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诚将寸心寄大美

2014-12-23府之

群文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青海省青海京剧

府之

张武明,男,汉族,中共党员,正厅级离休干部。原青海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现年82周岁。

张武明同志祖籍河北省深泽县。1948年3月16岁时入党,同年同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参加了解放晋、陕、甘、青的战斗历程。先后在华北补训5旅8团1营4连当通讯员,晋绥军区卫生部当宣传员。1950年5月,开始从事部队文化工作,调兰州西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京剧团乐队任副队长。1952年11月,该团与西北野战军第一军戏曲队合并,成立西兰京剧院,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指导员。后由于部队参加抗美援朝,西兰京剧院交由青海省委代管,1955年改为青海省京剧团,遂于当年由兰州转业青海,先后在青海省京剧团、省平弦实验剧团、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工作。历任团长、省文联党组成员、处长、厅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曾兼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科教文委副主任,省文联委员、荣誉委员,省戏剧家协会第五届主席,青海省江河源文化研究会会长。曾受聘担任《中国戏曲志》编委、《中国戏曲志·青海卷》主编、《青海文物志》主编、期刊《群文天地》和《青海文物》主编。

张武明同志自参加革命工作以来,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把握正确的文艺方向,大半生扎根青海高原,走遍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心系人民、服务群众、热爱艺术、潜心创作、奉献才智、扎实工作。他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党委、政府、人民团体从事文艺组织管理和以戏剧创作为主的文艺业务长达66年,是目前仍活跃在青海文艺领域中年事最高的老文艺家,为繁荣青海的戏剧艺术和文化事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忠实践行了他的励志座右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潜心戏剧创作,力推西部京剧,创设地方剧种

张武明同志参军后首先接触的两本书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文艺属于人民”、“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等论述扎根心底,成为他毕生从事文艺事业的信条和几十年始终不渝坚持“二为”方向的主心骨和行为准则。他转业地方即与戏剧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早年在青海省京剧团担任行政领导的同时,努力学习业务,在乐队兼修打击乐,能够完成多部京剧传统戏的伴奏任务。后又逐渐转向剧本创作。他利用剧团下乡演出机会,走村串帐进寺院深入生活,积累创作素材和题材,不断练笔写作。1958年,在赴海南藏族自治州采风调查基础上,实地感受到藏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思想和生活发生明显变化的情景,就广泛了解民情,接触牧民、僧侣,参加群众的生产生活活动,查阅大量文字档案资料,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典型人物事迹,学习藏民族生活风俗、俚句谚语等,萌生创意由集体创作并由他执笔写出了青海第一部表现草原牧民实行民主改革题材的京剧现代戏剧本《绿原红旗》。该剧给当时以传统戏为主的京剧舞台带来了全新风气与舞台形象。排练演出后首先参加了西北地区戏剧会演引起轰动,遂于1959年7至8月份晋京汇报演出,42天演出42场。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薄一波、张治中、黄炎培、郭沫若以及著名戏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田汉、李健吾、马少波先生等观看演出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戏剧报》发表评论文章推介赞扬。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召开的座谈会上,著名戏剧评论家张庚、郭汉城先生和戏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等都予以充分肯定,热情评价。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剧本,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该剧后来又赴上海、杭州、宁波、舟山群岛、合肥、武汉等华东九省市演出200余场,内地观众第一次看到青海草原藏民族群众的舞台形象及他们的生活场景,新鲜感倍增、吸引力巨大,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各地媒体共刊发评论文章40多篇。回青后,中共青海省委召开表彰奖励大会为他们庆功。《绿》剧所取得的成就,更坚定了张武明同志和青海省京剧团以京剧艺术为西部各民族观众服务的信心与决心。表现少数民族生活,走现代特色京剧之路由此发端并逐渐向西部各省区辐射。后来青海省京剧团又数次进京演出,都是带了少数民族题材的京剧如《草原两兄弟》、《土族儿女》、《格萨尔王》等。青海京剧以其鲜明的西部民族特色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长盛不衰,延续至近年创作演出的优秀剧目还有《天马歌》、《藏羚羊》等。

