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4-12-23
腹有诗书气自华
◆撰文/李 健
常言道:“人生在世,读书最乐。”说读书是一种快乐,不单单是让人能在书海中欣赏美丽的山水,阅尽无数鲜活的人物,洞察各种灵魂,获取未曾知晓的信息,还因为能在读书之外,悟出一点尘世至理、人生真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不想在孤寂、无聊中虚度光阴,让青春白白流淌,就应该选择读书,让美丽的文字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和生活中的空白,任目光在字里行间流动,凭思绪尽情遐想。置身书海,方觉世界如此斑斓多彩——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天与地、人与物、情与爱……在书里尽览无余,洞察无遗。
读书就像探险、旅游,书中大世界,任君自遨游。读些哲学,就像喝杯陈酿“茅台”,浸润心肺,漫溢骨髓,细细品之,意味深长,仿佛找到开启智慧、灵感之门的钥匙;读些历史,就像进入一片原始森林,悠远、亘古的境地,阅不尽的人间春秋,让你大开眼界,知晓了世间许多事理;读些文学,就像置身五花八门的闹市,多姿多彩,令你赏心悦目,激情燃烧;读些随笔,就像浸润在浴池中,让你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烦躁的情绪悄然安静,舒体活筋,淋漓酣畅。
“三日不读书,言语觉无味。”古人道出的读书重要性,看似有点言重、过分,但细细思之颇觉有理:书中营养可天天给人以“滋补”,令人思想、精神充盈饱满。倘若长时间远离书本,自然就会“缺钙少血”甚至严重“失血”。到了思想肤浅庸俗,意识呆滞木讷之时,言语当然就无“味”可谈了。
怎样从书中汲取营养?培根有句话说得形象而又透彻:“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书需要吞咽,还有一些书则应细嚼。”这无疑是读书的一大科学妙方,即从每个人精神需求的实际出发来确定摄取书之营养的方法:思想充实,对一些书只需随手翻翻尝个鲜;腹中饥饿,则需要当即吞咽一些书,以填空虚;精神贫瘠者,就得对极有营养的书爱不释手,细细咀嚼。
读书、学习、求知,贵在应用和创造。而提高“四种能力”,则是读书学习所得的正果:提高注意力,它是心灵的窗户,推开它,知识的阳光才能照射进来;提高观察力,它是心灵的雷达,打开它,知识、信息才能一一捕捉到;提高想象力,它是心灵的翅膀,展开它,在广阔的知识天空里才能自由飞翔;提高思考力,它是心灵的解剖刀,操作它,对包罗万象的事物才能进行条分缕析。
会读书的人,其诀窍在于不仅要看作者在书中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作者在书的背后还有什么话藏着要说,从中领悟到其笔下不便明说但要读者细细品读才能理解的东西。故那些见识高远,俯仰天地,直入玄微,且能补过、进德、解惑、增知、益智的书,乃读者真正的良师益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