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家猪传奇

2014-12-22老马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组丁磊网易

老马

四年不见猪

丁磊作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在2009年广东两会小组发言谈及这些年来一直热得烫手的食品安全议题时发言宣布:网易要投资养猪。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最先激动起来的自然是唯恐四处不热闹的媒体,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纸媒和网络新闻频道充满了“网易投资养猪”类似的标题,而各种新闻的核心人物是丁磊。整个2009年2月,相关的新闻抓足了受众的眼球。

当时就有浙江媒体第一时间短信采访了还在“两会”会场的丁磊,丁磊的回信说:“养猪是一个实验项目,我们想的是整理一个科学养猪的模式和流程。”“养猪的想法最初只是源于自己对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忧心,但没想到公司的几个高管都对养猪‘情有独钟,于是一拍即合,我们前期准备拿出几千万元来尝试这件大家都喜欢做的事。”

媒体透露的以上短信采访内容给人的关键词当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以至于坊间开始流传着一个专用词汇:丁家猪。

如果说丁磊是一时冲动戏言养猪,并不符合丁磊乃至网易一直以来示人的守成、稳重、后发的印象。丁磊本人也证实,准备养猪是基于长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

一个比较流行的段子说,早在2004年,在业界享有盛名的成都《电脑报》在重庆举办互联网论坛,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且已是互联网业界大腕的丁磊自然与会。吃重庆火锅是其必选节目,据说传菜员端上来一盘颜色鲜嫩的火锅必备菜品猪血旺(凝固的猪血),丁磊质疑其中有诈,传菜员未等食客仔细观察就倾倒入火锅之中,其后食客们较真,直到店家重新换了一锅底,此处是重庆最有名的火锅店。

据说当时餐桌上的话题立马转换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形形色色,据参加聚餐的南方某报媒体记者周炯回忆,餐毕,丁磊拍着周先生的肩膀说:网易要做农业,加入一起干吧。

其后果然就有了“一起干”的网易“养猪三人组”。三人组的核心是发起人丁磊,哼哈二将的周先生原为南方某大报首席记者,毛先生原为香港太古集团飞机修理工程师,可谓左膀右臂,一文一理。

不愧是搞技术出身的做事,稳扎稳打,一开始的动作是四处考察,三人组一开始并未最终敲定非要养猪,准备在种养殖业中挑选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纳入三人组视野的有社会上流行和曾经流行过的种植养殖品种,如草莓、樱桃、鲜花切口、番茄酱、玉苁蓉、蓝莓、牛蛙、海参……据称丁磊一直纠结于一个命题:“无论哪种项目,网易的价值如何体现?”

所谓网易的价值,无非一是影响力、二是利润率。三人组的思维最终还是落实到养猪。三人组的决策逻辑是:大型种植业如粮食网易玩不动,小型养殖对网易这个品牌的助推力不够,而国人一年消费6亿头猪的市场规模和环节众多的全产业链,有可能是使“网易的价值如何体现”的命题收益最大化的方向。

从此,网易的企业架构多了一个部门:农业事业部。

农业事业部(三人组)敲定养猪方向之后,首要动作还是考察,而且考察范围更加宏大,国内有浙江的金华两头乌猪、江苏的太湖猪,国外有亚洲的日本鹿儿岛黑猪、欧洲的英国大约克猪、西班牙伊比利亚黑蹄猪、丹麦兰德瑞斯猪等等,考察足迹遍及美国、西班牙、德国、荷兰、丹麦、日本等国家。

三人组然后就恶补养猪专业知识,据说但凡能够在图书馆、书店找到的资料和能够在网上搜索下载的资料都尽可能备齐。与此同时,据网易相关人士称,网易还出资组建了由一流专家教授、权威泰斗为核心成员的智囊顾问团队。

前期功课一做就是近两年,直到2011年之前,丁家猪的宅院在哪里还尚未敲定。2011年3月,做足了理论准备功课的网易终于宣布,丁家猪养殖基地落户在浙江省安吉县。安吉县官方网站也刊登了丁家猪养殖基地的概况:网易生态养殖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200亩,其中猪舍、饲料车间、办公区、环保设施等总占地为50亩,养殖规模1万头。

业内人士和网友为丁家猪算账,1万头丁家猪享用1950亩地(不包括圈养的猪舍),平均每头丁家猪拥有80平方米空间,基本可以算散养的“跑步猪”了。

而三人组的解读则力图澄清坊间的测度:为保证丁家猪在不吃农药的前提下健康,留足足够的隔离空间,比如群落规模控制在20头以下,群落之间有14米以上的隔离带,把猪场划分为红、黄、绿生物防疫区(防疫清洁度从红到绿递增)。在各功能区之间安排大量茶园竹林隔离。

三人组还透露了所谓网易养猪的433模式:4%的优良杂交猪种,试验环节的三大要素:饲养过程、饲料选配、繁殖设备。后处理三环节:屠宰、切割、运输。

听上去很美,一时间,2011年再次掀起一小波丁家猪概念的热议浪潮,而最重头的参与者则是核心人物丁磊。

有媒体说,2011年成了丁磊开设的丁家猪公开课年,相关题材的报道林林总总:《网易丁磊欲教双汇养猪 开心农场有望上演真实版》、《丁磊养猪场已经开始施工 总经理称年内可看到猪跑》、《网易丁磊:养猪前比较过17个项目 我一直很纠结》、《养猪大户丁磊首正面回应 一亩地创造两万元收益》、《跟问我上网是干嘛一样难回答 丁磊回应养猪场污染质疑》、《丁磊:养猪其实是技术活 年底展示智能化养猪场》、《丁磊“养猪”用‘智慧技术:给猪装芯片》,等等。话题令人目不暇接,又充满未知数:第一,丁家猪究竟长什么样?第二,扬言走高端路线的丁家猪究竟有多贵?

