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阳春”抑或“长长的夏天”?
——小议中医理论中“长夏”的发音与英译

2014-12-23

中国科技术语 2014年5期
关键词:长夏中医学英译

黄 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北京 100700)

“小阳春”抑或“长长的夏天”?
——小议中医理论中“长夏”的发音与英译

黄 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北京 100700)

长夏是中医学中的独有概念,其发音与含义自古多有所不同,导致其英译也各有差异。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与研究,认为长夏之长应读为zhǎng,而英文应译为later summer。

长夏,术语,发音,英译,中医

长夏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独特概念,按照传统的中国历法,一年分四季,但唯独在中医学中,尤其是在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相结合的时候,为与五行相配,四季延展为五,多出来的,便是长夏。

长夏中“长”的读音有两个:一为长(cháng 长度),一为长(zhǎng生长)。

长夏的含义也有两种常见的观点:一是指季夏,即夏秋之交,夏季的最后一个月,按照太阳高度计算,即7月7日至8月6日;一是指长夏,指春夏秋冬换季的最后18天,是为了配合《内经》所提出的理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1]而人为设定的。在第一种观点中,五季对应时间为:春季2月4日至5月4日,夏季5月5日至7月6日,长夏7月7日至8月6日,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冬季11月7日至次年2月3日。在第二种观点中,五季对应时间为:春季2月13日至4月25日,夏季5月14日至7月28日,秋季8月16日至10月28日,冬季11月16日至次年1月25日,长夏1月26日至2月12日、4月26日至5月13日、7月29日至8月15日、10月29日至11月15日。

目前的中医教材多读作长(cháng)夏,英译为long summer或者 later summer,英国的《汉英中医词典》[2]和程氏的《中国针灸学》(英文版)[3]里分别采用了这两种译法。而美国的TheWebthatHasNoWeavers中则以Indian summer来表示[4]。

这其中就有许多的疑问与矛盾出来,究竟是长(cháng)还是长(zhǎng)?英译采用何者为是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长夏的来历。

检阅先秦、汉时的古籍,只有“季夏”,如《礼记·明堂位》中“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5],是战国时期的邹衍在丰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将季节与五行对应,提出:“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5]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五行对》便发展了这一思想:“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6]在四时中增加了季夏。

直到《内经》时期,长夏这个词才开始出现。在《素问·金匮真言论》[1]中,即有“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的论述,这一表述符合五行相克理论中的木(春)克土(长夏),土(长夏)克水(冬),水(冬)克火(夏),火(夏)克金(秋),金(秋)克木(春)的规律。按照《素问·藏气法时论》[1]的观点:长夏属土,“脾主长夏”。全元起认为,“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

所以,第一种观点认为,季夏即长夏,即每年的阴历六月份。如2014年的农历六月,即从6月27日开始,止于7月26日,其间包括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与大暑。这期间接近一年当中最潮湿闷热的三伏天,气候特点是湿,其作用为生长化育。其发病特点也与湿热有关,多流行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中医称为暑湿之邪,治疗应健脾益气,利湿化湿,多应用茯苓、白术等药健运脾胃,霍香、佩兰、砂仁、木香、陈皮等芳香化湿或木通、车前草、泽泻、瞿麦、灯芯草等利湿之属。

但问题是,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五季所支配的时间不均匀,有多有少。所以,第二种观点便又认为“脾不主时”。按照五行的规律与规定,人为地设定,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每季末匀出18天由脾来支配。这样一来,一年365天,基本上包括长夏在内的五季各季所支配的时间都是72天。从理论上来说,容易说得通,看起来也好看些。

实际上,如果说第一种观点与中国中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所关联,在中医的病因病机认识与脏腑理论方面还有所作用的话,第二种观点则纯粹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对应,在医学上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因此,笔者以为,长夏中“长”发音应为zhǎng,取夏秋之间,天气暖而湿润,万物生长化育之意。英语也应取later summer来表述。如果用long summer,则易产生歧义,认为是长长的夏天。其实,如果了解长夏一词本义,便知长夏实非“长”夏,其时更短。

至于Indian summer,本是美俚语[7],并非是指印度的夏天,而是指在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魁北克和安大略南边地区的一个很特别的天气现象,即深秋时节,在冬天来临之前忽然回暖的天气,宛若回到了温暖的夏天,中国俗话说的小阳春是也。用它来作长夏的规范词并不准确,但用来解释并让人理解那种与夏天不同的温暖天气,或可引得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心一笑。

[1] 黄帝内经·素问[M]. 田代华,整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6,60.

[2] Negil Wiseman. 汉英中医词典[CD].2004:66.

[3] 程莘农. 中国针灸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4] Ted J. KAPTCHUK.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s[M]. New York:McGraw-Hill, 2000:441.

[5] 冯国超,编. 礼记[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18,109.

[6] 董仲舒. 春秋繁露[M]. 叶平,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25.

[7] 21世纪英汉大词典[M]. 李华驹,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The Pronunci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Later Summ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 Tao

“Later summer” is a unique concep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ecause of its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would be different too.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of TCM, we analyze the ancient and current literatures and present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Later summer”.

Later summer, term, pronuncia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05-10

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2012FY130100)

黄涛(1969—),女,河南新乡人,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针灸的临床与机理研究。通信方式:dr_huangtao@sina.com。

N04;R22

A

1673-8578(2014)05-0045-02

猜你喜欢

长夏中医学英译
长夏护脾胃
长夏宜养脾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长夏需防暑湿侵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