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领域微课程的创新开发

2014-12-22胡艳华

出版参考 2014年22期
关键词:学习者微课游戏

胡艳华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用户日益增长、微博及微信等移动应用蓬勃发展,学习活动也随之移动化,以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微学习应运而生。微学习正在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一场学习的革命扑面而来。与微学习相对应,微课程是当前数字课程开发的热点和方向。在混合学习和微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程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MOOC的引进、开发和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微课程的发展。

201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启动大势的一年,2014年则是中国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及变革的一年。2014年在线教育行业不断洗牌、重组,出版行业、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加入,微课程的开发、应用与实践备受关注。微课程在我国的开发现状如何?它会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的持续热点吗?它具有怎样的课程特性?相对于传统在线课程它有哪些不同和变化?微课程的开发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切入,探讨数字化时代基础教育领域微课程的创新开发思路、开发模式与应注意的问题。

国内微课研究和实践至今主要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

虽然微课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但在基础教育产品市场、基础教育教学课堂实践上依然发展缓慢。目前在线教育市场上的微视频课程产品还占少数。而且多数的微课程还是将名师课程简单录制下来放到网站;或是将在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使用传统教授方式录制的微视频课程放在网站供用户点播。这些微视频课程形式单调、用户体验差,且开发成本高,从事开发的企业、机构、个人少,发展相对缓慢,在基础教育在线教育领域里起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革新模式。

总体而言,微课发展缓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用户体验不佳。传统的微课程多数形式呆板、缺乏互动和现场学习气氛,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有效教学的策略,视频表现形式虽然“短小”但并不精悍: 视频中包含的信息量(特别是无关干扰的课堂教学信息)多、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够新颖、教学活动过程不够清晰,大多数视频拍摄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师生的有效互动细节,不太适合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而高昂的开发成本也是制约微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因。

目前市场上的微课程产品还没有进入规模性开发阶段,直接面对用户的产品还差强人意。产品生产实际和理论研究还未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微课程所具有的优秀特质和功能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怎样才能突破微课程开发的瓶颈,进入微课程开发的爆发阶段?除政策上的引导和理论研究的指导外,作为微课程的开发者需要切实开拓创新的开发思路。现从几点进行探讨,希望有所裨益。

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索微课程的领导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对基础教育的考试与评价进行着重新定位。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也要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要捕获教改的灵魂、抓住教育的本质,做有领导力的课程,甚至是一种超越、引领。如依然坚守传统的课程内容组织模式、授课模式,穿新鞋走老路,而没有独到的思考、科学的探索与不断地实践与修正,那么微课程的开发与制作将只能是无意义的重复,所有的产品制作、生产活动终究将被遗忘在教育发展史的某个角落。

适应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者的特点开发课程

中小学生具有直观化、想象力丰富、抽象及逻辑思维欠缺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会导致学生在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易被外界因素干扰,中途退出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程内容设计、形式选择、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等方面都做足文章,合理设计课程体系、课程的时长、内容、表现形式、互动方式等,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增加产品的粘性。如增加互动、及时反馈测验、游戏化学习元素以及使用各种平台、社区等学习交流的媒介。

适应移动学习的特性开发课程

微课程的移动化是未来学习的必然趋势。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移动学习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包含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学习方式来看,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具有师生分离、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数字化学习特点;其次从学习过程来看,具有移动性和碎片性,即学习者不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完整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灵活的、片段式的学习,学习环境是移动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移动的;最后,从实现方式来看,其实现方式的技术基础是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技术,学习媒介是智能手机等小型化的移动设备。

未来微课程的开发必然要适应移动学习的特点。优秀的产品必然是技术与内容的完美整合,是技术创新与内容灵化的结合、未来和传统的结合、大数据和微连接的结合。

使用混合式O2O学习模式

O2O指混合式学习,是将地面进行的教学活动与线上进行的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O2O模式以资源复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效果为根本目的。采用O2O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是教育行业的专业化特性所决定。从在线学习行为的倒金字塔结构图(见图1)中可以看出,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实际在线行为是远小于大学生和成人的,因此片面单一提供在线学习而忽视中小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习惯和现状,必然导致课程设计的失败。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微课程的设计必然需要O2O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图1 在线学习行为的倒金字塔结构图

实施O2O的几个建议:

(1)初期不要太复杂,要具备可操作性,不要硬性结合。

(2)将能固化的教学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固化:如知识点精讲、典型试题精讲等进行微课化、可检索化。

(3)提升面授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如实现面授过程结构化、课件讲义全面化、标准化、高质量化。

(4)线上和线下教与学结合的持续化。

学习过程游戏化

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特殊设计的多样化软件使学习过程“游戏化”,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和乐趣,提高用户体验,可以有效提升微课程的粘性,从而克服传统在线课程缺少互动、课程学习粘性小的缺陷。

在微课程的设计中可以参考以下游戏化元素, 如:轻松、活泼的UI及UE设计、竞技元素、多样化的交互、模拟情境、角色扮演、音效以及社交元素。轻松、活泼的UI及UE设计能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引入实时竞技、排名、积分、称号体系等竞技元素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借鉴游戏中多种多样的反馈可以使交互多样化;模拟情境的设置对操作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有益 (如实验);引入角色扮演(RPG)有利于用户参与。

做好情境模拟,一方面在内容方面增加情境模拟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开阔思维,如课程导入部分及课程背景知识的介绍等可以做很多文章。另一方面在音效、场景等方面利用现代动漫及动画设计技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奇妙感受。

引入社区模式,一起学习的社交元素可以排除远程学习带来的孤独感。如:edX(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引入同辈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在网络论坛上互相讨论,互相评论与打分等方式促进彼此的学习。

合理利用和吸纳游戏元素,可以使微课程的学习事半功倍,但在学习过程游戏化中要避免过度游戏化,避免进入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误区。课程设计者要理解学习者的技能水平和思维特点,真正为学习者搭一座桥梁,使游戏化学习真正产生学习的效果。

利用技术上的创新与规范

微课程的创新开发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移动学习的发展。未来的移动微学习活动将随着上下文感知、增强现实、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专家支持方面更为完备、在情境体验方面更为真实。未来的课程开发者要有效利用和整合最新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切实提高微课程学习效果。如采用创新的课程录制工具、智能评测工具,整合诸如即时反馈、流程指导、信息采集及分析、交互协商等功能的各种移动学习应用于创新的微课程设计课程中。

重视用户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标准化问题

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微视频产品的品质提升的作用不可忽视,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制作微课,从学生用的角度去评价微课,用需求引导课程设计,必定促进微课程品质的提升。当内容、产品、用户评价体系的标准化问题得以解决后,教育领域新一轮的创新热潮必然涌起,基础教育领域微课程的开发、建设将有更多的新机遇。

微学习需要微课程的支撑,而微课程的开发必然要符合教学改革的新方向,适应智能移动端设备的特点,适合移动学习的方式。微课程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传统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微课程的开发必然要求创新开发思路与开发模式。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展还在起步和探究阶段,未来要探索的路还很长,但微课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必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使用最新的教育信息化科技成果和创新的微课程开发机制,解放更多教师的知识生产力,制定、完善微课程制作领域的各种标准与规范,必能打造中国21世纪的优质数字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自主式、探究式学习,以解决教育个体差异、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减轻过度拥挤的学校的压力,有力带动和提升师资薄弱学校的教学能力,由此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使中国的学生面向未来的教育,能为迎接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时代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学习者微课游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爆笑游戏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