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认识论根源再解读
2014-12-20何文杰田庆锋
何文杰 田庆锋
摘 要 伊斯兰教与客观唯心主义具有大体相同的世界观;对存在的基本问题诸如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未来、人类的起源等的解答受制于有限的认识能力,人们长期不能发现社会生活中个体及集体命运的决定因素和力量,此二者为伊斯兰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这些问题彻底正确的解决依然受制于当代有限的认识能力则是伊斯兰教持续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应从哲学、科学、宗教中提取最大公约数,对存异部分进行统筹协调,扬长避短以更好地促进人类自律和存在的基本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认识论 存在 解读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820097)“清代中国西部宗教法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文杰,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田庆锋,甘肃政法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律史学、宗教法学、法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185-03
伊斯兰教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7世纪发轫以来,一直处于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态势。“伊斯兰教今天已拥有12多亿信徒,约占世界人口的5/1。伊斯兰教以其独特的精神活力冲击着当代国际政治,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伊斯兰教还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地区,只有大洋洲和南美洲了。”伊斯兰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清代中国西部宗教法制有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拟对伊斯兰教宗教信仰(伊曼)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作一解读,以期找出它产生、发展和继续存续的认识论根源,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今后的宗教及相关工作。
一、伊斯兰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解读
“根据《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和新末日,根据“圣训”,则还有信前定。信安拉是最基本的信条,他是最高的实在,唯一的真宰,万物的创造主;他自有自在,独一无偶,全知全能,普仁特慈,永恒不灭,无形象无方位,同时又威严无比,善恶必报,清算神速。服从安拉的意志是伊斯兰教的基本要求。信使者就是相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信经典主要就是信《古兰经》。信天使就是信安拉从光中造的执行各种不同任务的妙体。新末日就是信末日审判,死者复活,入天圆火狱。信前定就是信善恶的前定。”除过宗教信仰外,伊斯兰教还包括宗教义务(仪巴达特)和善行(伊哈桑)两个基本内容,本论文对善行在末尾部分有讨论。
伊斯兰教教义宣称真主安拉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创造主,他永恒不灭且无形象无方位,他全知全能且绝对唯一,他决定物质世界和人类自身,具有第一性。真主安拉还是一切事物及其变化的预订者和安排者,是人的善恶最终记录者和末日裁判者。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作为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宗教和哲学,它们都包含着人们对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的内容,上述伊斯兰教教义也包含着对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的内容,即认为世界的本源为真主安拉,他创造了自然界和人类本身,他虽然无形象无方位但却具有意志力,能够赏善罚恶,而自然界则具有第二性,因此其世界观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若进一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教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拥有大体相同的世界观。客观唯心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只不过是绝对观念或宇宙精神的产物。黑格尔指出,“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绝对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其实质和上帝创世说是一致的。黑格尔的哲学其实也就是装扮成哲学的神学。”“客观唯心论不过是被哲学家精致过的、采取理论形式的宗教教义。”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是创造主,也是主张有一个高于先于物质世界的真主首先存在,自然界和人类再由真主安拉创造出来,但这个真主安拉无形象无方位,并不属于现实人类社会中的成员或成员的神化,该教义明确反对崇拜多神和偶像意义上的以物配主,故安拉具有符号式的象征意义,象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伊斯兰教认为现实中的人是由真主安拉创造出的,其实质也是强调了绝对精神产生了自然界和人类,在世界观上与客观唯心主义具有大体相同的内容。伊斯兰教教义在强调安拉的绝对性、全能性以及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方面与客观唯心主义者强调绝对精神如出一辙。
那么,产生伊斯兰教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呢?这种认识论根源在当今有没有被消除呢?唯物论者认为,当人们把认识过程中的另一个成分——概念夸大成为脱离物质的绝对的东西时,或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夸大到了不受客观世界制约的程度时就会陷入客观唯心论。以上认识论根源剖析对伊斯兰教也是适用的,但是尚不全面。
