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根亲文献资源合作开发策略探析

2014-12-23邵风云

创新科技 2014年14期
关键词:寻根河南文献

邵风云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1464)

河南根亲文献资源合作开发策略探析

邵风云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1464)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在寻根活动中,河南省的根亲文献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亚洲地区共同开发利用根亲文献资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交换赠送、共建共享、项目合作、共同研究等方式推动根亲文献资源亚洲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河南省;根亲文化;根亲文献;国际合作;开发利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渊源,有着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可谓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寻根热”中,河南的根亲文献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省的寻根经济发展和专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河南境内的寻根文化及相关文献资源情况,对于亚洲地区合作开发利用根亲文献资源的策略,进行探讨。

1 河南省根亲文化资源状况

根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姓氏、文字、元典等具有其他延续性特征的文化之根。在根亲文化资源方面,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拥有丰富的人文始祖遗迹。中华民族有九大始祖,即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少昊、尧、舜、禹,经考证,他们或生于河南,或曾建都于河南,他们的长期活动空间大多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始祖黄帝据考证生于河南新郑(古称华阳),如今在新郑有黄帝故里、始祖山,新密有黄帝宫,灵宝有铸鼎原。同为三皇的伏羲、炎帝也在河南留有遗迹,伏羲居于陈(今河南淮阳),死后亦葬于陈地,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就是伏羲之墓。传说中的神农氏炎帝(又名朱襄氏),今沁阳有神农祭天坛、柘城有朱襄陵、淮阳有五谷台。黄帝之后颛顼、帝喾皆以河南为主要生活区域,现在内黄有颛顼、帝喾二帝陵;河南还是尧舜禹三帝生息繁衍的主要地区,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

二是有丰富的古都资源。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心,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作用,司马光所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生动的写照。历史上曾有众多的古国建都河南。“八大古都河南居半”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河南就占四个,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都城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以及郑州。另外河南还有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南阳、商丘、浚县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三是众多的姓氏郡望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的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最珍贵遗产,具有浓厚的聚居文明、人丁望族的色彩,并因此具有深厚的传承感和文化底蕴。中国现代汉语常用汉字约六七千个,然而,中国古今姓氏多达11 969个,包括单姓5 327个、复姓4 329个、三字姓1 615个。研究显示,中国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77个、与河南关系密切的20个。也就是说,百家姓中97个都与河南有关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中国姓氏资源第一大省,世界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如荥阳郑氏、颍川陈氏等。

四是许多历史名人的祖籍地及生活地。学者丁文江曾对《二十四史》进行考证,其中列有纪传的历史名人籍贯有5700余人。西汉时河南籍名人39人,占当时总数的19%,位居第二;东汉时期170人,占37%,位居第一;唐代219人,占17%,位居第三;北宋时324人,占22%,位居第一;南宋时372人,占6%,位居第四;明代123人,占7%,位居第四。汉唐宋明时期总计有河南籍名人912人,占数的15.8%,位居全国第一。姚泽清在《古代河南历史名人》一文中,收录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与杰出贡献的河南历史名人共有198人,如李耳、韩愈、张衡、张仲景、程颐、程颢等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等都是河南籍的名人。

五是历史上移民的重要集散地。历史上,中原人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另外因居官、经商、避灾祸战乱等分散迁徙者不计其数。唐代固始人陈元光、王审知兄弟两次率众入闽,使得固始成了中国东南地区许多居民乃至东南亚华人的祖根地。这些迁徙到南方的中原人中,因为“客居他乡”而成了“客家人”。直到今天,客家人自称“河洛郎”,仍保持中原风俗,讲中原语言,以示他们的祖根在中原。迁至福建沿海的中原人又移居台湾或至海外,而今,“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中原人已经遍布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2 合作开发根亲文献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合作开发利用根亲文献资源必要性

历史文献为寻根活动提供有说服力的“寻根地身份”。河南寻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根亲文献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同时各种研究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对根亲文献资料的需求。

1981年4月22日,黄典诚教授在《河南日报》发表《寻根母语到中原》一文,从此拉开了河南开发寻根文化资源的序幕。从最初零散寻根到组团寻根,由海外到海内外的联合寻根,由一般的寻根到世界宗亲大会的举行,以及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中华姓氏文化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周口姓氏文化节等多项活动的成功举办,河南寻根文化至今已走过了30个年头,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寻根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寻根热潮的推动下,相关研究工作相继开展。近些年来,河南省仅姓氏研究机构就达20多个,1995年成立了“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出版寻根研究专著30余部,并创办了《寻根》杂志。

