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丝
2014-12-22本刊编辑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严格遵循我院的‘章程’和‘办法’。工程管理领域院士的增选,第一步看学术背景,第二步看管理业绩和整体水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2013年5月26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
旭日干副院长所说的“章程”和“办法”指的是《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这一标准对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旭日干说。
无论是缔造了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还是创建苹果的乔布斯,他们从未做过一天传统科学研究却能成为美国院士的非凡经历再次表明,不管是科技攻关还是企业管理,只有创新,才是科学的出发点,才是科学家的本真意义,才是院士的价值所在。
严格讲无论是不是企业家,只要他的科研水准为所在领域作出重大的开创性的贡献,就有资格当选院士,前提是而这个科研成果是他本人推动创建的。如果本人没有参与这个科研活动,而是把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那就是学术不端,就不具备当选院士的资格。而中国很多企业家之所以当选院士受到广泛争议,就是这些企业高管没有参与或者大多数时间没有参与科研活动,没有在科研第一线。
院士是所在学科的领头羊,是一个标志,是一个旗帜,从这一点上世界各国都一致的,当选院士就是对他的科研贡献、科研成果的肯定。但是在中国之所以院士得到很多高官和企业高管的青睐,就是因为在院士的学术地位以外附加了太多的非学术因素,比方说很多院士当选以后要享受一些副部级待遇有很多政治地位,甚至终身不退休等等。而在美国,当选为院士就是院士,你可能第二天就是普通教授,甚至某些学校上保留有一个专业的课位而已。
我们纪念曼德拉的最好方式,是认清现实,继续为更多人争取自由。正如他所言,自由之路没有止境。如果人们生活贫穷,没有工作,孩子们无法接受好的教育,那么他们就不能称之为自由。这也正是曼德拉的遗产意义所在,为更多的人去争取自由。南非著名的档案学家凡尔纳·哈瑞思接受专访时表示。
凡尔纳·哈瑞思是南非著名的档案学家,自从2004年起一直在曼德拉基金会工作,负责曼德拉个人档案和文献研究工作,并是曼德拉私人档案《与自己对话》出版项目的负责人。
在哈瑞斯的脑海中有两个曼德拉:一个是人们从媒体认识的那个世界偶像、公众人物曼德拉,一个是他作为一名雇员所认识的那个马迪巴(曼德拉的族名)。他很容易就能将这两者分开。
哈瑞斯认为:曼德拉的遗产需要理解。现在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不好的一面。但曼德拉一直也强调,希望我们能看到两面,然后从错误中学习。哈瑞斯遗憾地告诉记者:事实上,没有几家南非报纸能够做到批判性。但这正是曼德拉一直鼓励的,他鼓励我们要有批判性,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去做别人告诉你的事情。1994年至1999年,曼德拉就鼓励公务员都有质疑精神,而不只是一味地去赞美和接受现行政策。
哈瑞斯认识的马迪巴,具有的四种品质让他感动。
首先,曼德拉有一种本能,去倾听别人而不是去说教。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是事业有成还是身份卑微的人,他对每一个人都会注意倾听。他说话的时候,从不浪费唇舌说废话套话。
第二,曼德拉有一种强大的自嘲能力。我记得有一次他从办公室去门口见媒体,只有一段走廊,他走得很费力,都需要我来撑着。当我们到了门口时,见到了我的上司阿赫麦特·丹格尔,马迪巴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可以稍微轻松下了(丹格尔来搀扶他)。这时,马迪巴向丹格尔开玩笑说,“你现在终于能干点实事了!”
