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安徽人口结构演变与启示

2014-12-22刘庆宝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城镇化

刘庆宝

(安徽省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部,安徽 合肥230022)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都有一定的数量、结构特征,但人口的本质特征是结构性特征。[1]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域空间、一定时期内,人口总体中不同属性或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年龄、性别、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婚姻家庭等。从人口结构内涵来讲,一般包括人口自然结构、人口区域结构和人口社会结构:人口自然结构是指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区域结构是指人口分布和人口城乡结构状况;人口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的民族结构、人口的宗教结构、人口的教育程度结构、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劳动力资源结构、在业人口的行业结构、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等。

一、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人口结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我国其他省份一样,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其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

(一)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1949~1957年)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当时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由于安徽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与丘陵、低山相间排列。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沼洼地占8.0%。从人口自然分布的历史来看,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人口稠密,江淮之间及长江以南地区人口逐渐减少。因此,自建国以来安徽省城镇化就具有多样性特点:地形上分为平原型城市与集镇,沿江型城市与集镇,以及山地型城市与集镇;按照人口规模又分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集镇。

在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安徽全省城市人口由1949年的77.3万人上升到1957年的150.9万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城市人口比重低仅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24%,加上集镇人口,全省城镇人口也只占全省总人口的8.69%。当时安徽省的城镇化率也由1949年的3.8%上升到1957年的8.96%,并且出现了马鞍山、铜陵等新兴工矿城市。在这个阶段,由于生育量上升,全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52年的51.19%下降到1957年的43.09%。同时,安徽全省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占比即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人口比重也由1952年的95.17%、2.85%、1.98%,调整到1957年的92.33%、3.45%和4.22%。

(二)城镇化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年)

为了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时期国家有计划地从外省市调入大批科技人员支援安徽城镇化建设,并从上海等地搬迁来一批工商企业和人员以改善安徽省城镇产业结构。1953年至1960年,工商企业的兴起以及马鞍山、铜陵、淮北等新的工矿城市的建立,安徽城镇吸引了大量人口。尤其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大批农民被“招工”进城,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以安徽城市人口为例,1953年中至1960年底,累计迁入城市的人口达到272万人,平均迁入率为218.0‰,净迁移人口为111.8万人,平均净迁移率为89.5‰,这个时期迁移人口占城市人口增长总量的65.7%。此阶段各城市人口迁移量差异较大,净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为合肥,其次是马鞍山、淮南、芜湖、蚌埠、安庆、铜陵、淮北和屯溪;净迁入率较高的城市为淮北、马鞍山、铜陵等新兴矿区城市(如表1所示)。

在这个阶段安徽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先升后降出现了波动。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57年的8.96%升至1958年的12.46%,1960年达到16.1%。由于1963年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调整,大批进城的农民被动员回乡,再加上城镇人口下放农村,此时安徽城镇人口出现了负增长,1965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降为11.5%。

在这个时期,全省在业人口的从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965年全省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占比依次调整为89.29%、3.96%、6.75%,相对于城镇化缓慢发展的第一阶段而言,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人数增加较为明显,提升了2.5个多百分点。

表1 1953年中至1960年底合肥等9座城市人口迁移状况

(三)城镇化停滞阶段(1966~1978年)

196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安徽也不例外。这个阶段安徽省城镇人口只是自然增长,再加上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农村劳动,城镇人口增长相当缓慢,1978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只有12.6%,仅比1965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这个阶段,在业人口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第一产业人口结构比重依然偏高,第二、三产业偏低,尤其是第三产业畸轻,197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仅为3.79%,只略高于1952年,为历年来最低水平。

