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策略浅谈
2014-12-22龙涛
龙涛
【摘 要】历史课程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历史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如今的历史教学存在了很多问题,不能以课程教学完成教育改革的目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变更学习方式迫在眉睫。本文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分析,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来完成历史内容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探究性学习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048
历史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书籍记载。在中学课程教学中,历史学科不容忽视,是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知识内容。然而,就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而言,知识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历史教育不能从根本上去适应学生的成长发展,只能在“知识”与“过程”方面来提高学生,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其实,历史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成绩,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能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那么,何为探究性学习呢?教师要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历史学习内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与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是学生因好奇心和兴趣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课程内容。然而,在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要求下,教师要如何发挥福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呢?基于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
一、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规划课程
传统教学是接受性的教学,只要求学生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能在各种考试中运用书本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但是,接受性的学习不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书本知识,把知识死记硬背下来。不过,记熟知识只是学习历史的一方面,还需要从不同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感、端正学生的态度,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生要重视历史学科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把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在实践探索中解决问题。首先,学生要有问题意识,根据单元内容的预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学习课程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答案。例如:学生在预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学生可以目录设计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来寻找答案和总结知识重难点。比如: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政治制度的特点、作用和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学生来认真预习,把问题带入学习的过程中,探讨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创新知识内容,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融合在一起。其次,学生发现问题后,要根据内容来规划学习的步骤,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学习资源。像提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的问题后,再以工具书、教学设备等制定和实施计划、选取内容、截取信息,然后再得出“分封制、唐朝三省六部制”等的特点和影响。总之,学生要积极的开发自己的脑力,观察内容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
二、学生要创新思维,积极进行历史“探究活动课”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要内容,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效果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也是基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标准答案来评价。然而,这种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也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也压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是为了目的而目的,并不是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自身的思想情感。那么,在新课标“以学生为主”的要求下,教师要在注重学生思维差异和独特体验中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又要如何创新认识,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首先,学生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敢于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创新是学习的基础,学生不能盲目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和模仿教师的专业技能。学生更重要的是创新学习方法,在创新的过程中分析知识内容,挖掘重难点。例如:学生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教师可以联系课程“美国代仪共和制度的建立”来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记忆,通过框架图示来分析两国制度的异同,理解两国制度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学生要大胆的创新,以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指导自己创新书本的知识,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并为学生有效学习课程知识提供了条件。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大量的阅读书籍,来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感,以自己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从历史学习中获得成长。例如:学生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重难点,提示学生“新文化运动”内容,以及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然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方向,有目的的学习,有计划的实施。
另外,学生要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从教学中获益终身。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辅导下接受学习,还要主动探究知识和学科的问题,认真的与教师、学生合作交流,把自己的想法释放出来。比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内容,学生要搜集各种历史信息,质疑书本上的问题与答案,并通过合作解疑解惑。想一想: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是值得开展的,难道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吗?根据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之间就要积极主动,相互合作,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利弊。
三、学生回归实践学习知识
实践出真知,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也是以实践为中心来开展学习方式。高中历史记载的是中国发展史,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历史学科的教育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更教和学的方法,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培养自己的历史知识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课后“探究活动课”时,要真正地在实践操作中归纳知识,根据探究性活动的目的来设定探究计划和背景资料的搜集分析,了解探析到“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和“西欧封建社会政治”,从而更好地分析“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和发展。其实,知识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的,要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性,理解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自己能真正从学习方法上创新思维,提高自己探究性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