第三,是曼德拉从痛苦中学习的决心。他在监狱中没有浪费时间,学会了压迫者的语言,成为日后他在协商时的重要工具。
第四,是曼德拉与死亡“交朋友”的态度。我们一起工作时,他已经老了,谈论他的身体状况,是一个禁忌。但是他自己会调侃,好让我们这些人不再觉得沉重。
万维网之父Sir Tim Berners-Lee在做客英国BBC电台的Radio4 Today节目中表示支持前国家安全局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并称棱镜项目的曝光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他称斯诺登为“万维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说斯诺登可以获得这个称号?这并非一个容易的决定。我们不知道对于这个已经触犯法律的人是否应该给予同情的目光,但是Berners-Lee认为他的作为应该得到国际人士的认可,这主要基于两点:
首先他是否有其他的渠道来达到这样的目的?几乎没有,如果斯诺登不这样做的话可能在信息还没有流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的被抓。
此外他是否能够以一名记者或者新闻工作者的名义确保这些数据能够被精心选择或者的筛选而不会对个人或者公众安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Berners-Lee认为斯诺登符合法案,他已经变成了保护网络、贯彻他最初的开放型网络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不仅是传播科学,科普本身就是科学。”中国首位卡林加科普奖获得者李象益教授2013年12月2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作了一场特殊的报告,听众是156位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从事科普工作30年的李象益分享了自己的科普经验。
不久前,在巴西召开的第六届世界科学中心大会上,李象益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加奖。这是此项被誉为“科普诺贝尔奖”的奖项自1952年设立以来,第一次授予中国人。
李象益的科普生涯,是从参与筹建中国科技馆开始的,他引进了国外“科学中心”的展教理念,并使之应用到中国科技馆中。
李象益介绍:“所谓‘科学中心’,就是通过参与、互动和体验,大大改变传统博物馆那种传授式的教育,它能够深刻反映科学原理和应用,强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展示。”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中国科技馆一期的展示方案,以机械、力学、声、光、电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再加上传统、大型的高压放电表演以及表演台演示,使观众通过观看有趣的科学演示,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获得启迪。30年过去了,“科学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退休后,作为北京市科委特聘科普专家,他依然热心各类科普活动。“越干,越体会到科普无止境。继续为科普去思考、去探索,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李象益说。
拥有众多工作成就的阿西莫夫除了撰写科幻小说以外,在非小说散文文学方面同样颇具造诣。在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中,他总是尽量通过追溯小说中出现技术的方法而试图以最简单、浅显的向人们进行解释。对于小说中出现的科学家们,他通常会为读者列出他们具体的生卒年份、国籍等信息,而对于书中出现的较为生僻的科学专业词汇,阿西莫夫则还会为读者提供发音指导和词义说明。
——维基百科在伊萨克·阿西莫夫这一词条中对他的评价。
当然除了知名科幻作品外,阿西莫夫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还是他对于机器人在未来对于人类生活、工作甚至战场上所发挥作用作出的准确预测。所以有人将科幻小说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称之为早年机器人应用前景预言帝。
阿西莫夫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有近500本著作,是全球公认的科幻大师,与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其作品以中《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其中,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除此之外,由于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因此这次战争给予了阿西莫夫很大的触动,他很早就在小说中描绘出了用机器人来取代人类在战场中的画面。而现在,诸如美国“捕食者”(Predator)无人机、全球机器人领导品牌美国iRobot公司推出的军用排雷机器人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阿西莫夫多年前的梦想。
美国的一个特色是在出版业这样传统上属于商业的门类中建立了一些重要的非商业的分区。依靠庇护它们的大学、通过公立地位或者非盈利地位获得对它们的直接支持,大学出版社继续维持着不受市场压力的高质量的出版。虽然它们只占出版品种的8%,但它们的这1.2万种书籍对美国思想和文化的更新仍然是至关重要和生命攸关的。
法国人马特尔在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的《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中写道。
马特尔在书中称赞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著作通常质量很高,拥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它们占据了出版市场的一‘隅’,即高品质书籍和译著的出版,这些都是推进知识、激励研究和推广卓越的作品。”
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2013年4月2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力,不在于宏大的规划和布局,而在于每一个领域自身的特色和价值。”
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宋木文在《出版发行研究》发表文章说:“我也不是主张照搬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做法,更不是对我国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做法持否定意见,而是建议在走了一段改革路程之后,再回头看看,做些思考,把工作做得更细,更积极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学出版新路,使之对大学对国家的文化积累和学术建设都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
“我认为,直至今日,定位公益性的,转制为企业的,按其改革的目标,都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改革需要深化,改革更需要创新。中央不是在提倡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吗?对比较复杂又很敏感的文化体制、出版体制的改革,更需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