赛。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为例,近三年以来,学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积极组织开展上述列表中的全国大赛的校内选拔赛之外,还主办了全校范围内的“会计信息化创新、创意作品设计大赛”、“大学生财商创新大赛”、“财会知识暴漫大赛”等竞赛。

表1 会计专业学生参加的全国范围内的学科竞赛一览表

(二)开展学科竞赛与培养卓越会计人才两者具有一致性

学科竞赛一般有竞赛章程,章程中会对参赛者在竞赛中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等作明文规定。例如企业经营模拟大赛、创业设计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比赛等竞赛模拟现实的经济管理活动,其章程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要求就是:不做假账,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这些要求对参赛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科竞赛主要考察参赛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命题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要求参赛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组织开展学科竞赛的主要目的,教育等部门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就是希望大学生通过投身学科竞赛,做到把从课内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深化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培养专业化人才的目的。

锐意创新是学科竞赛的最重要的宗旨之一。学科竞赛强调创新,对参赛者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锻炼以及创新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卓越会计人才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创新性。因此,两者在创新性方面是一致的。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为推进会计教育国际化,选择与国外会计师协会 (如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等)开展合作,成建制班培养CIMA、ACCA等方向本科生。国外会计师协会通常会按照国际惯例,把开展学科竞赛作为一个重要切入点来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如,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主办的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ACCA主办的全国就业力大比拼、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主办的全国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这类竞赛与国际接轨,全程用英语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此类竞赛,是培养国际化的卓越会计人才的重要渠道。

综上所述,学科竞赛对参赛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化、创新性、国际化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是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

三、优化基于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路径的几点思考

学科竞赛作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如何优化路径成为了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分别从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开展教学改革、创建多维度的协同体系等方面对优化这一培养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一)构建完善和健全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

这里所述的管理机制实指两个层面:一是高校学科竞赛管理部门,另一则指具体竞赛的章程。目前高校一般在教务处或团委下设立指导学科竞赛的专门机构。重庆理工大学在教务处下设实践教学科,组织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从事学科竞赛管理,全国性大赛由该机构牵头开展校内选拔,校内学科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也由该机构开展。合理明确高校学科竞赛管理部门机构职能、科学设置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有利于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和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发展成熟的学科竞赛一般有着较为完备的竞赛章程。“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是由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发起的面向在校本科生的国际级赛事,它旨在发现及培养大学生卓越的商业特质,融会所学知识,拓展职场竞争力,发掘更多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商界领袖。其竞赛手册中对比赛主办方和合作机构、比赛案例、流程及赛程安排、评分标准、参赛守则、奖项设置和获奖选手实习机会等做了细致的规定。建立完善和健全的竞赛章程,为学科竞赛持续稳定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完善的竞赛章程需要对以下事项作明确规定:竞赛的宗旨、目的、基本方式,竞赛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参赛资格与竞赛流程,奖励细则等。

(二)开展教学改革,寓学科竞赛于课堂教学之中

卓越会计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业化,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扣社会和市场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在讲述《财务管理》课程中,尝试把学科竞赛 (这里所述学科竞赛是指学院或班级内开展的竞赛)与课堂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初次讲述财务管理理论时,可结合《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基本模型(如杠杆原理、资本成本的计算),设计原理推导竞赛项目,加深学生对于财务管理课程常用公式的理解和认识。其次,以课程某一具体章节知识点为单位,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若干实验竞赛项目,如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财务报告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指标分析)等,提高学生对各板块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再次,举办财会知识竞赛、沙盘模拟对抗大赛、案例分析挑战赛等,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6]。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寓学科竞赛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实践,促进教学相长,还可为知识与技能兼备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铺平道路。

(三)创建多维度的协同体系助力学科竞赛

1.参赛主体协同——广泛调动教师、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指导教师在学科竞赛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指导教师是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竞赛的整体水平。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近年来在财会专业学科竞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斩获国家级竞赛荣誉十余项,得益于学院组建了一支热心指导学生、具有高度责任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这支团队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精神动力。学院特别注重吸收年富力强的青年博士进入指导教师团队,并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对业绩出色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倾斜,不断激发教师参与指导竞赛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体,也是学科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学科竞赛使学生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竞争与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反省认知与逆境处理能力得到培养[7]。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大学科竞赛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网、QQ群、宣传手册和专题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从竞赛中受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在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从奖金、学分、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奖励,不断提升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

2.育人客体协同——高校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学科竞赛

用人单位是评价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主体,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以人才是否符合市场需要作为评价依据。因此,高校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必须联合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举办,建立育人客体协同联盟。重庆理工大学近年来成功开展的财会知识大赛、管理会计案例大赛等学科竞赛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举办。学校一方面邀请企事业单位注册会计师、CFO担任竞赛评委当面为参赛选手传经送宝;另一方面联合举办单位也乐意为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可谓实现了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的三赢。

[1]王庆石,刘伟,孙宗扬,吴宝峰.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3(1).

[2]李定清.试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3]程安林.能力导向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4]雷金华.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13.

[5]孙健伟.学科竞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D].浙江:南昌大学,2012.

[6]熊磊,李涛,曾雪.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3).

[7]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猜你喜欢

卓越竞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作为 走向卓越
我看竞赛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