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烬·巨著·重生

2014-12-23董静瑶

群文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卡莱尔弗雷泽穆勒

董静瑶

1835年3月6日的晚上,英国著名天才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敲开了他的好朋友、英国著名文学家兼历史学家卡莱尔的家门。卡莱尔对法国革命的兴趣最初就是由穆勒激发的,所以卡莱尔请穆勒帮忙审阅自己刚完成的《法国革命史》的手稿。

那天晚上,面如死灰的穆勒告诉卡莱尔说,自己的女仆错把手稿(当时惟一的一份)当作垃圾烧掉了,卡莱尔的辛勤劳动已经变成了灰烬。

卡莱尔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镇静,表现出的大度令人由衷钦佩。他随即悄声对自己的妻子说:“穆勒那家伙遭受的打击不轻,我们必须隐瞒这件事对我们的重要性。”

自从公元642年巴格达统治者奥马尔下令将亚历山大图书馆里所有书籍(除了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书)全部用作城市公共澡堂的燃料烧毁以来,火对人类文学还没有造成过这么大的损害。

当时39岁的卡莱尔花了整整5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法国革命史》的第一卷的写作。《剑桥英美文学史》第13卷里有这样的记载:“假使卡莱尔肯只当一名记者,或做一个职业撰稿人,他能轻易地为自己谋得一份稳定的生活。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法国革命史》的写作中。”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1835年3月7日卡莱尔的日记更沉痛地记载了这件事:“昨晚喝茶的时候,穆勒突然来访。他脸色苍白,连话都说不好。他结结巴巴地请我的妻子下楼去,然后满脸绝望地面向了我。同样是结结巴巴的他告诉我《法国革命史》第一卷的手稿(由于他看完后没有归置好)已经被付之一炬了!……我从没有在一部作品上费过这么多的心血,5个月以来,我忘记一切地、不间歇地写作,多少困难与艰辛都熬过来了……穆勒昨晚偏偏待到很晚,我不得不强颜欢笑,淡然处之,聊着诸般无关痛痒的事情———但他告辞的时候面色依然很绝望。”于是,就在当天,卡莱尔给穆勒写了一封信,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苏格兰历史学家博大的胸襟和细致的情感:

亲爱的穆勒:

你好吗?昨晚你离开时的面色让我始终无法释怀。我该怎样做、怎样说才能让你不再痛苦呢?我明白你的伤痛犹甚于我,你也是不得已的啊。有句话说得很对:“所有坏事都仿佛恶梦,当你在不安中躁动醒来时,它便消失无踪了。”

我今天上午定购了一册《世界传记》,还订了一打更好的纸。你瞧,我没有放弃,又投资了10英镑呢。鼓起勇气吧,好伙计!

那天,卡莱尔还给弗雷泽爵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不能埋怨任何人,因为事件中的所有人都比我更沉痛。这也许是天意,天意让我坚强地承受它。”在信中卡莱尔甚至连穆勒的名字也没对弗雷泽提起。

穆勒给卡莱尔200英镑作为赔偿,卡莱尔最初婉拒,但后来还是收下了,他对穆勒说要用这笔钱去买纸。1837年1月,卡莱尔奇迹般地将《法国革命史》重新创作完成。这一稿与第一稿不一样,它更加完美。《维基百科》对卡莱尔的记载中说:“一种历史文学领域里从没有过的强烈激情贯穿第二稿的始终。”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说:“从没有小说家创作出如卡莱尔法国革命中那般鲜活的人物,表现出那般深邃的洞察力。”《法国革命史》出版后获得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欢迎,其中最欣慰的人自然是穆勒。书的畅销让卡莱尔不必再为生活操心,可以专心在家继续他的写作项目。而随着岁月流逝,《法国革命史》已成为西方文明殿堂内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卡莱尔弗雷泽穆勒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卡莱尔与珍妮:乌云密布,只待雷鸣
《冷山》中的大地伦理思想
美特别检查官穆勒宣布退休
绅士都为她着迷
对弗雷泽与霍耐特关于承认思想的异同的研究
辜负之后, 别再辜负
没有人能救下一只羊
别怕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