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变

2014-12-22张红美

教育 2014年34期
关键词:教育者考试作文

张红美

新课标背景下,一些现有的教育模式为教育者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平台,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便利。但值得思考的是,教育者应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思考其背后的教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反思,有所创新。教师在自我成长过程和教育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是教育目的有效达成的重要途径。

“模式化”教育解析

“模式”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中是一个很常用的词汇,也是教育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效仿优秀的“模式”,不仅可以让一般老师直接接触到名家大师的教育实践,而且也是提高自我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教育捷径。从这个角度来讲,“模式”无疑是当下中国教育的功臣。但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要警惕“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效仿正在或者已经变成“模式化”。这种警惕不是多余的。在当下课改的艰难行进过程中,这种警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值得注意。

千篇一律的语文课堂 相信每个教师都观摩过不同教师、不同风格的优质课堂,也非常感谢这些优秀教师给大家做出的示范,这种示范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冷静下来就会发现,除了极具个性的教师之外,很多课堂的总体结构、教学环节,甚至是一些细节都惊人地相似,似乎都是从一个模式中复制出来的;但有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反而被淹没。

如出一辙的阅读理解 关于课堂教学,有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乃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而这种不可预知性注定了任何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必定要逸出任何既定的模式。这种逸出很可能就是课堂的闪光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所看到的学生的想法却是惊人的相似,如同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无懈可击又空洞乏味。僵化的模式,不仅掩盖了语言的魅力,而且淹没了学生的思想。一个本该异彩纷呈的理解就变成了规规矩矩的参考答案,一个本该鼓励思想碰撞的平台被无情拆除。

单薄僵化的考试答案 以上所提内容自有其原因,其中被诟病最多的莫过于当下大行其道的统一考试。既然是统一考试,当然就要有标准答案,这无可厚非;不过,应用在语文学科上,操作起来就会遇到麻烦。个性化的答案是不必要求就会自动生成的。但问题是,个性化的答案和创造性的见解并不一定就能与现行的统一考试的答案接轨。教师们无法撼动统一考试的地位,只能去迎合他的审美趣味。

于是,多元和标准就产生了矛盾,而且这种矛盾似乎又难以调和。在此情境下,限制多元似乎就变成了当下教育者的权宜之策。在此背景下,一群尴尬的教育者形象就会浮现出来。如此,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观察到的景象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教学模式如何避免陷入僵化

教学模式是一批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他是时代的产物,并为众多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范本和榜样;他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理念、实施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们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模式,其教育成效一定会事半功倍。为避免其陷入僵化的泥淖,教师们在对各种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由内容向方法的转变 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但仅仅从内容上来把握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关注的是这些目标是怎样达成的;也就是说,关注课堂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方法。方法引领不仅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本领,也是教师在学习某些优秀的教学模式时应该采用的态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会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示平台和锻炼机会。有些课文可以交给学生来讲解,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教授知识;让他们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反观学生自身,或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写作与鉴赏的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批改作文,不仅可以反思自己的作文,而且可以站在鉴赏者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作文的写作方式。

由形式向规律的转变 在对现有教育模式的操作中努力发现其背后蕴含的教育规律,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所谓“教无定法”就是如此。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该关注这样几个基本的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主动学习、学生主体、情感渗入、发散思维等。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不能以牺牲教师主导地位为代价。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被架空,那么课堂最终会游离向何处,没有人会晓得。任何教育模式只是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逐渐走近学生,去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由模仿向创新转变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或许能够带给人们一些思考。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塑造、思想的提升以及对内在激情的唤醒。当认识到了这一点,教师们就可以从现在的教育模式中提炼总结出教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从最初阶段的方式方法上模仿,到对其教育内容上的把握和对教学规律上的探寻,最终要完成的,是在此基础上添加自我理解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者考试作文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