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商评》在纸媒转型探索中的创新
2014-12-22唐学鹏
文/唐学鹏
《21世纪商业评论》(以下简称《21商评》)的官方微信,仅仅在一年之内,就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财经微信,而且很少用相互推荐相互导粉等常见的江湖手段,孤立而繁盛地成长。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同我们当时创新式地理解一本泛商业类杂志在微信上的定位有关。
一年前流行的观点是,微信上的公众号的策略应该是细分市场的,比如某个行业(例如教育或者互联网金融),如果做一个泛的公众号是没有任何出息的,这意味着不精准,而微信公众号应该是细分的、精准的、针对特定人群的。
这个思想影响很深,当然,它也并非错误,只不过对于一本商业杂志来说,是否应该将杂志中最强势的某个行业报道剥离出来,做一个单独的公众号,大家思忖了很久,最后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如果细分和精准化之后,是否会存在着传播半径的限制?比如某个报道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公号,一开始很火,创始人利用自己的社交关系和朋友圈的传播,粉丝和转发分享增长很快,但几个月之后,就遭遇到瓶颈。
期间,我们帮他推了,并且由于我们的人脉重叠,细分市场加上友情推送关系,即使造成了朋友圈的疯狂刷屏,但我们惊愕发现,后台数据其实非常不理想。微信朋友圈最容易造成的“景观”之一就是圈子主义幻觉,在朋友圈很多人转发,就自然以为阅读量和转发分享量很高,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抚慰自己。
当我们聪明的小伙伴们看到市场细分、圈子主义、传播半径和最终效果之间复杂的关系之后,冥思苦想解决方案,针对一本泛商业杂志的解决方案。最后,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将每一天定义为某种类型的公众号,每一天的类型都不同,那么相当于一个大公众号下进行了有效的切分,从而照顾到细分市场以及读者类型。
事后看,这真是一个很精妙的主意。我们的小伙伴们将创新看做是一系列思考事件,小伙伴们接着讨论,如果每天账号是不同类型细分的,一个星期为一个轮转单元,比如周一、周二之间的账号是什么关系呢?周五和周六又是什么关系?
有点难。一个聪明的小伙伴提及了优素福和Luthans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讲述的是积极职场行为的场所变化和情绪变化,其中就谈到,一般来说周五是最迫切想离开办公空间的,而周三是最沮丧的,相对而言,周一是最沉静、最有心的,能啃点东西。
于是,作为一家原创文章为主的媒体公众号,我的小伙伴们开始对一周中不同日子的推送内容,进行关系性重构,通过猜测读者(读者大部分都是“资深职场人”)的情绪变化曲线,从而更加贴合的推送。
于是,形成了这样的一周推送结构:
周一,深度文章推送。
周二,车分享栏目,已经获得车企的赞助。
周三,以职场漫画为主。
周四,及时短评,扫描当下。
周五,一个阶层的周末生活和生意。
周六,职场人家里一般都有wifi,推最及时最火辣艺术视频。
周日,在wifi环境下收听中国最高端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我们的发行人吴伯凡老师和梁冬老师,这两个孕育5年很不容易的男人,帮你坐着打通任督二脉。
我们的小伙伴们发明了一个词:“情绪推送”。你是有态度的媒体,我是有情绪的推送。好喜欢这种调调,这个构造,这片想象。
从数据显示看,“情绪推送”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情绪推送”导致粉丝狂飙式增长。新增粉丝和退订数之比,大约是10:1。窍门在于,不是一个公号在战斗。它是把握职场的行为学,将类型细分和读者结构做了巧妙地搭建,从而形成一个连贯的、又起落的阅读流程。
当然,除了“情绪推送”之外,我们还做了很多与粉丝互动的项目,比如我们在《21商评》在纸媒探索中做了哪些创新中讲到的“太平洋咖啡”项目,还有跟华为、优衣库、古姿、酒店券、可穿戴设备bong等等一系列的生动范例。
我们的小伙伴又对我们的微信进行思考,然后对我提出了3个问题:
1.《21商评》既然从“商业话语策源地”改为“新商业的敏感者”,媒体正在迅速年轻化、敏感化和艺术化,那么,这个过程中新老读者是否有不忿、接纳和交接?
2.怎么看待微信积累起来的粉丝,他们的身份和区域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来识别和收集,但是他们的活性标志该如何区分?
3.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如何能非常快乐地招募到可以作为传播“节点人”的年轻粉丝?
就像一支强势上涨股票一样,每一次涨幅都要淘汰那样感觉“高处不胜寒”、应该迅速出售套现的不坚定多头,迎接一轮又一轮敢于高位耍腔调的死多头,这个过程叫“洗粉”,对了,不是“洗衣粉”。“洗粉”是在大数据时代,通过给出类似于彭罗斯的“信号甄别模型”,来寻找到跟自己气味相近的一群人,“我在乎着你的在乎,不在乎你的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