同时亚洲地区也是河南寻根活动的主要力量。如海内外客家人纷纷来开封寻根谒祖,先后有台湾“全球董杨童宗亲总会”、“世界魏氏宗亲总会”、“台湾丘氏宗亲会”、“新加坡蔡姓宗亲会”、“菲律宾何氏宗亲会”、“泰国杨氏宗亲会”等上百个客家人社团来开封寻根谒祖。再如: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是一个全球性的民间组织,也是一个包括较多姓氏的寻根组织。1982年,首届世界舜裔国际大会在香港举行,盛况空前。其后,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美洲各地轮流主办。1999年4月,该会第十三届国际大会于河南许昌、长葛、郑州隆重举行。这也是其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1981年10月,世界林氏宗亲总会成立。1989年6月,林姓祖根之地河南卫辉市也成立了“中国卫辉市比干学术研讨会暨林姓宗亲大会”。截止目前,世界共有林姓社团组织130个,而中国仅闽、豫、琼、粤、桂等地就有36个,相互之间经常开展多样联谊活动。这些都表明亚洲地区共同开发利用根亲文献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2.2 合作开发利用根亲文献资源可行性

根亲文献资料是世界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和依据,包括国史、方志和谱牒等各类资源。河南省与亚洲地区都存有丰富的根亲文献资源,为互通有无,共同开发利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河南地区各图书馆保存着大量的根亲文献资源,特别是郑州、洛阳、信阳、安阳等地区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作为唯一一家省级公共图书馆,1909年建馆,至今已有100多年。历经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藏书多达400多万册件,是河南地区藏书最多的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古籍藏量位居全省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首,其所收藏的根亲文献资料更是其他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在全国图书馆界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是古代根亲文献,河南省图书馆收藏有古籍50多万册件,其中河南方志就占有一半之多。其中有专门目录的古代地方志就有260余种,包括民国后重印和解放后影印出版的。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有《(万历)辉县志》、《(康熙)许州志》、《(顺治)息县志》等,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孤本。馆藏家谱(古籍)100多种,包括王、张、陈、李、吴、朱、马、郑、赵、周等传统大姓。

另外,河南省图书馆还藏有90多种河南地方志的缩微胶卷。这些经历代纂修流传下来的地方志,深入到河南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上至政治变革、典章制度、文化渊源,下到百姓衣食、民风民俗等,都有翔实的、直接的资料记录。而更为专门的书院志、寺庙志等,更是一个地区某时某地的详细文献见证。其他的分散保存于经史子集书目中、未集中整理的古籍根亲文献资料,数量更是不可低估。

二是现当代根亲文献,主要包括河南以及籍贯为河南的现当代各界著名人士的、与河南有关的著述,各种出版社、史志研究机构等编辑出版的与河南有关的姓氏、家谱研究、历史沿革、省内各地市县地方志、历史考古文献、人物传记、风光民俗等各种正式、非正式出版物等书刊约一万余种二万余册。其中,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出版物。如《东京梦华录》、《中州人物考》等根亲文献资料十余种。2006年新入藏的《中华姓氏中原寻根》系列丛书,共80册,一个姓氏一册,成为根亲文献中的权威版本。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盛世修志”的传统在河南地区得到传承和发展,编史、修志、续谱等工作得到从政府到民间的一致重视和热情关注。许多民间人士都是凭着对姓氏宗族文化的一腔热情,往往数年如一日,潜心收集,埋头著述,致力于修续家谱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河南省图书馆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地方志、家谱等文献的收集收藏工作,对县级以上地方志要求做到全部收集收藏,积极收集收藏村志、家谱等文献。2007年,联合《大河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家谱等文献资料,至今已收到捐赠文献上千种。

亚洲地区保存有大量的根亲文献资源。拿谱牒为例,据统计,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藏有9 200多种,包括台湾本地3 200余种、台湾以外的中国家谱6 000多种;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图书馆藏有数千种(以缩微件为主),台北市文献会有650多种,台湾各姓渊源研究学会300多种,台湾中央图书馆有187种,香港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原件374种(其中近300种在马平山图书馆)。而在中国之外,日本东洋文库收藏原件800多件、缩微件500万拍,是日本收藏中国家谱原件和缩微件最多的单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403种,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有344种,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学文献中心也有50多种原件和部分缩微复制件。

