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零起点入学,您敢吗?

2014-12-22陈彤

现代家长 2014年12期
关键词:零起点汉语拼音入学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行小学生零起点入学,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标准,指导小学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2013年,上海率先推行小学零起点入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温州、宁波、马鞍山等城市不甘落后,纷纷跟进,使得零起点入学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那么,什么是零起点入学?为什么要推行零起点入学?入学前学拼音、算术对孩子的发展是利是弊?本期,我们邀请上海市小学特级语文教师、资深班主任魏仙娜老师,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没有真正零起点

主持人:今后几年,零起点入学已是大势所趋,没有启动的城市也在加紧准备。请大家谈谈对零起点入学的看法。

刘柳(5岁女孩的妈妈):我理解的零起点入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别的孩子入学前学会了汉语拼音,认识100个汉字,会20以内的加减法,我的孩子也要掌握这些,大家水平大致一样,就是零起点。

胡秋叶(4岁男孩的妈妈):零起点入学应该指的是入学前没有上过学前班,也没有参加过幼小衔接的培训班,以免入学后重复学习。如果孩子什么知识都不学,等入学后发现落后了,跟不上学习进度怎么办?

主持人:请魏老师谈一谈。

魏仙娜(上海市小学特级教师、资深班主任):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零起点入学就是默认每个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是“一张白纸”,没学过任何小学期间的知识,如汉语拼音、数学计算、英语单词拼写等。在此基础上,老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进行教学,不得加快进度,也不能擅自增加难度。尤其是一二年级,必须放慢教学进度。

刘柳:啊?真的什么都不学?那孩子6岁前的大好光阴岂不是荒废了?

魏仙娜:中国人有种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学得多,学得快,是早慧,说明孩子聪明,家长也有面子。其实,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按照科学的教学理念,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学龄前儿童正是长身体和培养好性格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教孩子认知世界,培养情商,而不是急着学“1+1”和“ABC”。换言之,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不是教孩子小学知识。

主持人: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幼儿园期间,大多数家长让孩子提前学小学课程,等孩子上了小学,老师考虑到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就加快教学节奏,这样,原本零基础的孩子跟不上,需要课外辅导补习……到最后,孩子累,家长也累,孩子学习效果不好,还耽误了长身体。

魏仙娜:所以,国家才推行零起点入学,让老师和孩子一起慢下来。小学低年级是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有一些小学在一二年级加快教学进度,人为拔高教学要求,还有一些幼儿园以“幼小衔接”为由组织中大班孩子提前学习汉语拼音、数学计算等内容,这种不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的现象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对他们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危害。

胡秋叶:请问魏老师,上海实行零起点入学一年来,情况怎么样?家长配合吗?

魏仙娜:或许是家长顾虑太多吧,我所带的那个班,4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真正的零起点入学。去年上海在全市小学正式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也就是俗称的零起点教学,但家长不买账,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学前班,或幼小衔接培训班。有的孩子学完了汉语拼音,有的孩子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学过奥数,还有的能背上百首唐诗。其实,学过又有什么用呢?按照新教材的课程标准,汉语拼音还要从a o e i

u ü 教起。过去,上海用的是老教材,汉语拼音字母一个月全教完,现在进度放慢了,拼音字母要教两个多月。所以,孩子入学前学得再多也是白费,教学进度不可能尽着他们。

千万不要帮倒忙

赵海青(6岁女孩的爸爸):孩子们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再说,孩子提前学一遍,等上学了,老师教起来不是能轻松一点吗?

