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设施如何“因地制宜”
2014-12-22涂皓
涂皓
今年秋季,开学后,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发现:可以到楼顶跑步玩耍了。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对于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台州市天台赤城街道第二小学交出了一份新答卷:将跑道“搬”到了屋顶上。而这套设计方案则代表中国参加了有“艺术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14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建在屋顶的跑道
赤城街道第二小学老校区位于天台城区的繁华地段,占地面积仅为3.8亩。对于30个班级的1400多名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夹缝里求生存。学校决定搬迁并扩建为10.8亩。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使学生享受到更加全面的设施,这也成了学校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2年,杭州一家建筑事务所设计了一套将环形跑道安置在建筑楼顶上的方案,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眼球。”赤城街道第二小学校长裘天国说。2013年6月,总投资达3680万元的新校址开建。建成后的校区整体为圆形,教学楼、行政楼相互连接。顶楼则有一个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在一侧的方形空地上,还设计了篮球场。跳远、铅球等体育活动,并不会在顶楼操场展开。学校另外在地面上造了一个迷你的操场,大约2000平米左右。“以前老校区只有3.8亩,操场面积小到只能容纳一个班级上体育课,而现在,则可以同时满足4个班级的学生。”裘天国说。裘天国介绍说,200米环形跑道就像“汉堡包”一样,最内侧和最外侧分别是1.2米高的不锈钢防护栏和1.8米高的强化玻璃防护墙,中间是一层绿化隔离带“夹心”。而篮球场外侧则装有一层7米高的护栏。不仅如此,空中操场四周还配置了360度无死角监控设备,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在空中操场活动中,必须在老师的看护之下。
“其实,早在学校还在施工时,便有几位家长‘组团来学校考察顶楼操场的情况。他们看完后都很放心。”裘天国说。天台县赤城街道二小的“空中跑道”并非全国首例。早在几年前,一条“空中跑道”使深圳市南山区东湾小学出了名,还一度引发网络热议。东湾小学由一栋教学楼以及一个篮球场组成,还有乒乓球桌、爬杆和小沙地等等设施,见缝插针地安置在教学楼的边缘,以满足1500多名学生的运动需求。“由于场地紧缺,校董事会2007年通过了在天台加建跑道的方案,从不多的办学经费中挤出两万多元投入建设。2008年建成后才缓解了用地紧张,我们还评上了市一级学校。”东湾小学校监郑耀辉介绍,“2009年,有些市民很好奇,拍照并发布到网上,毕竟在教学楼顶建跑道在内地是比较少见的,但这在香港非常普遍。我们借鉴了香港一些学校成熟的操作经验,从设施和管理上确保了跑道使用的安全、高效,至今没发生事故。”
让孩子每天在楼顶活动,恐怕没有哪个家长能放心。因此,东湾小学制定了《顶楼活动场使用规定》,规范场地使用,确保师生安全,并将《规定》的使用情况纳入学期末教师业绩考核、。《规定》严禁学生课间或在没有教师带领情况下擅自到楼顶活动;教师在使用楼顶运动场前,要向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场地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配备足够的安全监督员,负责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每次活动时,应做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进出场,活动中严禁教师离开活动现场。
据了解,学校楼顶跑道四周设有高2.5米的护栏,校方还规定跑道只允许四年级以上的班级才可开展跑步、广播操等可控性强的项目。学校的努力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很多家长表示,大家都能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与无奈,他们认为学校老师很负责任,在孩子活动时看得很紧。
学校操场玩“穿越”
其实,在长沙早几年就已经兴建了不少“空中操场”。不仅如此,同样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学用地的问题,长沙一些学校还建成了“楼下操场”等各具特色的体育教学场馆。
位于芙蓉区马王堆中路的长郡芙蓉中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这个功能“很好、很强大”的“空中操场”。“空中操场”上开辟了一个250米的环形跑道,中间安置了四个标准篮球场,左右两头分别是一个排球场和一个小型的田赛训练场地。空中操场周围用1.4米高的水泥墩加上2.5米的铁护栏保护起来,“在安全上是没有问题的”,长郡芙蓉中学艺体组组长汤学洪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学生们参加篮球、足球、跑步等活动,并没有受到任何“架空”的影响。学校初二年级四班的学生梁卓尔对于上体育课情有独钟,作为学校的体育尖子,很想在长沙市运动会上“露露脸”。“习惯了”“挺好呀”,对于《教育》旬刊记者的提问,梁卓尔显然不习惯长篇大论,但也证明了“空中操场”能够基本满足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
