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平台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2014-12-22周小伟刘永吉郭红辉钟瑞敏许晓漫黄国清韶关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周小伟,刘永吉,郭红辉,钟瑞敏,许晓漫,黄国清(韶关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支撑环境[1]。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而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普通课程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以多媒体或网页形式呈现(动态或静态网页形式)出一定的知识结构[2]。Moodle平台很好地支撑了这样的网络课程教学的网络环境[3]。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主要是研究食物、营养、卫生与人体健康的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食品卫生及二者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该课程引入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共同构成整个课程。利用丰富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结合食品营养和卫生安全热点问题教学[4]。培养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营养知识的能力、建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1 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设计
1.1 设计的过程 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的设计依据Moodle平台的课程设计特点进行。主要是以传递课程内容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提供大量的学科知识给学生,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概念、词汇、基本的原理等,帮助学生发展基本的概念框架,作为学生学习更高级课程的基础。针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首先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设计、选择和利用了网络学习环境与网络资源,其次设计了教师的主导活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最后设计了活动进程关系,形成了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的结构形式[5]。
1.2 设计的主要内容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实践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通过课堂、网络共同完成,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两大部分内容。传统理论教学主要包括课程概论、食物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营养素在加工中的变化、不同人群的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措施,食品卫生管理等。而网络教学以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安排26课时的专题学习,主要包括:食品营养与卫生基础知识专题、营养素与健康专题(一)(二)、食物营养专题、公共营养专题、食品卫生与食物中毒专题、食品营养与卫生前沿专题。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26课时的六大专题设计,其中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专题设计、互动任务设计等。
1.3 大纲设计
1.3.1 课程目标和任务。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掌握有关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与食品营养卫生相关的问题;懂得食品营养和卫生对食品工业和人类健康的作用及影响;以加工良质食品及食用安全为主线,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生产良好操作规范,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中提高食品的营养性和维护食品的卫生安全性,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课程引入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利用丰富网络资源,结合食品营养和卫生安全热点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营养知识的能力、建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1.3.2 课程教学专题划分与学时分配。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以专题形式进行学习,主要包含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核心知识内容,以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共有28课时的专题学习,专题学习包括7个大专题,分别是:专题一:食品营养与卫生基础知识专题;专题二: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能量供应专题;专题三:营养素与健康专题——三大供能营养素;专题三:营养素与健康专题——维生素、矿物质、水;专题四:食物营养专题;专题五:公共营养专题;专题六:食品卫生与食物中毒专题。
2 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2.1 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法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主要利用Moodle平台以专题形式开放,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协作等方式完成在线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相关知识,熟悉在线课程的学习特点、方法和策略。通过对该课程在Moodle教学平台展开的在线教学活动进行了观察和数据分析,以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09食品营养与卫生班在线参与度的情况,概括和总结在线学习的实践经验。
2.2 学习效果分析 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是以200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54人对专题6的学习情况来分析的。
从学生订阅核心知识次数统计结果(图1)来看,全班54人有27人未订阅该部分核心知识,说明同学们对网络课程的认识不够,自主学习性较差;有12人对核心知识订阅至少两次,约占20%,说明部分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能自主的学习核心知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网络课程的宣传不够,造成同学们并不了解网络课程的用处;也可能是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类似于课本与课件,并没有特别的形式设计吸引同学。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进一步扩大网络课程的宣传面,充实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出更具有动感,更能吸引同学的网络课程样式。
图1 核心知识的订阅次数
从学生参与各部分活动的统计结果(图2)来看,全班54人有54人参与了测试和50人参与了作业,分别约占100%和92.5%,说明同学们都比较看重学习的效果反馈;有46人参与了讨论区的讨论活动,约占85%,说明很多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同学们提出的话题,得到老师的解答等;但核心知识和扩展阅读的订阅人数均较少,说明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这种静态的学习方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自主活动和协作活动有较大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达到共同提高;而测试和作业能及时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设计多种自主和协作活动,使测试和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设计出更具动态效果的核心知识。
2.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真实了解学生的感受及对Moodle平台的态度,从而能够更好的改善该课程,笔者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0题,其中4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和1道问答题,共有27位同学参与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所有学生均匿名参与调查。
2.3.1 与传统课程相比Moodle课程优势调查结果。Moodle课程吸引学生主要是因为其有着强大的学习资源(图3),让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而且平台功能多且有趣,能与老师同学及时沟通的优点也是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还有11.11%的同学只是对网络课程的支持而参与的。而在另外一道单选题中提出的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相结合的趋势则是受到参加调查的27位同学的百分百支持。
图2 各个活动模块学生参与情况
图3 与传统课程相比Moodle课程优势调查
2.3.2 学生使用Moodle平台的目的。学生使用网络课程最主要是因为网络课程有较多的扩展学习,如视频或文献,学习资料页比较充实,学生希望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获得课程的相关知识及更多的扩展知识,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图4)。但是在调查中,只有44.44%的同学希望参加在线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流,22.22%的同学参加作业测试,可以看出学生并未完全适应网络课程的学习,大多数还是单方面的接受知识(图5)。
图4 问题“Moodle课程中你比较感兴趣的是?”调查情况
2.3.3 对网络课程的意见反馈。通过调查,大多数同学表示支持网络课程的开发,认为网络课程可以有效的补充传统课程的不足,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思考课程的内容及知识点,也使学生认识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课程还提供了许多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因为网络课程中穿插着一些视频,让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灵活性比较大。同学们也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不少的建议,如可以增加专题课程,课程的内容要尽量详细,有更多的课外扩展知识和版面的设计更完美等。
图5 问题“通过Moodle课程的学习,你希望获得?”调查情况
而在网络课程的前沿部分讨论题中,同学们也提出了对网络课程的看法和学习网络课程的计划。同学们认为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网络课程可以让大家在闲时学习知识,在传统课程上不明白的知识可以在网络课程中反复学习,达到理解巩固的目的。与传统课程相比,网络课程更加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的作业和练习、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完成课程学习,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同学们都表示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的学习,巩固知识点,扩宽知识面。
3 结论
在Moodle平台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和步骤的角度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设计、模块设计,教学设计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Moodle平台能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形式也比较新颖,师生普遍反映互动效果很好。
虽然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还仅应用于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如何扩展到其他课程,形成食品类的网络教学实践综合体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1]臧艳美.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9:27-28.
[2]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支持系统——新型网上教学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4):38-41.
[3]孙向南.基于Moodle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6 -7.
[4]程勇.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6-8.
[5]余胜泉.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J].中国远程教育,2003(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