2005年,在总结青海、甘肃、云南等省京剧院团创作演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青海省京剧团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张武明同志做了《西部京剧在这里崛起》的长篇总结发言,在全国第一次提出了“西部京剧”概念。推而广之,他将此发言改写成文章发表于《昆仑文荟》杂志,旋又在《中国京剧》刊发。在后来的时日中,他又创作了西部京剧剧本《风云南丝路》、《格桑花开》等,还积极参与了京剧《天马歌》、《藏羚羊》的修改加工工作。他撰写发表在《中国文化报》和《中国京剧》杂志上的文章《树立西部京剧地位的新依据———观京剧〈天马歌〉有感》,从戏剧理论层面对推介西部京剧并使之正名归位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京剧创作外,张武明同志对于青海唯一地方剧种平弦戏的创设发展也做了大量开拓性、基础性工作。平弦尝试由坐唱曲艺搬上戏曲舞台的实践始于1958年。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成立于1960年3月。张武明同志曾两次到该团任职,第一次是1963年元月。根据当时情况,他主持制定了平弦戏“研究、实验、演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注意探寻平弦戏自身应有的艺术形式与风格特色,同时还明确了“以重点剧目带动剧种、剧团、艺术人才”的“一重点三带动”措施。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型平弦戏剧目《山村风雷》、《血海怒涛》,还创作了《一百斤燕麦》等平弦小戏。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文艺理论家林默涵看过《一百斤燕麦》后赞扬说:“比《送肥记》(当时的著名小戏)还要好”。他第二次进团任职是1981年。“文革”后恢复了被撤销十多年的平弦剧团建制,在领导剧团恢复演出剧目,多为群众演出的同时,他总结剧目创设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外省地方剧种的成功范例,提出了“立足河湟、扎根民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革新发展、独具特色”的新时期平弦戏研究发展24字方针(后浓缩为16字方针),使平弦戏实验研究在中断十多年后,又走上了理性健康发展的道路。其后,无论是工作岗位变动或离休后,他始终关心关注青海平弦戏的成长。2014年元月,根据国家文化部扶持地方剧种的具体政策与举措,他又撰写了《攻艰克难,乘势而上———关于加快青海平弦戏发展步伐的思考》一文,呼吁、建议有关部门对平弦戏继续加大支持指导力度。为提高自身创作水平,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自1955年开始至离休前,他先后撰写发表了文艺专论《评白蛇传》,评论文章《论双百方针》、《试谈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合作问题》、《倒过来的哲学与颠倒了的文艺》、《继承、革新、繁荣———关于戏曲振兴的一些思考》等30多篇,为青海文艺理论事业积累了成果。

坚持正确方向,立足本职岗位,为民务实清廉

在职时,张武明同志的主要职责仍是党委、行政部门的文艺组织管理工作。在剧团担任基层领导,他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身体力行、身先士卒。1957年,他策划并带领青海省京剧团第一次深入柴达木腹地巡回演出71天,为海西工矿职工、农牧民群众带去艺术享受,他们走遍了戈壁大漠的每一个地质勘探点,力争让每一个地矿、石油职工都能看到演出;1958年,又率团第一次去玉树地区演出。在世界第一高海拔机场巴塘机场的一场联欢演出竟延续到凌晨二时,为群众加演数个折子戏,以满足广大群众需求。当地干部职工、牧民群众看到在严重缺氧环境下摸爬滚打的京剧演员,深受感动,连连称赞;1963年,他组织平弦剧团演职人员拉着架子车两次徒步深入湟中、互助演出。一次从西宁乐家湾进入,演遍湟中小南川从总寨回,一次自威远镇演遍沙塘川,从韵家口回,历时一个多月,行程数百里,逐村镇演出。在此期间,他都是先一天下到演出村落,搜集资料,快速创作小戏、快板等,基本做到了每场演出都有该村民众熟悉的人和事,群众倍感亲切,社会效果和演出宣传效果极好。平弦剧团因此受到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午人同志的肯定与表扬。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一辆架子车上的剧团”的专题报道给予宣扬。

在剧团管理方面,他曾推动过“青海京剧演员拜名师”活动,先后有徐鸣策、刘成高、吴玉萍、董季春等演员拜马连良、张君秋、盖叫天等戏剧名家为师。改革开放初期,又安排年轻青京剧演员王萍拜京剧名家吴素秋为师。1962年,他在省京剧团实行了“基薪分红”改革实验,即定准演职人员基础工资基数,再根据演出绩效分红的分配制度,效果很好。后虽因政治环境原因被叫停,但这无疑是青海省内艺术表演团体分配机制改革的先声。上世纪80年代,他已走上厅级领导岗位,大胆支持从业人员开办“艺凯照相”,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第一批企业。

