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垒球地滚球接传技术

2014-12-24白春政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垒球接球传球

白春政

(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0)

浅析垒球地滚球接传技术

白春政

(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垒球地滚球的“低-看-动-接-踮-传”六个程序的传接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其中“低-看-动”是接球前的反应动作,“接-踮-传”是接球后的传杀动作,同时针对在传接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可行性的建议,为垒球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垒球地滚球;“低-看-动-接-踮-传”;技术

1 前言

在垒球比赛中,虽然进攻是得分和取得比赛胜利的手段,但也不能忽视防守技术。从垒球比赛的技术统计中可以看出,防守失误率最高的往往是由于接地滚球传杀失误而造成失分,甚至在关键时刻失误而丢失已取得的胜利。因此,地滚球的接传技术是垒球比赛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一个优秀的防守者在比赛过程中应该首先接好球,然后再传杀至各垒位,无论进行迅速的滚球还是缓慢的滚球,都可能引起接球方面的失误,这种失误已经有很多的例子。接强劲的快速的地滚球需要快速起动、反映与判断球的能力,以防漏球。而接滚动速度极慢的球时,则需要快速的起动反映来争取时间,以免延误接球时间而直接影响接球后传杀的时间,因此不论球速快或球速慢,对接球者来说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都会因接球失误而丢失胜利机会。

从比赛实践过程来看,接地滚球的技术可以归纳为六个步骤:低-看-动-接-踮-传,在接球前的反应是前三个步骤,后三个步骤是接球后的传杀动作,这六个步骤是连贯的整体过程,需要在训练过程中认真的进行落实。

2 研究内容

2.1地滚球接传动作的“低”

“低”也就是在击球员未打出球前的接球准备动作就要低,也就是重心要低,低重心是向前后左右快速反应起动的重要前提,从基本技术上的要求是必须使防守队的每一名队员,尤其是防守在红土地的内场手,从准备姿势开始就一定要低,双脚基本平行站立,右手传球者可以左脚稍向前半脚,右脚稍在左脚后一点,弯曲双膝,上身微微向前倾,两脚跟向上提起,由两脚掌去支撑整个人的身体重心,双手自然放松向下或者戴手套的手自然垂与地面上。这个动作类似田径蹲式起跑时的姿势,特别要注意在平时训练中坚持准备姿势要低的要求。重心可偏向两侧,前后的移动会比较快。如重心比较高,不仅移动起来反应较慢,而且会在接快速有力地滚球时动作的重心会从上向下降,这时候往往就是造成失误漏接的主要原因。

2.2地滚球接传动作的“看”

“看”,在比较低的准备姿势下蹲后准备接击球员打出的地滚球时,双眼眼睛一定要全神的集中在击球员的挥棒击球的动作上。有训练素养的队伍,投手投什么球,每个场内手都应在投手踏板前都已了解,一旦投手踏上投手板,赛场上的相关防守者都应该立即采取较低的防守姿势,同时集中注意力盯住本垒板上空的击球区域,注意球棒和球接触的瞬间两者的方向路线,根据经验和感觉立刻进行判断,同时采取措施:身体迅速向来球方向移动。这种看棒击出球后的判断能力是接球技术前最重要的技能反应。平时防守队员在接教练员地滚球训练时,接每一个球,都要精力集中于看清教练员棒击球时一刹那的球被棒击出时的部位与击出球后反弹的方向和速度,球速是快还是慢,是向两侧还是针对击球者身体而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下一个“动”的反应。

2.3地滚球接传动作的“动”

“动”,主要是指当接球人员正确判断了来球方向后并进行快速移动,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就要培养这种感觉,以便在比赛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直觉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另外,由于直接反应就是从低重心状态向来球方向迅速起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参赛选手在正确判断来球方向后却先使上身站立,而后再重新降低重心进行迅速移动,这种接球方法是及其不合理的,浪费了判断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接球的难度,因此在平时进行训练时,应该要求队员先做向各种方向起动练习,熟悉蹬地的脚步动作是接球技术的基础,动的好才能接的好,这是正确的经验。

