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军语使用语境

2014-12-23

中国科技术语 2014年5期
关键词:登革热语体军事

向 音

(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35 )

浅析军语使用语境

向 音

(军事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35 )

语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的言语活动既受语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受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子系统。军语同样受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影响,并在使用中呈现出一定规律。

语境,军语,使用

一 什么是语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区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伦敦学派费斯认为语境既包括语言的上下文,也包括情境的上下文[1]。美国学者路易斯·B.萨洛蒙认为:“在词系统的使用中,一个词的意义不可避免地受到上下文的影响。该词的上下文至少包括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或一篇很长的话语)中围绕着它的所有词。实际上不止这些词。但是,上下文不仅包括这些围绕词及其使用方式;归根结底,还包括它的使用时间和地点里所涉及的整个情况,以及导致该情况的所有因素——不管怎么说,应该包括说明被使用的符号意义的人(无论是谁)对于该情况的不断加深的认识。”[2]

国内陈望道先生、王德春先生、王建平先生、冯广义先生等诸多学者对语境做了深入的研究。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与“语境”近义的“情境”概念。他指出构成“情境”的六要素: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3],这被学者认为是国内学者对语境的最早论述。王建平先生提出全面统括说,他认为:“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4]王德春先生进一步把语境明确为“言语环境”,并把语境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提出语境的主观客观说[5]。国内的大多数语言学家持广义狭义论观点,狭义的语境指作品内部的上下文或写说的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既包括前者也包括作品外的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因素。

笔者认为,语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语境就是指言语环境。人类的言语活动既受语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受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子系统。

二 军语使用的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通常指书面语上下文和口语中的前言后语,语体、文体、话语环境等诸多语言因素对军语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6]。

1.军语使用的语体语境

军事语体包括军事书面语体和军事口头语体,受交际领域、交际目的的影响,军事书面语体形成文艺语体、科技语体、议论语体、事物语体等。语体语境对军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语体中军语的使用也呈现一定的规律[7]。例如在“甲射线—α射线,乙射线—β射线,丙射线—γ射线”三组术语中,“甲射线、乙射线、丙射线”为军语正名,“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为学名,学名通常用在军事科技论文中。又如“艇艇分区列队—站坡,前半球攻击—迎头攻击,后半球攻击—尾后攻击”这三组术语中,“艇艇分区列队、前半球攻击、后半球攻击”为正名,“站坡、迎头攻击、尾后攻击”为俗称,俗称通常用在军事口语和军事文学语体中。

2.军语使用的文体语境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它是在对文章的分类中产生的。军事文体一般分为文艺作品和一般文章两大类,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一般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由于各种文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军语在具体的使用中也受文体语境的制约[8]。

以作战文书为例,作战文书属于军事应用文,因其运用领域的特殊性,要求语言简洁、高效、保密,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比如在行文中多使用缩略语和单音词,以达成简洁、高效、保密的效果。例如在一份文书中有这样的表述:“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将连接前指、基指、后指等指挥所,所有命令都在网上下达。”[9]其中“前指”“基指”“后指”分别为“前方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后方指挥所”的缩略语,在作战训练等具体的语境中,缩略语的语义不会受到影响。又如作战文书中的一份命令写到“打敌增援,断敌退路”,其中“敌”为单音词,作战文书中适当使用单音词,使文字简洁流畅便于传递。

3.军语使用的话语语境

任何话语都是在言语表达过程中产生的,都要以一定的语境为背景。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军语可能指称不同的对象,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在言语交际中研究话语语境对军语的影响成为必要。

例1:沙里把飞机带到云层上;敌机在云层底下飞,当飞近了,飞行员们,按照将军的命令,以云层作掩护,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一个跟着一个地向敌机进攻。

例2:正在交换防务的时候,敌人又用六辆坦克掩护着一个团的步兵,向我们阵地进攻。

例3:德国队多从左路发起进攻,多次攻击巴西队的大门。

在以上三个例句都出现了“进攻”这一术语,但是由于“进攻”所处的语境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区别,例1中“进攻”和例2中的“进攻”虽然都有“施事主动攻打受事”的语义,但是所指并不同,例1中的进攻主体是“飞行员”,进攻对象是“敌军”,例2中的进攻主体是“敌军”。例3中的“进攻”是军语的泛化义,指“在竞赛中发动攻势”。

三 军语使用的非语言语境

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6]。由于军语是军事领域的专门术语,而领域术语通常只在特定领域流通,离开了特定领域,其流通度明显降低,尤其那些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术语,在其他领域流通度几乎趋近于零,因此大部分军事术语只在军事内部使用,而军队层级、军事业务、军事态势等诸多非语言因素构成军队内部不同的语境,制约和影响军语的使用。

