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牡丹亭》的媒介传播及其变迁研究

2014-12-24王文萃

戏剧之家 2014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戏曲牡丹亭

王文萃

摘 要:现代传播包括报刊、书籍、广播、影视及电脑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当代社会传播媒介的发达,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牡丹亭》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杰出代表,在不同时代的大众媒介传播下,体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和特定的变化形态。

关键词:传统戏曲;《牡丹亭》;媒介传播; 形态变迁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07-02

电影、电视、光盘、网络等丰富的媒体方式,以其更大信息量、更快捷、更直观、更方便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戏曲,在现当代的社会传播中,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传统的戏曲文化借助大众传播的力量,在新时期的审美形势下,促成了更广泛的传播,并不断衍生出大众传播环境下的新的表现形式。广播是对人的听觉器官的延伸,而电影、电视则是对人的视觉器官的延伸,电影戏曲、电视戏曲、新媒体下的舞台戏剧正是在视觉的范围上大大拓展了戏曲的表演空间。

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戏曲经典曲目,具有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自其诞生后的四个世纪中,《牡丹亭》传播延续不断且形态多样。文本传播从明清开始就有了多种版本及其评点本和修改本,现代还有小说版的改本和外文改译本。舞台传播不仅有各种地方戏的移植和改编,而且扩展到舞剧、话剧、歌剧等形式。影视媒介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为传统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一、版式多样的文本传播

汤显祖创作出《牡丹亭》,最早通过文本的方式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为《牡丹亭》的文本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媒介基础,商业化印刷的出现使戏剧文本大批量的被复制出来,从而使戏剧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牡丹亭》的文本传播史是一部不断被改编的历史,沈璟把《牡丹亭》改编为《同梦记》。此后不久,徐日曦、凌初等人的改编本也纷纷出现。汤显祖未及见到明代《牡丹亭》改本,现存的有臧懋循《玉茗堂四种传奇》之一、冯梦龙更定的《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等。这些改编本对于《牡丹亭》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塑造和戏剧结构的安排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以适应改编本不同的功能和目的。

《牡丹亭》的国外传播主要是各种改译本。这部名著早在17世纪就已经开始了海外的传播,自20世纪以来,各种外文的译本相继出现。清初的时候,岩城秀夫还著有《汤显祖研究》,《牡丹亭》最早译成的西方文字是德文,1929年,徐道灵用德文撰写《中国的爱情故事》中有关于《牡丹亭》的摘译和介绍。《牡丹亭》最早的英译本是1939年哈罗德·阿克顿选译的《牡丹亭·春香闹学》。

由此可见,《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就以强大的生命力被世人所传承,其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在不断的改编和传播中,不断的被解读,也正是由于各种改编版本的出现,促进了《牡丹亭》文本的大众化传播。

二、穿越时空的舞台传播

《牡丹亭》在诞生不久之后,舞台传播就紧随其后,而且对于戏曲作品来说,舞台演出是其强大生命力的充分表现。汤显祖自然主张舞台上的全本演出,将《牡丹亭》最本质的思想和艺术体现在全本演出当中,在明代其他的演出虽在原作基础上有所删改,但《牡丹亭》的大部分演出还是遵循原著。

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于2004年完成了《牡丹亭》的改编,使改编后的《牡丹亭》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白先勇将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青春版《牡丹亭》作为现代舞台戏剧的演出,充分运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传播手段,形成了昆曲《牡丹亭》独特的传播策略。苏州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新闻发布会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牡丹亭》2004年6月14日在苏州大学亮相,全国媒体蜂拥而至,广为宣传,8000张票即刻被媒体记者、苏大学生以及南京、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高校闻风赶来的大学生抢空。《牡丹亭》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一路高歌,从而成为进高校演出场次最多、最受欢迎的昆曲剧目。

2006年9月,青春版《牡丹亭》赴美国西岸巡回演出,在旧金山湾区、洛杉矶等地和加州大学校区公演12场,场场爆满,观众反应空前热烈,佳评如潮,昆曲首次在美国得到学术界及文化界的认可及推崇。《牡丹亭》在海外的传播,让国外的观众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次跨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