2.4地滚球接传动作的“接”

主要是参赛选手用手套去接球并击打球的一个动作,这个步骤也是传球技术的核心要素,只有接好球才能进行准确的传球,也只有接好球才能获得赛场上的主动权。在接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保持持续的低重心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当看到球进入手套后,双手才能引手套向传球手臂方向移动,准备传出球。

值得注意的是,接左侧传球和右侧传球的要领是不一致的,接左侧传球时,身体的重心位置应该偏向左侧,接球时向来球方向迈左脚,而在接右侧来球时,接球人员应该用力蹬出左脚向右侧转体,迈出左脚,伸出左手反手去接球。

2.5地滚球接传动作的“踮”

主要是指在接球过程中通过小脚步动作的移动来进入最近的接球和传球位置,包括以下两点内容:一是在快速移动过程中的紧急制动,合理运用小脚步动作的移动可有效的避免摔倒。二是接球的位置同时也是传球位置,可以大大的节省了调整步伐与调整身体重心的移动的时间,这时,比赛队员就完全可以把时间充分应用到准确的传球方面。一是在接球后向前传球时,前脚直接对着来球方向传出第一步;二是参赛队员在接球的后向侧方向传球是,接球后引手臂同时身体已经向要传球的侧方向踮步;第三种是向后传球,接球后引手臂的同时,身体也向后移动转体向所传的垒位方向踮出一步。

2.6地滚球接传动作的“传”

“传”也就是在“踮步”动作后要完成的一项,向个垒位传球的动作,一定要在先站稳的前提下再去发力传球,初学者不要边跑边传,先站稳后发力后传球是在身体重心稳定下完成传球动作,使身体各部位很协调,容易使球传的平、快、准。基本上有四种传球法:第一种,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在位置上接球后向一垒方向的传杀,用肩上传出。第二种,二垒手(或游击手)在自己位置上接到球后用半跪一条腿的方式,接球后传给上到二垒垒垫上的二垒的游击手(或二垒手)传球而尽快的打双杀局面。第三种,二垒手或游击手向二垒附近大幅度跑动,接球后,已经直起来而手臂还没有完全提上肩部,为了减少时间用体侧传球方式。须高度的重视这些关键地方。

传球一定要稳,在稳的基础上要求传的“平,快,准”垒上有人造成野传球失分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一定要把该杀出去的人击跑员或跑垒员杀出局,把该杀出局的人匆匆忙忙传球而造成失误,使其他进垒位或得分,在重要比赛中出现,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传球要稳,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防守指导思想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3 结语

(1)接地滚球前的“低、看、动”和接住地滚球时的“接、踮、传”应把他看成一个整体训练和要求。

(2)有些球队注意接地滚球的技术和传球技术,但是,仍然接不好球,这与接球时的“低、看、动”很有关系,忽视各种适时的起动,接球成功率都会减少。

(3)全面理解和重视接地滚球前后的系列技术,使训练接球技术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概念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接地滚球的技术。

参考文献:

[1]王进,李定忠.我国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1):93-95.

[2]陈剑锋.我国高校棒垒球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85-86.

[3]廖永祥.棒垒球运动对构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与价值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159.

[4]刘磊,刘玘.棒垒球运动对大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209-210.

[5]王一丁,王曼.软式垒球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2,(26):314.DOI:10.3969/j.issn.1001-9960.2012.26.279.

[6]李朝彬.影响慢速垒球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和推广的几个因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4):30-31.DOI:10.3969/j.issn.1673-3878.2008.04.015.

[7]王安.休闲文化视野下棒垒球运动对高等院校的作用——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育界,2012,(36):108.

[8]杨宏.探析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北京市丰台棒垒球运动学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31):154-155.

作者简介:白春政(1967-)男,大专,研究方向;垒球训练。

猜你喜欢

垒球接球传球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大树的日常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我国高校慢速垒球教学方法改革略谈
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扔垒球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
一道“传球”问题的解法引起的思考
抛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