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头版”助力党报新闻板块“接地气”

2014-12-21苏超光

中国记者 2014年4期
关键词:头条版面日报

□ 文/苏超光

(作者是《广西日报》编委、主任编辑)

编 辑 吴长伟 mailv@xinhuanet.com

2012年2月,《广西日报》全面改版。在对所有版式设计进行革新的同时,在第五版创新推出“看点新闻”版,每周二至周五出版。版面与头版版式相似,设有报头,全彩印刷,翻阅位置又处于头版之后,被称为《广西日报》的“第二头版”。

《广西日报》“看点新闻”版的内容定位是: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社会关注度高、可读性强的新闻。既抓即时新闻事件动态报道,也抓阶段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调查,认真策划,精耕细作。把引领、追踪新闻话题作为重中之重,兼顾精短消息和深度通讯。文章无论长短,都要以“新闻价值”和可读性作为选稿的首要标准。“看点新闻”版推出以来,读者关注度不断提升,舆论影响力不断扩大。

好机制是“接地气”的基础

许多党报记者已养成了老一套的办报方法,采写稿件不求出新出彩,但求完成任务。《广西日报》在酝酿推出“看点新闻”版之时,首先着手推出新的工作机制,理顺策划、采写、出版各个环节,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

一、稿酬倾斜机制,解决“看点新闻”稿源问题。同样的新闻事件,要写得有看头,在采访和写作上就要下一番苦功夫,而不能止于“但求完成任务”上。要让大家甘于吃苦乐于创新,就必须有激励机制。《广西日报》新的采编工作质效考评方案规定,对被选用于“看点新闻”版的稿件,大幅提高稿酬分值,并拉大各档次稿件的分值差距。

稿酬倾斜机制不仅激发了一线记者的热情,也让各部门编辑走出院门,深入基层挖掘题材,报社上下形成了以采写“看点新闻”为快的氛围。

二、策划讨论机制,使“看点新闻”更上层楼。为鼓励各采编部门加强策划,《广西日报》进一步完善采编工作质效考评方案,专门设立了“策划分”制度,并评出合格、良、优三个档次予以不同奖励。与此同时,在保持每天下午召开编前会这一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每天上午又增开采前会,由在家的总编副总编与各部门值班负责人共同参与,对各部门提交的策划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修改完善策划提案,返交策划部门具体执行,成稿后再次集中商讨,达到要求后方可见报。

“看点新闻”版开设两年来,分阶段、有步骤、有节奏地推出了多个新闻策划版面,敏感地捕捉各时期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大量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民生话题,不仅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也促使党委政府完善发展战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如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看点新闻”推出《“三农”之春——“一号文件”织就美丽“壮锦”》专版(4月1日),以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10年来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四级跳的生动事实。

H7N9禽流感事件发生后,“看点新闻”策划推出整版报道( 2013年4月9日),头条告知公众《我区流感监测网络健全运行良好》,尚未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配文有专家支招及广西各地的具体监控情况;还针对一些地方抢购板蓝根的乱象配发评论《宜少一点闻风而“购”》。

三、灵活用稿机制,使“看点新闻”有“看点”。每篇“看点新闻”头条的选用,经过采前会的集体讨论和编前会的审定方可通过。为保证头条真正有“看点”,对稿件来源与题材不拘一格。每天编前会都会认真听取集团旗下各都市报的报题,取其精华为“看点新闻”所用;夜班值班负责人每晚还要浏览各都市报的大样,再次对照比较,确保“看点新闻”不漏发重要新闻。如果发现有重大新闻稿件的缺漏,则直接取用子媒的成稿编发出版,保证新闻时效性。

新理念使“接地气”成为可能

要让“看点新闻”“接地气”,首先要让采编人员树立起新的办报理念,在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让新闻报道更加注重指导性、实用性、服务性,用群众视角写事,写群众关注的事;用群众语言说话,说群众爱听的话。

一、讲述底层百姓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据统计,在这两年“看点新闻”版的头条中,此类稿件占比最大,社会影响也最广。如2012年的《无人售肉摊:见证诚信的力量》《六旬“愚公”廿七载劈山凿路》,2013年的《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记感动中国的广西“最美女孩”何玥》等等。因为是老百姓自己的事,百姓自然爱看。

在这类题材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广西日报》连续两年策划开展的“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看点新闻”不惜版面予以配合,充分展示普通百姓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和道德风尚,收到了“感动广西”的良好效果。