2011年初,丁磊对媒体说:“今年5、6月份相信会有个机会请大家去现场观看,看我们如何进行一系列养殖过程的处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网易在农业养殖种植方面的实验告诉大家,这不是一个低层次的生产劳动,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含量,在投资回报方面也很丰厚。”但是丁磊爽约了。

2011年过完,大家没有看到丁家猪的尊容,只是从媒体的喧闹声中感觉到丁家猪正在“走近”。

2012年,媒体对丁家猪的关注还是痴心未改。先是有媒体报道,网易农业事业部宣布:2012年11月,丁家猪的猪舍将完工,且开始分批圈养小猪。2012年中,有媒体专门赴丁家猪猪场所在的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洛四房村实地考察,从拍回来的照片看,基本就是一个工地,没有一幢完全竣工的建筑,猪舍所在地还是刚刚推平的黄土地一片,一切离想象中的高科技、高水平猪场相去甚远,离即将投产的预期差距更大。

还有媒体在所谓“首批丁家猪即将上市”的标题下,把丁家猪肉端上食客餐桌的时间预测到2013年下半年。

换言之,从2009年2月“两会”丁磊高调宣布网易要养猪并且在网易公司架构中成立专业部门开始,到2013年2月“两会”足足四年,丁家猪没有问世。

余波荡漾

转眼已经是2014年的年初,丁家猪还是未能如约而至,但似乎丁家猪这个事物已经走到了其生命周期的尽头。

2013年11月,媒体传出消息,四年前高调亮相的丁家猪“三人组”低调“散伙”,三人组中的毛山于11月26日发表正式声明:“我确实离职了。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虽情非所愿,但形势比人强。”“从此以后,我及新团队会沿着与网易不同的路线和战略演进。但对消费者来讲都是利好,因为又多了一个选择。”“我们一直认为在做正确的事。我们坚信,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会感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从这份声明可以看出,丁家猪管理团队正式分道扬镳,个中缘由不论,结局是明摆着的:丁家猪事业宣告失败。

媒体称,丁家猪三人组的另外一位成员周炯比毛山离开的时间早一个月,可以定论的是,这几位丁家猪事业的核心人物已经心灰意冷,才可能萌生去意。

轰轰烈烈地开头,冷冷清清地结束,个中的真实缘由恐尚难彻底澄清。

有人说,丁家猪三人组几位核心成员热情有余,知识和经验空白,丁磊是学无线电软件起家的,周炯是新闻学底子、资深媒体人,毛山则是就学于自动控制专业,专长于修飞机。有人还猜测,周和毛的离开是因为“不适合养猪”,要另觅行家,但毛山在离职后又表示要另起炉灶养猪。

金华、湖州一带是浙江传统的养猪业发达区域,丁家猪的猪场选址也在这一带。早在2009年丁家猪被炒热初始,该区域的养猪专业户们就有言在先,这活儿不好干,这个钱不好赚。专业户们认为,猪价起伏不定,丰收年不一定是赚钱年,随着环保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的增加,养猪业的回本期被拉长,指望赚快钱不现实。

产业资本下乡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复杂的土地、产权纠葛。丁磊曾经说过“养猪需要猪场,这涉及到的土地流转简直太痛苦了,整个过程可以写一本书,个中体会也非常深刻。养猪,除了技术、资本和耐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地方能够养猪,但这些地方,会涉及到农民利益的补偿,乡里、村里,我们挨家挨户地跟他们谈,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

2013年7月,浙江省地矿勘察院将网易告上法庭,起诉理由是该单位为网易“帮忙”给猪场打井,完工后谈好的70万打井费网易未予支付。而网易方面的回应耐人寻味。网易方面称,浙江地勘院“搞错”了诉讼主体,猪场的业主是“浙江味央科技有限公司”而非网易。但起诉方称,味央公司的法人是丁家猪三人组的成员毛山,且签署打井协议盖的公司印章是网易的。70万对一个号称过亿投资的项目并非大数,网易的斤斤计较比较耐人解读。

丁家猪是否已经完全退场尚待确认,而“动机说”、“阴谋论”开始浮现。

一说网易通过“空手套白狼”拿地,网易获得的1200亩土地,以农村土地流转的名义取得,使用期限25年,包括土地租金、青苗补偿费用等共计1000万元,均由安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买单,网易属于“净身入户”。安吉方面解释,之所以如此优惠网易,看中的是网易背后的品牌影响力和为本地提供信息化服务和和区域品牌宣传服务。

一说网易想“圈地”,在房地产热火朝天的当下,有城镇化概念推动的大背景,还有土地资源越来越值钱的现实,“圈地”是一个敏感的议题。但根据丁家猪养殖场的地理位置,似乎不具备商业开发的价值,且转变土地属性和用途,需要冒更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风险。

一说网易准备效仿投资时下流行的郊野“会所”、“猎场”项目,有人联想到丁磊、马云等曾经在西湖岸边发起的“江南会”会所项目。有媒体甚至报道,“知情人”透露,网易“实际上就是在建猎场”。

有业内人士曾经不屑地指出,丁家猪的猪舍搞得比人的住所还“金贵”,其实是博眼球而已,“不吃药”的猪根本不现实,成本高昂的猪跟“金猪”一般,没人吃得起。中国畜牧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兰曾经断言“照网易的做法,想成功很难”。行家一言,不幸成谶。

丁家猪就此夭折了吗?

猜你喜欢

人组丁磊网易
打鸟三人组 击中电鱼三人组
直播,能不能拉一把网易严选?
下跳棋
网易考拉的“一千零一夜”
丁磊 回归“江湖”
图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