在厅里主管艺术工作时,他下大气力把重点剧目创作放在文化厅诸多业务工作的首位,无论省、州、市剧团的剧目他一抓到底,尤其对藏戏和藏族歌舞剧大力支持,曾为藏戏《意乐仙女》的创作排练六下黄南,为藏族歌舞剧《霍岭之战》修改提高数赴海南,为寻求对青海戏剧艺术的支持,多次到文化部汇报情况,争取项目,推进青海剧目晋京演出,率领青海杂技团访问非洲演出等。他为培养青海艺术人才殚精竭虑,先后支持并力促在外省举办过京剧、话剧、杂技、平弦学员班,这些艺术工作者以后大都成为青海艺术表演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为青海的文艺振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领导岗位上,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组织和生活纪律,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党组班子团结共事,先后扶助四任厅长顺利履行职责。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可谓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不贪不占、不嗔不怨。至今仍相交许多老中青文朋艺友,得到他们的敬重和好评。

立下桑榆之志,情寄大美青海,不断进取奉献

1995年6月,张武明同志离职休养,开启了他创作、研究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新时段。离开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他的思想更深刻,眼界更宽广,心境更平和,创作更勤奋,社会活动更加忙碌。戏剧创作方面,他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戏剧剧本《绿缘》、《藏商梅朵》、《格桑花开》、新编京剧《宝刀与珊瑚串》、《弘化西行》等大型剧目,目前又在着手创作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剧目《太行奶娘》。他还创作了反映果洛建政与民主改革进程的长篇电视剧文学脚本《最后的部落》,被《广西电视》杂志刊发。理论研究方面,他在省江河源文化研究会领导岗位任职22年,对青海江河源文化研究起到了先导与壮大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与研究会同仁对青海江河源文化和昆仑文化展开研究,是我省最早就江河源文化、昆仑文化的概念、内涵提出、认定、开发与利用的专家之一。他个人或与他人共同撰写了一批江河源和昆仑文化的研究文章,如《试谈江河源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注重文化作用促进西部开发》等。主持召开过以青海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30多次。提出了一些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为省领导撰写的“决策参考”有四件得到时任省委书记强卫和现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的重视与批示实施。由于在学术研究,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突出贡献,2008年,研究会被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评为“先进社团”;2010年被省社科联评为“一级社科学会”。他还撰写了大量文艺评论、工作研究、文化散论、诗词、游记等。他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他在文论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错误文艺思潮鼓吹的“远离政治”、“躲避崇高”、“文学在女人的腰带以下”等荒谬论调;到美国探亲期间,深入考察了解美国社会人文、自然风情,写下如《洛城崛起的启示》、《东鳞西爪话洛城》等访美观感散文,从洛杉矶地理位置与青海相似联想论述西部文化发展颇有新意;长篇访演纪实散文《非洲记行》,留下了青海杂技团访问非洲演出时的珍贵史料与逸闻趣事;针对青海艺术创作中存在问题而撰写的《反复打磨多出精品》长文,由《青海日报》加编者按发表;针对各地文化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良莠不分、牵强复古等诸多问题撰写的《文化也要科学发展》一文,由《群文天地》杂志和《青海日报》刊发,引起省内外文化界人士的共鸣。离休近二十年来的这些剧本创作及理论研究评论文章成果,已于2011年他八十寿辰时自费结集荟刊于个人文论《夕照文踪》之中。在社会文化活动中,他受聘担任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艺术专家组组长至2013年达十年之久,现因年事已主动请辞。他率领全组专家始终认真负责、积极参与、深入思考、严格把关,对有希望的剧目和有发展的艺术人才热情帮助扶持。多年来阅看剧本几十部,对每部作品都提出中肯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多次参加省市州艺术团体剧目的排演现场指导,提出意见建议。如京剧《天马歌》、《藏羚羊》、藏族歌舞剧《雪域英豪———嘉察》等优秀剧目都凝聚了他和专家组成员的心血。此外,他还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青海省剧协顾问、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继续发挥着作用。

张武明同志出身于冀中平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燕赵大地来到青藏高原。是党把他引上革命道路,培养成长为高级领导干部。他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一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以回报人民的厚爱。他参军早,无缘上高等院校,除《绿原红旗》创作成功后短暂赴中国戏曲学院编剧进修班学习外,就是长期在工作中刻苦勤奋自学,边用边学、边学边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了“没有文凭的知识分子,没有职称的专家”,1993年被青海省职工自学成才考评委员会考评认定为“青海省职工自学成才者”;1984年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青海省文艺工作者荣誉证书”;2006年获“青海省文化系统离退休优秀党员”;2011年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授予“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荣誉称号;2012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青海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荣誉称号。他创作的长篇纪实电视文学剧本《最后的部落》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创作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文踪夕照,不弃不离。耄耋之年的张武明同志仍在为青海的文艺事业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祝愿他健朗长寿,幸福安康!

猜你喜欢

青海省青海京剧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大美青海
《京剧人设》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京剧的起源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