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为何视妈妈为敌人?
2014-12-22云燕
云燕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摘自纪伯伦《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女儿凭什么鄙视我
郭女士今年43岁,在一家外贸企业做会计,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她处于半下岗状态。她的丈夫安先生是珠海金湾区的公务员,尽管收入不高,却十分稳定。他们的女儿慧玲今年15岁,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三。慧玲的学习成绩很好,还是学生会的干部,经常主持升旗仪式。孩子争气,不知让多少人羡慕,但郭女士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她和女儿相处得不好。
“别人只看表面,有谁知道我内心的痛苦?”在心理咨询室,郭女士满面愁容地对我说,“我怀疑慧玲有心理疾病,因为她情绪很不稳定,经常顶撞我。有一天我说了她两句,她大发脾气,说她鄙视我。我气不过,骂了她一顿。您猜怎么着?她居然恶狠狠地说:‘真想不通爸爸当年为什么要娶你!您听听,这像女儿对妈妈说的话吗?她爸爸不娶我,怎么会有她?”
说到那次母女吵架的缘由,郭女士叹了一口气,说:“都怪我这个当妈的犯贱呗!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习又紧张,我让她每天早餐喝一盒牛奶。这点要求不过分吧,别的家长也是这样要求孩子的。可是慧玲特殊,她说牛奶有股腥气,说什么也不肯喝,经常为喝牛奶的事跟我闹别扭。没办法,我调换不同品牌的牛奶,国产牛奶都喝遍了,慧玲都说不好喝。后来我狠狠心,花大价钱给她买新西兰进口牛奶,可那小祖宗还是不肯喝。您说,我能不生气吗?我说她娇气,嘴刁,牛奶再不合口味,终归有营养吧?她来气了,说每次喝牛奶都像喝药,硬吞下去的,是活受罪。我问,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都喝呢?她不耐烦地说,那你把咱家的牛奶都送给别人家的孩子吧。就这样,我们大吵一架。”
我劝道:“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口无遮拦,您何必跟她一般见识?没准儿,她马上就后悔了呢。”
郭女士撇撇嘴,说:“那丫头毒着呢!我快下岗了,心情不好,难免跟老公拌两句嘴。生活中,两口子拌嘴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每次慧玲都向着她爸爸,把‘更年期挂嘴边,甚至讥笑我没有女人味儿!我伤心啊!我的女人味儿哪里去了,还不是伺候他们父女俩给消磨光了!再说,我真的没有女人味儿了吗?真没女人味儿也轮不到她说呀!有一天她爸爸给她买了一条裙子,我说让我也试穿一下,她居然不肯。我硬要试穿,她又生气了,说如果我硬穿,那条裙子她就不要了。我真搞不懂,别人家的女儿都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为什么我的女儿是我的冤家呢?”
我问:“慧玲对爸爸也经常这样说狠话吗?”
“这正是我气不过的地方!”郭女士突然提高了声调,“他们父女俩好着呢,经常合起伙来欺负我!对了,慧玲该不会有恋父情结吧?”
“哪个女孩没有恋父情结呢?”我没有正面回答,接着问,“慧玲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得如何?是不是经常用话语激怒对方?”
郭女士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降低声调说:“那倒没有,她在学校人缘很好,老师、同学都喜欢她,女生叫她‘玲姐,男生叫她‘玲哥——慧玲说,这都是表示最高尊敬的称呼。”
“慧玲独处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比如独自哭泣、失眠之类。”
“也没有。她特会自娱自乐,但只要我一出现,她就马上严肃起来。”还没等我明说,郭女士就迫不及待地自我诊断,“这样看来,是不是我有问题?”
女儿其实不属于你
我告诉郭女士:“您刚才说别人只看表面,不了解您和女儿的不睦,其实您也是只看表面,只看到别的母女亲亲热热,说不定别的母女在家也吵吵闹闹。在家庭关系中,都说最好相处的是母女,最难相处的是婆媳,其实,能把母女关系处好的凤毛麟角。”
郭女士说:“您这样说,不是故意来宽我的心吧?”
我说:“经常有妈妈来问我,为什么女儿不像亲生的,更像是来找碴儿的?有的妈妈与女儿水火不容,两个月不说一句话,有话说的时候让爸爸转告。所以,您不必过于焦虑,关健是要弄清楚女儿不喜欢您的原因。”
“那些妈妈与女儿水火不容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说:“这些妈妈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唠叨。”
郭女士的脸马上涨红了,嗫嚅道:“慧玲也是最烦我唠叨。可是,我唠叨还不是为了她好?我怎么不唠叨别人家的女儿呢?”
