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之路 并非坦途

2014-12-22小韩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鲜订单水果

小韩

020,生鲜电商,90后创业,鲜艳的标签却掩饰不了我内心的忧伤。果仔快跑,成了我不愿再揭的伤疤。

2013年7月,看了原始烧烤和果酷的创业故事的我,按捺不住内心澎湃,我觉得020时代已经来临,生鲜电商大有可为。

看到众多生鲜电商的风雨飘摇,举步维艰,我不以为然,我觉得可以做一个小而美的生鲜电商。

我个人分析过:生鲜电商的最大的成本莫过于物流成本,而物流成本也就是人力成本,如果没有稳定的订单,区域内单量的覆盖率,较高的客单价,是很难消化人力成本的。

生鲜产品的选择,因为没有较好的供货渠道,我没有选择海鲜、蔬菜,而是选择了水果,普通的水果。根据我卖过水果的小伙伴的经验,水果的毛利率,可以有60%左右,100%的毛利率也都是比较正常的。正好,在我们创业地点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水果批发市场,进货渠道也有了。

既然用互联网思维做生鲜,个人感觉互联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营销,于是我们建了微博、微信,还投钱拍了一个宣传视频。互联网营销的受众不是大爷大妈,是年轻的80后、90后。这群人最集中的地方就在大学校园里面。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微博,个个都用微信,特别适合互联网营销。大学里面,很多女孩子都非常喜欢吃水果,几乎每天都要消费一些。而一个宿舍4-6个人,密集的宿舍区就是单位面积的高订单率,而流行的校园兼职,招一些大学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营销模式、产品、客户、营运成本、投资风险及利润分析、未来发展前景,考虑再三,我和我的合伙人选于2013年8月底开始了我们的创业之旅。

选址,租房子,买设备,选软件,建立订单处理及财务系统,规范操作流程,招募兼职,培训员工,制订配送方案。我深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公司再小,清晰的流程,合理的制度,完善的财务都是必须的。也许不久我们就要融资,我们就要发展壮大,开连锁店。

没有传单,没有海报,没有任何的地面宣传,就这样,凭着联系好的几个微博转发我们的视频及开业的消息,我们以为就完成了前期的宣传,以为这就是用互联网思维运营传统行业。

一个月的筹备,9月25日,开业。开业当天,我们进了1000多元的水果,然而3天卖了不到100块钱。水果也不能再放了,必须处理掉,我们找了个水果摊以极低的价钱处理了剩余的水果。紧接着,因为水果的个性化差异,几个买家,又投诉说柚子酸,葡萄甜,橙子好看不好吃。我们只能流泪苦笑。

请的兼职都闲着没事做,我们只能不好意思地结算工资,说对不起。旋即,十一来临,学校放假,学生都回家了,我们刚开不久的店,暂停营业。

十一期间,我思考了前期的问题。订单太少太小,还不适宜批量采购,一旦大批量采购,我们无法消化库存。营销手段单一,仅凭几个微博的转发,无法有效覆盖大众。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线下的传播方式:传单,海报,横幅。货源方面,因为水果的差异性,我们不会挑水果,我们可以和一些有经验的水果摊贩一起进货。

十一过后,我去找了一些水果消耗量比较大的餐饮企业,以获得稳定的订单。我们又找了比较了解学校情况的同学,制订线下营销方案。

为了提振团队信心,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份漂亮的商业策划书,去当地的一个知名水果连锁超市寻求货源支持。

我自认为,虽然前期不利,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不久,我和合伙人顺利见到了水果超市的老板,第一次见面,他仔细看完商业策划书,表示很有意向。他希望我们提出一个入股的方案。不久,第二次见面,我们还未谈及入股方案时,他的一系列关于成本、利润率的分析,认为水果电商难有作为,盈利艰难。

没过几天,合伙人希望撤资。

随即,我也无心恋战。

果仔快跑,瘸了……

今天写下故事,不是为了警示,我始终觉得生鲜电商不是伪命题,而是大有可为。失败的案例再多,失败的原因各异,但是成功者,除了坚持,就是极致。我希望后来者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生鲜订单水果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水果篇之Cherry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