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潮托起美丽梦

2014-12-23娄底市林业局

林业与生态 2014年8期
关键词:联村造林全市

娄底市林业局

2012年11月,娄底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实施“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在全市掀起了全面绿化的新高潮,有力地推动了美丽娄底的建设。按照计划,到2015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万公顷,义务植树3800万株,封山育林6.7万公顷,总投资10.27亿元。林地面积达到33.13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1400万立方米以上;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40亿元。娄底中心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40%以上,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0平方米。“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已实施两个年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赢得了广泛好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在后两个年度的工作中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确保圆满完成“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整体任务。

绿化成效初显现

2012年冬到2014年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联村建绿和“三边一区”绿化为主要抓手,大力开展绿化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3月18日,全市已投入造林绿化资金7.5亿元,完成人工造林2.16万公顷,呈现出“项目建绿、联村建绿、大户建绿、捐资建绿、集资建绿”等多种造林模式。

——联村建绿赢民心。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声势浩大的“联村建绿造林、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一是联村单位多,学校、医院、厂矿、民营企业都纷纷参与,联村建绿单位达829家;二是建绿规模大。全市联村建绿重点村373个,栽植香樟、桂花等绿化大苗238.67万株。三是示范效应好,各单位把树苗直接送到村里,送到路边地块,大地得到绿化,群众得到实惠,社会反响很好。中国绿色时报、湖南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省绿委以《娄底市“联村建绿”开创国土绿化新局面》为题,向全国和全省推介娄底市联村建绿的典型经验。

——通道绿化添景秀。各县市区全面加大了绿色通道建设力度,打造娄新高速百公里绿色长廊,全面加大境内国道、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及河道等通道绿化力度。全市绿化公路2155.5公里,绿化铁路67公里,沿线山地208公顷,栽植苗木79.52万株。涟源市于去年10月就全面完成娄新高速公路涟源段48公里绿化补植及可视范围内荒山补植补造,补植苗木2.45万株;今年以来结合景区绿化,统一规划,投入资金292.1万元,完成公路绿化243.4公里。双峰县结合市直单位联村建绿工作,全面实施潭邵高速绿色通道提质改造,并通过公开招投标完成公路绿化里程达223.2公里。

——大户造林风生起。大户造林精彩纷呈,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到珍稀树种、木本药材、绿化苗木、速生丰产林、名特优经济林等。冷水江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娄星区的湖南宜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涟源的博盛公司、新化县绿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先后投入造林建设,全市苗木市场供销两旺,运载绿色的物流车辆川流不息,造林绿化热潮涌动湘中大地。娄星区老街大桥目前已自发形成的苗木交易市场就是一个缩影,交易品种繁多,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每天的苗木交易量在20万株以上。省林业厅宣传中心的申福春副主任在新化县炉观镇随机采访了购买苗木的村民,村民回答说“现在政府就是好,连树苗子都有发,就是太少了点,自己还要买一些才够栽。”

——生态示范力度大。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将绿化美化作为提升城镇、景区品位的重要内容来抓,建设生态示范区。新化县着力打造“大紫鹊界画廊”,项目区涉及水车、奉家等3镇21村,面积0.84万公顷。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景区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十村连片绿化强力推进,景区风貌焕然一新。冷水江市紫云峰森林公园已完成13个主要区共200公顷珍贵树种植物园建设,生态游憩功能不断提升;并在林荫道路上新栽植乔灌木10万多株,老城区绿化蔚然改观。涟源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实施城区周边生态圈建设,已完成洪水岭公园、涟源经开区等66.67公顷公共绿化建设,打造了娄星区万乐村、新化白地村、冷水江金星村、涟源温田村、双峰秋湖村、开发区的中阳村等一批省级“秀美村庄”示范村。

找准问题求突破

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娄底市委、市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在绿化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一些乡镇对绿化四年行动的概念宣传不力,氛围不浓,甚至对联村建绿存在认识误区,有抵触情绪。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县市、部门、单位之间参差不齐,矿区植被修复相对滞后,因废弃矿区、煤矿矿区、非煤矿区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相关部门没有统一规划,复绿资金严重短缺。三是亮点重点不突出。有些县市区栽植苗木不符合规格,档次低、规模小,资金安排撒胡椒面,造林绿化没有成线、成面、成林、成景,看不到效果。四是松劲情绪有蔓延。有些地方自己看不到缺点和不足,不努力改进,甚至对上级督查评比有意见。

找准了问题,并对症下药,让绿色行动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稳步推进,确保了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负重加压向前行

“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是坡道加速前行,还是滑坡后退?关键看全市的决心与措施,要围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打造亮点、强化措施”做文章,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突出重点,抓好林业工程造林。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退耕还林、长防林、油茶、石漠化治理、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公益林保护等项目资金支持,切实抓好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建设优质高效林业基地。主攻油茶、速生丰产林、楠竹、珍稀树种、木本药材等基地建设。发动和扶持大户与企业建基地,领办林业专业合作社。二是要进一步推进联村建绿,建设秀美村庄。全省“秀美村庄”建设启动仪式于3月18日在娄底市举行,这就是对全市前段工作的肯定和鞭策。各地要坚持把造林绿化项目向“路边、村边、水边”与“景区、矿区”集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攻克难点,努力推进绿化全覆盖。一是抓好绿色通道建设。绿色通道工程任重而道远,全市要总结推广娄新高速绿化和潭邵高速提质改造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抓好沪昆高铁、沪昆铁路、国道207、312线、娄长高速、新溆高速、安邵高速、省道209和沟通中心城区、各县市城区及景区主要交通要道的绿化美化,着力抓好境内主要水系两岸绿化,将其建设成为优良的生态线、惠民的致富线和展示形象的靓丽风景线。二是抓好矿区植被修复造林绿化。全市废弃矿区、煤矿矿区、非煤矿区、采石场的治理复绿工作,要坚持“ 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矿区复绿主体,进一步明确市、县、乡三级政府及国土、经信、煤炭等主管部门的职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推进矿区绿化,确保各县市每年有4座以上矿区达到森林矿区的标准。

——打造亮点,建设好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是长株潭、娄邵衡区域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加大对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力度,既是保护好湿地资源的需要,更是综合利用开发资源、提升旅游品牌,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园试点6年以来,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科普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但在保护、建设、开发方面还存有薄弱环节。由市政府办牵头,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参加,不断集中开展治违整治专项行动。要建立和完善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专项行动整治联动(联席)机制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物种档案及监测体系,实施常态化监测与保护,确保库区水体健康和水质优良。将环公园湿地区域列入全民植树重点。从今年下半年起,全市统一部署,部门联动,各负其责,持续两年在水府庙湿地公园种植湿地型植物,修复湿地,提升湿地整体品质和景区美誉度。

——强化措施,不断开创新局面。一是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为确保实现绿化行动“全覆盖”,各地市、县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于省、市和县新闻媒体的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集中专题,大力宣传报道造林绿化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督查,严格考评奖惩。市委、市政府要继续加大绿化工作督查考核力度,重点监督新造林任务完成率、林木管护率、绿色通道建设、秀美村庄建设、联村建绿等方面。对任务完成好、工作成效明显的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表扬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下发督办函,对屡促不动,效果不明显的,将按照考核办法,启动问责程序,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令限期整改。

猜你喜欢

联村造林全市
农村教师的新乡贤身份研究
——以浙江省兰溪市“联村教师”为例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兴旺农村产业用三招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提质增效求发展 联村联户见实效——成县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