3 亚洲合作开发根亲文献资源策略

3.1 建构合理的根亲文献亚洲地区交流机制

要从根本上保障根亲文献国际交流合作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目前,亚洲现存的根亲文献数量很多,但文献原藏机构相对分散,而且各自适用的法律法规、收集规则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根亲文献的征集工作不是某一个组织所能胜任的,必将涉及较多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因此,必要的机制设计,是解决当前根亲文献征集工作呈现分散、无序等现实困难的有效途径。建立跨域联合服务合作机制的流程和规则,包括文献数据基本要求、数据更新频率和机制、门户系统要求、文献传递方式、服务对象及双方收费标准、服务结算的时间与频率和付款方式、版权费用、每年有效服务时间与服务响应时间及速度、服务后服务及系统运行等方面的问题。

3.2 采取多样的根亲文献亚洲地区合作方式

实现根亲文献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途径,是与亚洲地区根亲文献各典藏机构建立可行的合作模式。

3.2.1 根亲文献资源的交换赠送。针对尚未数字化,但典藏机构尚存复本的一次根亲文献,可以明确提出用我方文献复本与其交换,以补其缺藏文献;或者双方均用一次文献、原始档案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互换缺藏。当前,已有海外一家典藏机构与我们联系,希望采取文献互换这种模式开展合作。

3.2.2 根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亚洲各国合作建设“亚洲地区根亲资源数字图书馆”,可以让读者于同一网站查询不同国家珍贵根亲史料,为世代保存文化遗产与共同利用根亲文献资源提供保障。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毕林顿馆长提出,规划建设“世界数字图书馆”,数据将以多语文呈现,通过互联网将世界上重要的文化资产,如手稿、善本书、地图、乐谱、建筑图、录音资料等,免费上网提供读者使用。其最为主要目的就是推广国际性与跨文化之间的知识和了解,并提供资源供大家运用,并扩展至非英语及非西方国家的内容,以利于开展学术研究。

2009至2010年,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曾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合作,开展古籍善本数字化工作,就是采取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3.2.3 采取项目合作方式,开发利用根亲文献资源。就是以具体项目合作方式,开展根亲文献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国家图书馆和澳门基金会在北京签约,合作构建“全球中华寻根网”。这是国家图书馆首次与澳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合作项目,也是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在北京举行的活动之一。2011年3月5日,为全球华人提供家谱数字化服务的“中华寻根网”正式开通。“中华寻根网”一期已拥有姓氏数据500条、家谱书目数据3万条、家谱全文影像500余种约50万页,与家谱相关的文献6 000余种约300万页。

3.2.4 建立完善的根亲文献资源合作研究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寻根文献资源开发性的研究体系,共同研究根亲文献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如在2009年11月,业界共同成立的“公共图书馆研究院”,就是以公共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导,面向全国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机构。该院围绕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并向政府及社会公布研究成果,提交相关研究报告,以达到向社会宣传公共图书馆行业价值,提升行业影响力的效果。另外通过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对科技前沿知识的学术交流。团体和个人的相互访问和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参观访问、讲学、专题学术讲座等。

根亲文献的合作开发和利用,打破了根亲文献资源服务的区域界限,通过对亚洲地区根亲文献资源的共知共享,提高了区域内用户的文献保障率。开展国际合作,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根亲文献资源集群,连接形成较大范围的根亲资源总库,以联合保障、联盟服务的方式,发挥根亲文献资源的最大效用。

[1]周海芳,梁振.河南根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10(4):83-85.

[2]田丰.浅谈古籍保护工作的国际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2010(8):88-90.

[3]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9):38-40.

[4]周园.地区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以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为例.图书馆,2011(6):64-66.

[5]任竞,唐伯友.抗战文献的国际交流机制与合作模式初探.—基于重庆图书馆海外抗战文献的前期调查征集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界,2012(6):64-66.

G124

A

1671-0037(2014)07-120-2.5

邵风云(1967-)女,大专,馆员,研究方向:根亲文化。

猜你喜欢

寻根河南文献
作 品:珠玑古巷寻根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