二、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打通上下节点,促进社会进步。近两年的“看点新闻”头条中,群众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物价、环保等类稿件占幅居前。如2013年的《“史上最严交规”让车牌架成“烫手山芋”》(2月8日);《管道天然气终于要降价了!》(5月31日);《高温炙烤考验劳动者的权益保障》(8月28日)等。

“看点新闻”在报道此类题材时,不仅将党委政府的政策解读做深做透,还更注重将群众心声融入其中,促进社会管理部门完善公共服务措施。如2012年广西举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听证会后,“看点新闻”头条就站在群众角度发问:《第一档电量130度是否太低》(2012年5月8日),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广西气候特点和百姓呼声后最终进行了调整,将高峰月份和非高峰月份首档电量分别提高了60度和20度。

三、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强化指导性和服务性。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之后,每逢春节、中秋、国庆等假日,“看点新闻”都在重要位置刊出“出行指南”;在疾病防控方面,也根据每个时期的特点提醒公众关注,如2013年的《10大疾病排名 血脂异常占首位》(2月5日头条);在群众较敏感的物价、收费等方面,更多地以互动方式进行报道,做化解矛盾的有力推手,如《我区物价部门现场解答市民咨询与投诉》(5月9日头条)等。

四、对持续性事件追踪报道,回应公众的持续关注。由于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夏季多受热带风暴袭击,成为“看点新闻”头条持续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如2013年8月“尤特”台风登陆广西后,“看点新闻”头条持续刊发《“尤特”给桂东南带来严重风雨影响》《“尤特”致我区132万多人受灾》等等。

2013年是广西高铁建设的冲刺阶段,公众关注度非常高。年初,“看点新闻”版就开辟了“广西冲刺高铁时代”栏目,图文并茂地刊发记者对高铁的体验,披露高铁列车各种细节。

新手段使“接地气”可持续

在多种宣传媒介并存、纸媒不断被“唱衰”的环境下,省级党报要在众声喧哗中求得生存,必须创新宣传手段。

一、创新版面风格。“看点新闻”版在新闻表现形式上,除了开设头条栏目“今日看点”外,还开辟了“报网互动”栏目、两个言论专栏“创见”和“新闻笔谈”。在版面编排上以引人看、容易读为首要标准,树立严谨典雅的基本气质,强化版面策划组合;在创意设计上善用图片、图表,让各种示意图、三维图、地图、插图、漫画等增强新闻信息的直观性和立体感,使版面生动活泼,增强视觉冲击力。

在标题制作上力求言简意赅、新颖醒目,充分凸显新闻价值、表现新闻本质。大通讯多使用表意清晰的短标题,并适当提炼“核心提示”方便阅读;重要短新闻则使用厚题薄文,使主题、副题、小标题形成层次感。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所在。“看点新闻”版的“新闻笔谈”,短小精悍,行文活泼,以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对时事新闻和热点事件进行“短平快”的评论,引导社会舆论,这两年已渐成《广西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如破解用工荒、弘扬“雷锋精神”、防汛抗灾等,“新闻笔谈”不是简单一谈而过,而是形成系列,谈深论透。

二、创新宣传形式。2013年9月25日,《广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2013年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新闻《12个“最美”故事感动广西》,“看点新闻”版整版配合链接相关新闻。前所未有的是,在介绍楷模新闻人物时,首次用上了“魔码”图案。紧接着,11月8日记者节,“看点新闻”版在《传播正能量 老记在行动》特刊中,首次整版使用“魔码”链接。新的宣传形式,让报纸版面“动”了起来!

此后,为了推广这一宣传新手段,“看点新闻”在头条和报眼位置不断进行强化报道。如《“广传魔码”使用问题帮你问》(11月13日)《“广传魔码”激起传媒江湖涟漪阵阵》(11月15日)等。

三、创新管理制度。“看点新闻”版要成为《广西日报》的拳头版面,还应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如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全面扫描、追踪和采写热点事件,确保不缺不漏。进一步拉开“看点新闻”优秀稿件与其他一般稿件的稿酬差距,激励更多记者投身其中。目前,《广西日报》已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室”,加强党报与网络的对接,在版面上开设“报网互动”专栏,关切网络世界的新闻事件。

舆论监督和问题报道是“看点新闻”创办两年来的一大弱项,还需通过制度设计来推动其取得突破。

猜你喜欢

头条版面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头条
灵感日报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灵感日报
头条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