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张力
2014-12-22周远方
文/周远方
中国有着辉煌而厚重的传统文化,近现代以前的科学技术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期间,中国的科技水平一直让西方世界望尘莫及。但是,到了公元15世纪,西方科学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狂飙突进,近代科技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而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发展迟缓甚至止步不前。这和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中国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既对抗又促进,正是这种张力,使得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路径。
传统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分离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概念。科学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发现。而技术是技能、方法、手段、工具和知识的某种组合或总和。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技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技术中包含着科学,科学发现则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过分侧重于实用技术研究,对于远期功效和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理论探讨比较淡漠,所以说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几乎都属于实用技术,对科学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则极少涉及。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是典型的技术发明,不是科学发现,也不是自然规律的总结。中国明代的三部传统科学集大成之作,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对前人典籍的整理和经验的总结,典型的属于技术范畴。《九章算术》和宋元时期数学的高次方程等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数学的实用观点。可见,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没有上升到理论,形成理论突破。
“重实用轻理论”的思想使中国古代拥有先进的技术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中国在科技发展中先天不足,这种先天不足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以后的科技发展越来越不全面、不深入,最终造成中国整个科技的全面停滞。
中国文化传统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对抗
从思维特点上看,中国人爱好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对事物的局部缺乏深入透彻的研究,这种思辨性思维一直延续至今。而西方人正好相反,他们认知事物是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这种思维恰好适合于近代科学研究特征。中国文化在科技思维中擅长综合,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因此而忽视了对个别物质实体、物质内部深层结构的独立研究,满足于朴素的独立统一观念,泛论宇宙的一般法则,容忍思想的模糊性和认识的不确定性。中国古代科学停留在经验的形式主义上,缺乏近代科学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它缺少近代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定量实证分析思维。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倡理性思维,偏重思辨性研究方式,轻视实验性研究。中国文化传统在科技思维模式上衍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重视实际应用,轻视理论探讨,重视整体综合,轻视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科技向近代形态的转化。
从文化影响来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这是一种坚持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体现在价值观上就是中庸、厚古薄今、顺天承命。这种文化以儒学为主体,创造了一种伦理型的人文主义,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包含着人道主义和平的宽容精神。这些从社会伦理角度为构建和谐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提供了理论源泉,但却缺乏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追求创新是保持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大原动力。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不提倡归根结底的研究,不追求标新立异,因而勇于怀疑和善于发现这样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没有其生长的乐土。异议大多被一种宽容的态度磨灭,更不可能发生惊天动地的革命。这种从众、保守的传统文化强烈地抑制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社会制度方面分析,传统的中国经历了较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是政治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国家的文化体制是以选拔为统治阶级服务、巩固阶级统治的人才为根本。长期的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趋向和科举选士,统治阶级对文化学术的高压禁锢政策等,都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形成了几千年来“重政轻技”的传统。中国古代文人读书、做学问的最高标准是做官,“学会文武艺,献于帝王家”。反对突破、鄙薄技艺,导致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下,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更谈不上科技的创新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更不能形成科技产品推广的市场机制。在制度层面上为中国未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种下了前因。
从社会经济模式来看,中国自古是“以农立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整个社会基本上不需要通过交换就能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是这种经济的基本表现形式。恩格斯曾经说过:“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可以说,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近代科学技术。而中国历代君主政权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强制推行以农为本政策,民间禁矿、禁海政策,对工商业收取重税,抑制工商业发展。由于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使城市工商业缺乏广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民间手工业总是处于受抑状态。手工业者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以奇取胜。他们小心谨慎地保守着祖传的技术秘密。这种对技术秘密的极端封锁,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提高,同时也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中国文化传统对现代科技发展的促动
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促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也日趋显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类精神家园丧失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自然观、天人合一观、整体性思维将获得新的生命力。正如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学者阿尔文说的:“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消除负面消极影响,在为科技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的同时,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其发挥正面作用。
整体论思想、有机论思想、演化生成思想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核心理念。20世纪以来的协同学、耗散结构论、复杂性科学研究正是上述思想在现代的应用,显示出它们强大的生命力。现代社会的人类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工业化系统中人的边缘化、物化,成为“单向度的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等,都与还原论的思维局限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论、量子论、复杂科学、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一步步证实了还原论的局限,动摇了还原论的统治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思维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相交结,是向辩证思维的复归。中国古代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和“实用化”方法较西方科学的还原论思想和公理化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东西方思维具有互补性,当代科学从分科模式逐渐走向综合模式,西方文化中缺少一种统一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而中国文化却擅长统一性、整体性思维,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机自然观正可以弥补此不足。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认知方式主要是分门别类、解析、还原论;而中国古代极度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是一种整体有机的认知方式,是以对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直观、感悟为主,侧重于自然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整体上来认识事物和解释事物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从分门别类走向综合;从简单的线性系统,走向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从常观、宏观走向微观、宇观领域;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时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无一不印证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有机自然观、自然演化发展观、天人合一观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必然在今后的科学发展中大放异彩,推动和指导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统一和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