由于人类的本性所决定,人们总是对世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类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还是有始有终的,如是有始有终的则它始于何时,终于何处,什么力量推动着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人类及个体的命运到底是由谁来决定的,恶行和善行对人命运的影响是相同的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抱着高度的好奇之心,并力图得到明确肯定的答案以安慰好问且不安的灵魂,而这也是一切宗教、哲学必须予以解答的问题。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基础、所处立场不尽相同,在此问题上便有了不同的答案,因而也便有了不同的宗教派别、哲学派别。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科学尚不能对诸如自然界如何产生,人类如何出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到底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什么等问题做出回答,当时的科学研究甚至不涉及这些主题。但人类好奇的天性和对永恒的追求便对各种宗教和哲学的问世提供了社会需求基础,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宗教的身上。囿于历史条件,宗教创立者只能从主观臆测的角度来回答上述问题,但却不用或不能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因为长期以来科学、哲学也无法令人信服地回答宗教教义中提出的有关问题,缺乏有力的反证,宗教教义也就得以长期传播了。对存在的基本问题的解答受制于有限的认识能力,这正是宗教产生的第一个认识论根源。对此,有自然科学家就曾指出,“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男男女女们之所以皈依宗教,并不只是为了寻求道德指引,而且也是为了寻求关于存在的基本问题的答案。宇宙是如何被创造的?宇宙又会怎样终结?生命和人类的起源是什么?只是到了近几个世纪,科学才开始为这类问题的解决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在社会生活当中,劳苦大众大多处于被统治被剥削的地位,再加上战争的摧残,他们的人生饱受苦难,但长期以来他们却不能正确地发现带给他们苦难的社会关系的压迫根源,不能发现社会生活中个体及集体命运的决定因素和力量,找不出个体及人类的解放者,而把决定个人幸福苦难与否的因素完全归结到“前定”和末日审判上,这便是伊斯兰教产生的另一个认识论根源。对此,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是“被压迫众生的叹息”,这样对社会力的不理解和在它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便成为伊斯兰教产生的重要因素。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持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这在它们问世的时代仍然处于比较高的认知水平,这种立场至少认识到了宇宙的奥妙无穷和深不可测,也否认了人类自身成为造物主的可能,这实质上就是指出人类意识仅具有第二性,人类不可任意妄为。当然,为人类行为提供道德指引应作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来看待,宗教也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中国出现了易经学说,随后又发展出了五行学说,该学说用太极生两仪,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五行生克制化原理来解释世界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这些学说大多都来自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宗教继续存在的认识论根源解读
那么上述问题在今天是否得到彻底的解决了呢?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源,事物内部总是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互相依存和斗争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物质世界是由物质内部的矛盾促使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唯物辩证论者还认为,物质世界没有开始和终结,宇宙也是无所谓边界的。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非常严谨、系统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哲学发展至今的最高峰。唯物辩证法对存在的基本问题已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历史唯物主义中也包括了对社会生活中个体及集体命运的决定因素和力量,个体及人类的解放者的论述。然而,发展永无止境,唯物辩证法仍将处于无限的发展链条当中。当前,我们似乎应加强对如下问题的研究和论证:矛盾是推动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但事物内部为什么会有矛盾存在呢?宇宙间是否只有人类有意识,外星人有没有类似于我们人类的意识呢?意识是否只是人脑独有的机能呢?诚然,外星人存在的证据仍未找到,但找到后肯定对我们已有的观念造成冲击。唯物辩证论者都是可知论者,但可知并不等于尽知,人类能否做到尽知呢?人类在近几百年来取得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的巨大飞跃,大大超过以往人类认识的总合,但在对具有终极意义的事物的认识上人类还很无知,如大爆炸理论中的奇点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无穷密度和温度源于何处,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暗能量到底是什么等等。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迄今为止,认识的重任都由人类来肩负着,但人类是否会永恒存在呢?唯物辩证论指出,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会灭亡,如果人类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会因为人类存在的局限而有局限,就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何况人类存续已有数百万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深化也仅仅是近两三百年间所发生的,未知的领域依然浩如烟海。