三、戏曲艺术的电影传播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所独有的类型,是由当时社会的文化基础和时代特点所造就。戏曲电影的产生不仅给电影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也给了戏曲一个广泛传播的平台,戏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戏曲电影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审美需求。

《牡丹亭》被拍成电影,最早始于梅兰芳的《春香闹学》,《春香闹学》是比较早的戏曲电影,以及后来拍的《游园惊梦》。到了1961年,赣剧《牡丹亭》也被搬上了银幕。1980年江苏昆剧团的著名演员张继青主演的《牡丹亭》也被拍成了电影。

《春香闹学》就是属于客观记录舞台演出实况的戏曲电影,没有镜头的变换,更谈不上镜头的画面的表现。但是像后来梅兰芳主演的电影《游园惊梦》和建国后拍摄的赣剧《牡丹亭》电影以及张继青主演的电影《牡丹亭》,就是是导演把舞台上的戏曲作为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的材料,利用电影的特有表现手法,进行的再创造。到了九十年代,昆曲与电视的结合,在电视戏曲《牡丹亭》中则走得跟大胆、更多姿一些。

四、影像传播的形态嬗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的迅速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的快速有效传播,舞台戏曲的转播,戏曲电影的电视播出,为《牡丹亭》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构建出一个有效的传播平台。电视艺术与戏曲的第一次联合是在1997年,昆曲电视剧《牡丹亭》的开拍,特技的应用、画面的精细化处理、蒙太奇的合理运用等都使得电视剧版的《牡丹亭》吸引了众多的受众。

电视剧版《牡丹亭》增加的花郎的角色,在故事表现上更加细致,情节更加自然生动。电视剧通过后期制作,形成各种特殊效果。电视剧版的《牡丹亭》已经拥有了电视剧的一般的形式,分集处理,在每一集配合上动听的片头曲,《牡丹亭》全长五十五出,利用电视的这一优势,把剧本的内容完整详实地展现传播给观众。电影戏曲和电视戏曲都是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和传统戏曲相结合的衍生艺术样式,在《牡丹亭》的现当代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的传播,适应了新时期受众审美方式的转变,适应了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

五、媒介创造与戏曲新生

《牡丹亭》本身的艺术性已经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已经成为爱情所到达的最高境界,被世人所歌颂,成为其核心的艺术价值的体现。

戏曲《牡丹亭》传播的主体是艺术的创造者,传统意义上的戏曲生产者是创造者,剧作家创作出剧本,再由戏曲演员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将信息传递给观众。而当电子媒介介入了戏曲的传播之后,给戏曲带来的首要的影响就是增加了传播渠道。戏曲的传播从最开始的口头传播到印刷媒体,到影视媒体,再到多媒体、新媒体传播的共存,媒介的变迁,促进了戏曲创作的多元化。媒介的变迁发展,丰富了戏曲艺术作品的类型,例如,戏曲与电影的结合,产生了中国所特有的类型电影——戏曲电影;戏曲与电视的结合,产生了电视戏曲、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专题等电视节目;戏曲与网络结合,产生了戏曲博客、戏曲网站、戏曲论坛等新兴的戏曲作品形式。媒介的发展,同样拓宽了戏曲的传播空间,电子媒介具有快捷的传播速度、广阔的覆盖面、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优势,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观众对于戏曲的审美需求,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在新时期媒介发展的影响下,戏曲要想在艺术的舞台上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探索出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戏曲经过长期的历史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代表。戏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出现衰落是必然的现象,但是只要根植于传统文化中,戏曲就有其发展空间。在强化戏曲与传统文化的特色结合过程中,亦不能忽略戏曲与时代气息的结合,这是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决定的。培养年轻的表演者,给程式化的表演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表演内容、表演效果到舞台美术等全方位的释放符合时代审美兴趣的整体美。培养青少年戏曲爱好者,打造青春张扬与时代感强的作品,来吸引年轻受众,如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正符合的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获得了年轻受众的喜爱和追捧,成为戏曲在当代成功演出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俞为民.中国戏曲艺术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孟繁树.戏曲电视剧艺术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5]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6]刘毅 王省民.重新建构与艺术碎片化[J].四川戏剧,2010.

猜你喜欢

传统戏曲牡丹亭
牡丹亭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舞台装置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谈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浅析传统戏曲服装特征及艺术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