1.军语使用的军事层级语境

语境的功能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解释和制约功能。解释功能是说语言的意义因语境而明确、唯一。制约功能是说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受交际话题、交际场所、交际参与者、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军事领域,军事层级语境对军语的使用具有解释和制约功能。军队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具有突出的层级性特点,组织机构的层级不同,其编制体制、指挥关系、任务职能等方面也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各个组织层级在军语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军语》通常分为全本和简本两种版本,简本是从全本中选出的、供军队基层官兵使用的词目。广大基层官兵常用的军语是战术层面的,较少使用战略层面相关概念的术语,战略和战役层面相关概念的军语,通常在战区以上指挥机关使用,所以《军语》(简本)收录的常用词目多是战术层面的术语。

2.军语使用的军事业务语境

在军事领域,军事业务语境对军语的使用具有制约和解释的功能。现代军队一般分为若干军种,编有领导指挥机关、作战部队、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军种是按主要作战领域和主战兵种对军队构成划分的基本种类,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陆军、海军、空军三大军种。不同的军种又编设有不同兵种,以陆军为例,分为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不同军兵种之间由于领域的不同构成不同的业务语境,各军兵种使用的专业术语也有所不同。例如,各版次综合《军语》中除收录合成军队指挥员需要掌握的综合性用语、通用军语外,还收录有各军兵种的专业军语。那些专业性极强的军语有鲜明的特色,通常只在本领域内流通和使用。另外还有少部分军语有多个义项,由于使用的军兵种不同,含义不同。例如,“一线配置”中有两个义项,其中一个义项在“综合”类,是指“军队作无纵深的配置”;另一个义项在海军类,指“整个高射炮兵连略成一线的配置。通常在掩护狭长和线状目标,或因受地形限制,无法成集团配置时采用”。在具体的军事业务语境中,“一线配置”的含义是唯一的,明确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机关从业务出发,通常分为司令、政治、后勤、装备四大机关,司令机关是军队的大脑和指挥中枢,负责作战指挥、军事训练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政治机关负责组织领导政治工作;后勤机关负责组织领导后勤工作;装备机关负责组织领导装备工作。不同的机关由于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构成不同的业务语境,使用的军语会有所差别。例如,2011版《军语》中收录军队政治工作的术语有“官兵一致、军人委员会、自主择业、授衔、晋衔、军队四反工作、双拥工作”等177条;军事后勤的专门术语有“后方勤务专业、战勤组、携行量、运行量、支前”等431条;装备工作的专门术语有“装备配套率、装备完好率、堪用装备、装备环境适应性、装备‘三化’建设、战场装备管理”等389条。

3.军语使用的军事态势语境

在军事领域,除了军事层级、军事业务语境影响和制约军语的使用,军事态势语境也对军语的使用产生影响。态势是指状态和形式,比如和平时期和战争状态时期使用的军语有差别;战争行动和非战争行动使用的军语有差别;战争准备状态和激烈交战时军语的使用有差别,这些差别是受军事态势语境的影响。体现比较明显的是和平时期和战争状态时期文书中军语的使用。作战文书主要用于对所属机关和部队规定作战任务、协同动作、保障措施和对作战进行指导,规定完成作战任务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并通告敌情、战况,反映作战情况等,与作战任务紧密相连,大量使用作战任务相关的军语,与平时文书相比,军语使用的频率更高。这些军语使用非常严格,例如,军语中含有攻击意义的词语有“伏击、冲击、突击、追击、打击、抗击、卷击”等20多个,每个词语都有特定含义,必须严格区分。否则一旦使用有误,往往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 军语使用的语境律

语境律是指各种语境因素影响、制约言语使用的规律和定则。军语进入言语过程和具体语境中,必然受语境的制约,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讨论军语使用的语境律。

1.异形选用律

异形选用律指的是语境制约语词同义异形表达形式的规律[10]。在军事话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的总体语境中,对于诸多同义表达形式,主要有三个语用选择层面:其一,军语和非军语同义形式的选择——必须选用军语,不用其他普通语词。例如,在以下各组同义形式中,前者为军语,后者为非军语,在军事交际中应当首选军语:侦听—打听,列队—排队,军装—服装,首长—领导,俘获—抓获,等等。其二,现行军语和陈旧军语同义形式的选择——必须选用现行军语,不用陈旧的军语。例如,核生化检验—防化检验,核生化侦察—防化侦察,军队后勤—后方勤务,军事交通运输勤务—军事交通勤务,等等。以上各组同义形式中,前者为可选用的现行军语,后者为不宜使用的陈旧军语。其三,现行军语正名和副名的选择——必须首选军语正名,尽量不用军语副名。例如,义务兵役制—征兵制,消极防御—专守防御—单纯防御,航空管制—空中管制,非对称作战—不对称作战,等等。以上各组同义形式中的第一个军语为必须首选的军语正名,其后为军语副名。