由此,前述问题就不一定会有一个最终解。唯物辩证论者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属于物质范畴,与其主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具有同一性,仅用内容决定形式来解释则说服力不足,仍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如今,许多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都支持约在180亿年却有天地创生的理论,宇宙在一场大爆炸中产生,宇宙并非过去一直存在。这个观点与唯物辩证论的世界没有开始和终结的观点相左,另外,在宇宙学家看来,宇宙有无边界也是值得探讨的,而非确定没有边界。当然,以上观点还需要充足的科学证据来证实,但至少说明好多东西仍是存疑的,穷尽世界上一切真理的理论是不存在的。唯物辩证论和其他哲学不能确定解决的问题便会继续成为科学关注研究的重点和宗教持续存续的理由。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已成为检验宗教教义和哲学观点真伪的客观标准。科学允许反复地实践以检验自己观点的真伪,就此点而言,它具有真金不怕火炼的品格,而这正是真理的品格,由此,科学是最具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精神之一,是它自身就是自身的第一推动。也就是说,科学活动在原则上是不隶属于服务于神学的,不隶属于服务于儒学的,科学活动在原则上也不隶属于服务于任何哲学的。科学是普适的、独立的,它自身就是自身的主宰。”在历史上,科学一直不是很发达,第一次科学革命中才出现了脱离哲学、脱离宗教神学的完全独立的近代科学,这就为形形色色的宗教和哲学派别登上历史舞台预留了空间。在科学日益昌明的今天,科学发展中依旧存在的困难和空白点将持续为一些宗教教义和哲学观点预留生存的空间,伊斯兰教教义也是如此。
近代以降,自然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世界观造成了革命性的影响。19世纪上半叶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的问世为唯物辩证法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自然辩证法得以问世。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继问世,量子力学得以创立,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形成并不断发展,射电天文学和现代宇宙学也发展了起来,新元素被发现,分子生物学得到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方兴未艾,空间科学技术得到开发和利用等等。科学技术取得的上述成就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看法,使人们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特别是天体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现代宇宙学已经对过去多为宗教关注的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解答。然而,尽管现代科学取得了辉煌的骄人成绩,但其对存在的基本问题的解答绝大部分仍然处于假说阶段,也就是说,存在的基本问题在现阶段和一个很长的期限内都将深深地困扰着科学及科学家们。譬如,现代宇宙学中就有爱因斯坦的有限无边宇宙模型、弗里德曼的膨胀宇宙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稳恒态宇宙模型。其中广为关注和接受的就是宇宙大爆炸模型。该模型认为,辐射的质量在宇宙演化的早期占优势地位,高温热辐射几乎成为当时宇宙的全部组成成分。“原始”火球在基本粒子的作用下发生大爆炸,急速向四周膨胀扩散,当时温度在100亿摄氏度以上,物质密度非常大,只有极少的中子、质子以及光子、电子、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大爆炸5分钟时,平均温度为10亿摄氏度,此时中子或者衰变,或者与质子结合成氦、氢等元素,化学元素开始形成于这一时期;当进行到1天时,约4000万摄氏度,与太阳中央的温度大体相当;温度降到100万摄氏度后,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主要物质为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以及光子、电子、质子;当进行到30万年时,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与太阳表面的温度相当,此时气态物质逐渐聚集成气体云,后者又进一步演化成恒星体系,此后又演化出行星,演化出生命;当进行到1000万年时,温度为300摄氏度,与室温大体相当。大爆炸模型获得了一定的证据的支持,但诚如前文所言,该理论对原始火球中为什么有无限大的温度、密度及时空曲率尚无法解释,对缘何有个原始火球也无法解释,这也就是说该理论对第一推动或天地创生仍然无法给出一个最为彻底的说明。现代宇宙学对宇宙是否有个开端,抑或是否是无始无终的仍然无法确定,对宇宙是否有边界仍然无法确定。霍金指出,定律并没有告诉我们,宇宙的“太处”应该像什么样子——它依然要靠上帝去卷紧发条,并选择如何去启动它。他认为,只要宇宙有一个开端,我们就可以设想存在一个造物主;但如果宇宙确实是完全自足的,没有边界或边缘,它就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它就是存在,那么,还会有造物主存身之处吗?由此看来,现代科学也无法对存在的基本问题做出正确的肯定的回答。
这里的问题是,尽管伊斯兰教教义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但他却难以证实自己的观点给人们看。基督教更是这样,如果我们要问如何才能让所有人看见或感知到上帝,恐怕也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伊斯兰教教义中的真主安拉无形象无方位,这就减轻了对他的证明义务。总体而言,存在的基本问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困惑着哲学、宗教和科学界人士及哲学、宗教和科学自身,是这三者要共同攻克的难关。宗教至少早早地为哲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课题指南”,其提供的答案对哲学和科学研究也是有启发性的,何况它在安慰好奇和不安的心灵方面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尽管阶级斗争和反对剥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剥削制度还是广泛地存在着,再加上思维惯性,人们还是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中个体及集体命运的决定因素和力量,还是没有完全找出个体及人类的解放者;加之人生的命运多舛,人们还是无法完全摆脱社会力的控制,还是有人或多或少地寄希望于前定和末日审判;再加上受制于有限的认识能力,当代哲学和科学对存在的基本问题仍然无法彻底正确的解决,这二者便成为伊斯兰教继续存在的认识论根源。