我说:“这是您的看法,在慧玲看来,您的唠叨是一种折磨。有心理学家直言不讳地说,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对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凌迟,一点一点消磨掉孩子的自信心。为了捍卫自信心,孩子奋起反抗是一种自卫行为。”我告诉郭女士,妈妈唠叨女儿,其实是控制欲过强的表现。有的妈妈一旦遭遇女儿反抗,动辄以泪洗面,甚至绝食,逼孩子就范。如果女儿不让步,势必让母女矛盾升级,即使女儿表面让步,内心仍然不服,会暗暗发誓:以后绝不做妈妈这样的妈妈,绝不!而且,这种消极情绪会压抑在女儿的潜意识里,时不时地让她感到焦虑。“如果让您选,您愿意慧玲屈服呢,还是反抗呢?”我问。
郭女士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她问:“我承认我有控制欲,难道我无权控制自己的女儿吗?她才15岁,什么都不懂,有许多事需要我来教,我是爱她的呀!”
“谁都不会怀疑您对慧玲的爱,包括慧玲自己。”我说,“但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首先,您要明白,您对女儿的爱是否有效,不是以您是否付出为准,而是以慧玲是否感受到为准。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女儿的成长。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其中两节写得非常精辟: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如果妈妈不能正视这一点,最亲密的两代女人就有可能成为最亲密的敌人。”
郭女士若有所思地发愣,半天不说话。
不改变不可能和解
我告诉郭女士,母女的心理对峙是家庭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不和谐因素。尤其是父母关系不睦的家庭中,渐渐长大的女儿开始发现人到中年的妈妈风华渐逝,得不到爸爸的爱,女儿的内心会非常痛苦。在女儿的内心深处,都会把妈妈的命运视为镜子,预见自己的未来。当发现这面镜子黯淡又落寞,内心充满浪漫幻想的女儿一定深受打击。女儿爱妈妈,因此感到委屈、愤怒和恐惧,害怕将来自己成为妈妈那样没有爱情滋润的中年女人。“试想,这时妈妈的唠叨会有多强的说服力?”
郭女士拖着哭腔问:“唠叨,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吗?”
我说:“唠叨的本质是不信任对方的智商与能力,更何况中国妈妈的唠叨通常伴随着指责。大大小小、事无巨细、琐碎无边的唠叨与贬低,像一把削皮刀,把女儿的自信心削掉。许多成年女性在奋斗、受挫,再奋斗、再受挫的过程中,会在自我贬低的源头,隐隐约约看到妈妈的身影,听到妈妈熟悉的唠叨。”我转换话题,进一步剖析,“当然,唠叨只是外在表现,妈妈膨胀的控制欲和放弃继续成长的惰性是母女关系不睦的内在原因。”
“我都40多岁了,还需要成长吗?我工作都快丢了,还怎么成长?”
我说:“除了职场,家庭同样需要经营,做妈妈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性成长。要对女儿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精神需求了如指掌,不学习怎么行?培养女儿,妈妈要言传身教,不内外兼修怎么行?被自己的女儿鄙视,不是悲剧,而是信号,提示您该学习了。您不能容忍女儿的鄙视,说明您有改变现状的决心,正确的做法不是改变女儿,而是改变自己。”
郭女士耸耸肩,说:“可是,我怎样改变自己呢?”
我给郭女士三点建议:
第一,从今天开始,管好自己的嘴,不再唠叨。既然唠叨没用,何必再唠叨?既然唠叨是女儿心情的污染源,那么堵住这个源头,至少可以避免一些摩擦。
第二,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牛奶是营养丰富的饮料,却不是唯一有营养的饮料。女儿不喜欢喝,不是讨厌营养,而是口味问题,为什么不用豆浆代替呢?另外,奶酪、奶油、炼乳也可以替代牛奶的营养。据说配方奶粉腥味不重,也可以让女儿试试。只要对女儿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控制,许多问题都能轻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三,给女儿正能量的女性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女儿,会以天然的女性视角观察妈妈的生活。如果妈妈希望女儿将来幸福,就要给女儿更多的正面影响,比如与丈夫相亲相爱、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注重仪表美,等等。
我总结道:“总之,做妈妈得让女儿佩服才行。当女儿佩服妈妈时,母女就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此前的不和睦也都可以和解。”
咨询结束,郭女士满意地告辞。我知道,两个小时的交流不可能对她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至少她开始思考了。我相信,只要她做出一点努力,慧玲都会敏感地察觉到,就会有积极的回应,母女僵持的局面就会有所改变,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祝福她们!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