(四)城镇化逐步发展阶段(1978~200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城镇化开始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中国由此踏上了强国富民之路。1978年底,安徽省有11个建制城市,城市市区人口39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8.3%和5.4%。之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安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批新兴城市相继建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部分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一批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1979~1986年,安徽先后设立宿州、滁州、巢湖、黄山和亳州5个县级市;1987~1991年先后设立地级黄山市、安庆市,以及县级宣州市、贵池市,恢复县级市界首市。1992~1998年相继设立天长、明光、宁国和桐城4个县级市;1992~2000年,阜阳、宿州、巢湖、六安、池州、宣城相继撤地设市。期间,县级亳州市也从阜阳划出成为地级市。2000年安徽省将城镇化列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这一年安徽城镇化水平提升到27.81%,2002年更是首次突破30%,达到了30.7%。1985~2002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98%,已步入稳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安徽省城乡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落实,大部分下放人员及上山下乡青年于1981年前后陆续返城,此时的人口迁入量较大。1978年至1981年安徽省城镇每年的人口迁入量都在20万上下。1983年起,国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开放搞活政策,城镇人口迁移量更是呈逐年增长态势。1978年至1985年,安徽省城镇累计迁入人口达156.7万人,年均迁入率为38.7‰;累计迁出人口为89.6万人,年均迁出率为22.1‰,累计净迁移人口67.2万人,年均净迁移率为16.6‰。在业人口产业结构方面,1978~200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因此,该阶段安徽省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则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如表2所示)。[2]

表2 1978~2000年安徽省在业人口产业结构

(五)城镇化加速发展期(2002年至今)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安徽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城镇谋划布局上,安徽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年),有力促进了全省城镇布局的调整和城镇结构的优化。目前已形成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以马芜铜为核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为核心的沿淮城市群(已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构成了“三片多极”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到2010年安徽各级城镇总数达990多个,其中设市城市22个,县城56个,建制镇900多个。全省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建制镇个数比大致是1:3.4:11.2:183,城镇规模等级序列呈“金字塔”式分布,在城市拓展和乡村城镇化的双向作用下,基本实现了协调发展。2008年安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40%,达到40.5%。2012年,安徽省城镇化率达到了46.5%,比2008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安徽人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调整,呈现出新的变化态势。作为农业人口大省,近些年来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尤其是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数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已由2008年的95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 157万人。农村农业从业人口产业结构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徽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快速向其他行业转移。[3]据统计,2013年末安徽农村农业从业人员1 413.8万人,比2003年减少446.8万人,年均下降2.7%,占全省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3年的65%降至46.4%,下降了18.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约1.9个百分点。其中皖北的宿州、阜阳、亳州等农业大市分别下降27.4个、23.6个和21.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全省。总体而言,在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安徽农村从业人口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4]

二、城镇化加速发展中的安徽省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一)人口规模调控态势下的人口结构转型发展面临挑战

人口规模是观察、评价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的第一要素。[5]人口规模庞大是安徽省的基本省情。安徽是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省,在总和生育率控制方面未来还存在诸多困难:一是人口大省(6 000万人以上)。二是人口转变较慢的省份,即转型较晚的省。三是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四是正处于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群众的生育意愿还很强烈。因此,安徽省的低生育水平将来仍面临相当大的反弹风险。就“十二五”而言,安徽省年均出生人口在90~100万人,比“十一五”期间每年要多出生10万人,2015年总人口控制目标为7 140万人。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但现实中这个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2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已达6 902万人,比2011年增加26万人。如果人口增长控制不力,再加上人口惯性的影响,安徽省“十二五”人口总量控制目标将很难能顺利实现。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看,安徽省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20年以前人口总量将保持已有的运动惯性,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安徽省人口总量将超过7 150万,[6]人口峰值将在2037年左右出现而达到7 336万人,继而进入拐点。到2045年前后,人口总量才会逐渐下降,2050年人口总量有可能下降到6 900万回归至目前这种人口总量水平。[7]

因此,尽管安徽省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进入低生育和低死亡水平时期,但是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人口规模庞大这一基本省情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人口规模调控态势下的人口结构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人口对资源与环境构成巨大压力,并将成为安徽未来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态势下安徽省人口规模未来如何调控,以及怎样把握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乃至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仍将是摆在决策者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难题。