除过认识论根源外,宗教还起到了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作用,这一切都最终促成了宗教的产生。尽管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宗教在这一领域仍将长期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宗教将继续存在的因素之一。
三、提取最大公约数,对存异部分进行统筹协调,扬长避短以更好地促进人类自律
在精神层面,哲学、宗教、自然科学都对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关怀,都在提升人的心灵,安慰好奇和不安的灵魂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毫无疑问,宗教、自然科学、哲学在未来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自然科学将后来者居上,科学之路将方兴未艾,将终极地改造世界、改造人类。自然科学也是检验宗教教义、哲学观点正误的一项硬标准。当然,科学是中性的,它本身并无所谓善恶之分,并不包含价值判断,科学被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核武器,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所以仅有科学还是不够的。哲学则能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哲学还能为人们提供方法论。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人不需要宗教化,但人必须哲学化,未来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总之,哲学将是一直存在和发展下去的。宗教既掌管着人们的心灵,又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但宗教的地位将呈现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一是在提高人的心灵方面,哲学的作用日渐强大;二是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法律将后来者居上;三是科学的进步对宗教个别教义不断地提起着挑战。当然,宗教中包含着善恶等道德内容,它的衰落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对人的行为予以规范,以防止人类科技文明及不良行为摧毁人类自身。在实行人类自律方面,伊斯兰教也能够发挥他独到作用。伊斯兰教要求人们行善,《古兰经》说“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款待奴仆。真主的确不喜爱傲慢的、矜夸的人。”在麦地那,经文规定杀人在来世要受到严厉惩罚,欺诈、诬告、偷盗、劫掠、通奸、谋杀都要受到现世的惩罚,禁止吃利息、赌博、饮酒、投机、食物以及制造偶像、画像等。对于违反上述禁令者,还将面临末日被审判入火狱的末日惩戒。由此看来,伊斯兰教在确立伦理规范和社会关系准则,在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当然,宗教发挥的作用不完全是积极的。“宗教激情则更为经常地导致暴力冲突,搞乱了人类正常的宽容精神,释放了野蛮与残暴。尽管大多数宗教都赞美爱心、和睦、谦卑、并将这些称之为美德,但世界上各大宗教组织的历史却常常是以仇恨、战争、傲慢为其特色的。”在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和继续发挥作用的现实背景下,权看人类如何对其加以正确地引导,以扬其长避其短。
既然宗教还将长期地存在和发挥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是不因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我们就很有必要从科学、哲学、宗教中提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对存异部分进行统筹协调,同时限制和排除其糟粕和弊端,发挥各自优势以更好地促进人类自律,更好地向解决存在的基本问题的道路上进发,更好地安慰人们的灵魂,更好地确保我们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和今后比较漫长的岁月里,单靠哲学、科学、宗教中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实现人类的全面自律和回答生存的基本问题,更无法安慰困顿的灵魂,而且还会导致其他已有资源的巨大浪费。诚如埃里克.简森所言,“在实践上,似乎只有将这三大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够在必须的时候产生出符合要求的道德——这种进化只有当我们将科学、哲学、宗教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时,才能够实现。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在是时候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不要仅仅局限在科学领域,更要将我们的目光延伸到更大的哲学和宗教领域,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究竟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参考文献:
[1]金宜久.伊斯兰教文化150问.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金宜久.伊斯兰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
[4]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英]保罗·戴维斯著,徐培译.上帝与新物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林德宏.自然科学史概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
[8][英]保罗·戴维斯著.徐培译.上帝与新物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9][美]埃里克.简森著,熊况译.宇宙简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