而“空中操场”下面更是别有洞天,除了设置了室内羽毛球场、乒乓球室、体育器材室之外,还有食堂、阅览室、停车场以及一个600个座位的大型会议室,高达7米的架空层,使得这些功能性设施能够充分发挥功效。2006年就已经建成的长沙市第二十六中的“空中操场”,同样“功能齐全”,楼上的操场,楼下的乒乓球室、体操室等,将有限的用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不过,空中操场也不是没有弊端。因为太高,周围没有建筑和树的遮挡,下雨自然不用说,就是碰上风大的时候,开展体育教学也是个麻烦事情。而且包括足球等活动也无法完全开展,尤其是碰上开运动会,观众席等的设置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同样是利用学校的有限用地,长沙市诸如砂子塘小学、育新小学等校则将操场建到了“地下”。所谓“地下操场”其实应该说是“空中教室”,这些学校的教学楼因为本身就有架空层,因此在架空层下设置一些田径跑道,同样达到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已成普遍之势
北京八中、北京海淀实验中学、北京史家小学、青岛一中、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等都已兴建“空中操场”。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八中“空中操场”,于2008年启用,占地16349平方米,投资近亿元,从地平面向上“腾空”5米,地上、地下共3层。在安全性方面,各地“空中操场”基本都选用铁网护栏,如北京海淀实验中学的护栏有近5米高,而北京史家小学则在操场周围建有3米高的双重防护栏。2010年3月,重庆路第二小学传出将建设“空中操场”的消息。重庆路二小创建于1956 年,占地面积9012平方米,建筑面积3455平方米,教学主楼依山势而建,学生活动场地分为东西两个操场,高低落差近3米,低洼的操场像个大坑,逢下雨天气易灌水,给学校师生的出行带来不便。即使晴朗天气,学生每天做操、如厕和课间活动都需要上下通过一处楼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endprint
为改善学生的活动环境,重庆市四方区教体局决定将下操场建起一个教学办公楼,与该校的上操场平行连接,再利用屋面建设一个标准化操场,学生就可以在宽敞的“空中操场”活动了。该校副校长冷伟表示:“空中操场规划有200米的塑胶跑道,建一个小型足球场、 增加体育活动器械等。竣工后,学校的两个操场将合二为一,还将增加一处300平方米的办公辅助用房,用于舞蹈、书法及多媒体教室。”通过学校项目规划图可以看出,操场的进出口跟校园接在一起,操场的另外三面是这些辅助教学用房的出入口,今秋新学期开学,“空中操场”就能竣工启用。
中小学修建空中操场立体利用城市土地,堪称开辟了合理用地新途径。但有专家担心修建空中操场带来安全问题,像青岛一中种建在楼顶上的操场,的确容易让家长 “头晕目眩”。该校校园周边全部是居民区,已经无法再向外扩展,只能向空中发展。这个有效利用空间的设计,让学校额外增加了3000多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另外通过设置多重护栏和安装减震弹簧、隔音材料等方式,也有效解决了楼顶跑道的安全及噪音问题,经过几天的使用,师生们比较满意。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城区,因为空间有限、地价高昂,许多学校都在尝试把学生的活动场地搬到楼顶,充分利用空间。
杭州市夏衍小学的孩子们,在学校屋顶的菜园里照料着班级的“自留地”。该小学36个班每个班都在学校屋顶有一块“自留地”,按时浇水、除草和收获。杭州市还有一些小学,也尝试利用校园屋顶,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开发成蔬果乐园、课余休息角、操场和跑道等,从空间利用和拓展学生活动场地等方面都做得比较成功。
创新与无奈
对于日益普遍的“空中操场”,争议声就没断过。一种观点认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学校难以扩展。随着招生人数的慢慢提高,可供学生活动的场地越来越小。普遍存在的困难,是否普遍无解?显然不是,上文提到很多地区的学校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共性的问题得以个性化解决,前提在于是否认真去推动场地开放。城市飞速发展中,公共服务时有短板,体育也是其中之一。学校体育场地是体育场地有限存量中的重要板块,在城市整体规划布局还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之时,尽力去盘活存量,无疑是可行。建空中操场的想法和做法并不特别高明,而是格外扎实。学校之间的具体情况或有不同,模式也可以灵活适当。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一个问题,给教育提供的土地真的很少。学校通过修建空中操场扩大学生活动用地,是不得已而为之。抛除安全和噪音问题不提,“空中操场”也不宜提倡,至少这不应是首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都不能穷教育”,这是社会多年的呼吁,现实却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方面摩天大楼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学蜷缩在角落,连基本的体育课都无法保证,“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供给”的政策和承诺沦为一张“空头支票”。教育用地和商业用地到底谁该“让路”,这原本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争论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现实总透着些许的无奈。支持也好,反对也好,建在屋顶的操场确实让学生多了那么一些空间去运动。也该庆幸,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愿意为了学生的发展去承担这份责任。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商场、写字楼越来越多了,留给学生们活动的操场却越来越少了。这种变化一方面说明城市规划应该更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这也折射出社会对于优先发展教育缺乏应有的理念和态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