2.语体适用律

语体适用律指的是语体制约语词表达特点的规律[10]。在交际过程中,特定的场合、范围、对象、目的对语言的使用提出了特定要求,语体是适应环境的需求而产生,语体形成后,语体内部形式的特点相互作用,其内部语言形式的特点也随之稳固下来,形成了统一的整体风格。语体风格具有差异性,不同的语体对语言的选择具有限制性。也就是说语体风格本身也构成了一种语境,制约着言语的表达,因此词语的选择必须适应不同语体风格的要求。军语的使用也必然要适应语体的风格,比如科技语体多使用的军语学名,口语体和文艺语体多使用军语的俗称。

3.局域限用律

军语的使用在具体语境中还会呈现出一定的局域限用性,这是军语区别于其他术语的重要特征。军语的异域限用律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0]:其一,集团域限用律。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军队都各有一些只适用于本军事集团的军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台军的军语中就有一些是不能通用的。仅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语如“三大任务、三大民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等等;仅适用于台军的军语如“国军建军思想、安全整备、精兵主义、政治作战、军纪辅训教育、战地民族复兴教育、得员、光复地区、反海上人海统战”等等。其二,专业域限用律。军语中有部分是通用于各军兵种的,也有不少是各军兵种自成体系的。有些专业军语只能适用于某一军兵种,而不适用于其他军兵种。其三,层次域限用律。有些军语所指称的概念仅适用于决策层、指挥机关,有的则仅适用于基层分队。其四,密级域限用律。根据保守军事机密的需要,有些军语的使用需要对保密对象有所限制,有的甚至需要以代字、代号来加密。

[1] 王文英.浅谈语境的定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7):117-119.

[2] 西木真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语境与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6-45.

[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11.

[4] 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7.

[5] 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23.

[6] 百度百科.语境[EB/OL].(2014-08-10)[2014-06-20].http://baike.baidu.com/view/324020.htm?fr=aladdin.

[7] 向音.论军语的使用差[J].现代语文,2013(8):128-129.

[8] 向音.论军用文书体式特征[J].写作,2007(1):38-40.

[9] 刘建伟.沈阳军区某旅改进演练决策模式[N].解放军报,2010-09-08(05).

[10] 李苏鸣.军语导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67-71.

热点关注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若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和循环紊乱,则分别称为登革出血热(denguehaemorrhagic fever)与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儿童发病率较高,预后一般良好。该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内,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可达百万。

登革热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可使叮咬的伊蚊受感染;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病毒在伊蚊的唾液腺和神经组织中复制,通过唾液、口器机械传播给人;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以儿童为主。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但通常为4~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标准,将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典型登革热,临床上又可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如下:①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热和眼球后痛,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同时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关节痛,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早期已可见。儿童病例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发热持续2~7天。部分病例于起病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感觉常需数周后才能完全康复。②皮疹于病程3~6天出现。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等。同一患者可见不同形态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3~4天。③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5~8天。④其他约1/4病例有肝肿大,黄疸不多见。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伴有休克。

轻型登革热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一般不出血,但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短(1~4天)。临床上类似流感。此型病例在流行时期多见,通常不就诊或不住院治疗而被忽视。

重型登革热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烦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等脑膜炎表现。

登革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医院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所以,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非常重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就地隔离治疗、及时控制扩散。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要动员群众消灭蚊幼虫的孳生地,亦可用灭蚊药喷洒杀灭成虫。

另外还要注意保护易感人群:向群众宣传关于登革热的发生、传播、早期症状、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识,确保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对登革热的自我防治能力;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避剂、纱门、纱窗等防蚊用品,防止蚊媒叮咬传染;在流行区、流行季节尽量减少群众集会,减少人群流动;要特别注意从登革热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人群的防护。

(叶艳玲/摘编自家庭医生在线)

Context Analysis of Military Terms Use

XIANG Yin

Context is a complex system composed of many elements. Human activity is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not only by the language factors, but also by non-language factors. So context includes linguistic context and non-linguistic context. Military term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linguistic context and non-linguistic context, and showed regularity in the use.

context, military terms,usage

来稿日期:2014-06-20

向音(1971—),女,湖北巴东人,军事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等。通信方式:zx100871@163.com。

H083;N04;E0

A

1673-8578(2014)05-0015-04

猜你喜欢

登革热语体军事
一类具变系数交错扩散的登革热模型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