魏仙娜:这是家长的美好愿望,事实可能恰恰相反。提前教了却又教得不对,重新扭回来下的功夫,比从头教累得多。就像你抢跑了50米,被罚回原点重新跑,耗时又耗体力。比如,我带的班上,40多个孩子都学过汉语拼音,可是能把O(音同“喔”)念标准的寥寥无几,很多人念成英语字母的O(音同“欧”),至于分不清前后鼻音、二声四声的更是大有人在。所以,与其说我是在教汉语拼音,倒不如说是在纠正不规范的汉语拼音。如果孩子都是零起点入学,我告诉他们“公鸡打鸣喔喔喔”,孩子们很容易就能学会O的发音,反倒省事。

林洋(5岁男孩的妈妈):汉语拼音可能专业性强一点,要求高一点,但教孩子写一些简单的字,家长可以胜任,不妨多教一些。

魏仙娜:刚入学的孩子,没有不会写字的,多则上千,少则近百。但老师不会测验孩子识字的数量,而是让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说到教孩子写字容易,也不尽然。比如,我带的班上,孩子们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但笔顺完全写对的一个也没有。拿“王”字来说,正确的笔顺是“两横一竖一横”,但很多孩子会写完三横再写一竖。我和老师们的同感是,家长教孩子写字一定要谨慎,如果教错了,孩子先入为主,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改起来相当麻烦,有的坏习惯一辈子也改不过来。

主持人:入学前学过小学知识的孩子,课堂上听讲情况如何?考试成绩是否领先?

魏仙娜:提前学过小学知识的孩子,通常在课堂上比较活跃,争相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但老师通常更愿意表扬那些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的孩子,尽管他们学得慢一点。至于学习成绩,我和同行们有两点共同感受:第一,孩子入学前学过小学知识,通常在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有优势,考试成绩明显较好,但这种优势维持不了多久,在小学第二个学期就渐渐消失。第二,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有致命的副作用。这些孩子往往后来不喜爱学习,因为他们自认为已经会了,就不好好听讲,而重复学习,难免会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从而造成挫败感,甚至厌学。所以,提醒各位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可能是给孩子和老师帮倒忙。

功课之外有知识

屈海燕(5岁女孩的妈妈):可是,孩子入学前总不能啥也不学吧?不教孩子点什么,家长心慌啊!俗话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要是一上学就落后于同学,那可怎么得了!

主持人:零起点入学,孩子不会心慌,心慌的是家长,但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长的事,所以,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魏仙娜:入学前,孩子也有学习任务,不是学课本知识,而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方面,家长大有可为。

马莉(5岁男孩的妈妈):那请魏老师快说说,家长具体应该怎样有所作为?

魏仙娜:学习以外的能力培养很重要,包括调整作息时间、坚持锻炼身体、学会礼貌待人、学会结交朋友这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培养好了,孩子会更快适应小学的环境,对学习成绩有潜在的帮助。如果家长实在想教孩子与学习有关的知识,那就教教孩子握笔姿势吧。由于孩子入学前都能写会画,基本都养成了握笔习惯,但姿势大多不正确。我班上的孩子,握笔时有的像拿竹棍,有的指尖都快把笔尖挡住了,有的大拇指顶在食指前面,千奇百怪,能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没几个。

屈海燕:“一拳一尺一寸”指的是什么?

魏仙娜:就是身体离桌子一拳的距离,眼睛离纸一尺的距离,握笔处与笔尖一寸的距离。握笔姿势是一种习惯,习惯养成对孩子非常重要。语文课有专门的一个课时教授握笔姿势,但如果孩子事先养成了不正确的握笔习惯,一个学期都改不过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天天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改不过来。我的班情况还算好的,我去别的班监考的时候特意数了数,姿势正确的还不到一半,我帮着纠正好,走开不一会儿,那孩子又恢复原样了。

马莉:握笔姿势正确有那么重要吗?

魏仙娜:当然重要!握笔姿势不正确副作用很多,比如,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达不到一寸,指尖就会挡住笔尖,孩子写字时必须侧过头去才能看到写的字,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斜视、近视以及驼背。

总之,家长要了解国家对小学课程的设置要求,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不要企图通过让孩子做大量的试题,来训练孩子对知识点的把握,这是违反孩子成长规律的。学龄前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发展而非智力培养,强行塞给孩子不需要的东西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提早学习知识,有可能造成孩子“习得性愚蠢”,让孩子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零起点汉语拼音入学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山东、福建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
入学面试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零起点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交际性研究
入学第一天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
“非零起点”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深化创新——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大学俄语阅读零起点学生与非零起点学生同步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