(二)从业人口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既是安徽省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又是安徽省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高峰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加速期,“三碰头”叠加局面难以改观。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安徽省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每年高达80万人,整个“十二五”时期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要超过3千万人。当前,安徽省正以每年超1%的速度推进城镇化。据测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要转移70万左右农村人口,相当于安徽省一个中等人口规模的县的人口总量。然而,目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素质不高已是不争事实。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主要为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职业培训,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转移就业,从而也影响到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水平与质量。[8]

(三)人口老龄化加速

1998年安徽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7.02%,成为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老龄化进程约比全国早两年左右。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安徽省65岁以上人口数已占总人口数的10.18%。[9]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从年龄中位数(即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看,2013年已超过40岁,达40.12岁,说明总体人口平均年龄增大。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由“五普”时的7.6%、“六普”时的10.2%上升到2013年的10.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就已基本上完成了由年轻型向成年型、再由成年型向老龄型的过渡。

未来40年里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年到2022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缓慢上升;第二阶段:2022年至2027年老年人口系数基本静止或略有下降,主要受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第三阶段:2027年到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系数快速上升,因为该阶段出生人口数明显下降;第四阶段:2040年至2050年,老年人口系数维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到2050年老年人口系数将接近25%,即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

作为农业人口大省,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农村已首次超过城镇。在人口城镇化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化解的情况下,这种趋势有可能会持续下去甚至加剧。不断壮大的农村空巢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未来,其生存状态也将更加令人担忧。

(四)人口红利衰减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安徽省人口再生产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年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缓慢上升,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则逐年提高,从而使人口社会抚养比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人口总抚养比由1982年的67.3%下降到2010年的39.2%。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渐上升,由1982年的59.8%提高到2010年的71.84%。若以人口总抚养比50%作为界限,安徽省大约在2000年前后就已进入人口红利期。预计安徽省人口红利期将延续至2025~2030年。这也将为安徽省加快城镇化步伐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

未来几十年里,安徽省虽然进入和退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均有波动,但从2010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就已经开始出现逐年减少趋势。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会从2010年的4 419万人逐渐减少到2050年的3 29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从2010年的71.84%逐渐降到2050年的47.56%,此时劳动年龄人口不到总人口的一半,届时安徽省劳动力人口的比较优势不再显现,相对应的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劳务输出大省的辉煌也将不复存在。

(五)人口区域分布有所改变

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地,2012年全省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达914万人。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务工经商人员近80%。从流向看,这些年来外流人口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一般占流往省外人口的80%左右。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促进了安徽省劳务经济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带回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及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为人口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力和人力基础。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以及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这种人口跨省流动规模已渐趋稳定。2012年数据显示,安徽全省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数量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仅仅增加了2万人。

如果从省内区域人口分布来看,安徽未来40年皖北、江淮和皖南这三大区域人口分布格局将会发生很大改变。据预测,这三大区域人口总量变动趋势都将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2020年都将会出现拐点,且到2045年前后进入快速下降期。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江淮城市群建设,安徽省三大区域在人口分布方面也将会发生变化:2020年以后,皖北地区由于人口惯性和生育观念转变迟缓等因素影响,在2045年之前仍然处在人口数量上升期。江淮地区由于江淮城市群建设吸纳人口能力增强,在此期间人口总量也将有所上升。而皖南地区则由于人口转型速度较快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届时人口数量将步入快速下降期,2045年该地区人口总量将低于2000年的数值。

三、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人口结构演变启示

(一)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结构演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在特定时空和环境条件下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是其数量、结构等要素自我内在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外在作用两大因素在人口发展不同阶段发挥其主导作用所致,并由此形成了每个阶段各自不同的人口结构特征。城镇化与人口转型发展在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交互影响,相互作用。安徽省人口结构演变历程充分表明,城镇化的核心应是人的城镇化。把握了这个本质要求就会推进城镇化进程,反之则会阻碍城镇化的顺利发展。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城镇化与人口发展规律认识不深乃至把握不够,导致当时的城镇化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政府“有形的手”主导着人口结构的演变,甚至左右着人口结构演变的方向和进程,人口转型发展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其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独特能动性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在这个时期甚至不难发现,那种由政府片面主导的城镇化几乎完全忽视人口发展规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城镇化与人口发展的内在关系,最终形成典型的城乡二元式的人口结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对人口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城镇化只是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而并非目标,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宏观调控,使城镇化成为人口结构自我调整的一个重要载体,并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进而推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

(二)人口规模适度调控是人口结构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实行改革开放至2000年前后,安徽处于城镇化发展的起飞阶段。这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旨在提高经济总量既定前提下的人均占有份额,主要从城镇化发展角度考虑人口结构问题,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这一时期的城镇化实践被概括为“经济要上去,人口要下来”。安徽省主动实施人口规模控制、抑制人口过度增长的人口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法律制度和行政手段促使生育率下降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缩短人口结构转变发展周期、压缩进入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均衡发展的时间,为实现“翻两番”、“三步走”蓝图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保证。实践证明,安徽省这种人口结构调整的外推型外生模式与制度创新助推城镇化发展效果明显。安徽省自20世纪70年代末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率持续下降,到90年代末开始步入低生育行列,人口再生产基本完成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类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的转变。基于这种状况下的人口结构转型发展,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低的抚养水平产生巨大的人口红利,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基础,较好地协调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关系。

(三)快速城镇化对人口结构不断提出新要求

城镇化发展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的过程,又是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国民素质、人均收入水平等诸多方面不断提升的过程。所以城镇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必将从根本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供求、人口分布、从业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结构转型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引致产业结构“趋资本或技术密集化”,将会对第一产业乃至第二产业劳动力形成“挤出效应”,导致就业增长率下降,造成城乡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其次,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再者,“十二五”期间,我国以每年1%的速度在推进城镇化,安徽省更是在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速度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工业化、城镇化不协调的格局,获取“人口城镇化红利”,成为未来安徽拉动内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同时也是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四)加快城镇化发展更要关注人口结构和谐

人口结构和谐,应是一种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至少应该包括人口结构内部的和谐、人口结构与人口数量的和谐以及人口结构与人类社会的和谐。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安徽省人口结构的急剧转型也潜伏着种种风险,出现了种种不和谐因素: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普遍、严重失调所导致的女孩权利贫困、女性地位下降和婚姻挤压现象;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所带来的空巢留守老人医疗、保健和关爱等一系列挑战;生育率急剧下降导致传统家庭结构嬗变,家庭养老特别是亲子养老功能严重弱化;等等,已成为困扰安徽城镇化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

概言之,一定时点的人口结构既是一个地区人口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今后该地区人口发展的基础。其人口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一方面制约着该地区未来人口变动和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类型,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影响着该地区城镇化的进程。这正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所证明了的,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安徽人口结构演变所带来的最深刻启示。

[1]王翠绒,邹会聪.论科学人口结构观[N].光明日报,2009-03-24.

[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口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128-133.

[3]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71-89.

[4]安徽省统计局.我省乡村农业从业人员快速转移[EB/OL].[2014-06-12].http://www.ahtjj.gov.cn/tjj/web/info_view.jsp.strid.

[5]马力,桂江丰.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J].人口研究,2012(1):45-51.

[6]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EB/OL].[2012-04-09].http://www.ahpfpc.gov.cn.

[7]田飞.未来40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变动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33.

[8]刘庆宝.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人口结构问题、影响及对策研究[J].理论建设,2013(5):5-9.

[9]李方启.盘点安徽人口——对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解读[EB/OL].[2011-05-18].http://www.ahtjj.gov.cn.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城镇化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乡的城镇化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