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2014-12-20王长亮
王长亮
山东是全国畜牧大省,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正处在由大到强、由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既是破解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增创畜牧业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再者,它更是适应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是产业功能拓展的需要,是适应区域竞争的需要。该如何做好当前的具体工作,真正把山东的畜牧业做大做强?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畜牧局冯继康局长。
记者:在不久前的山东省畜牧局长会议上,提出了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请问山东下一步如何推进该项工作?
冯继康:要着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准确把握形势。山东省畜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自身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临的约束日渐显现。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紧。近年山东省每年需外调玉米1500万吨、豆粕600万吨以上,以缓解本地饲料用粮不足。二是质量安全风险高。畜牧产业链条长、生产环节复杂分散、生产主体众多、执法力量偏弱,全方位监管难落实、畜产品安全隐患大,安全风险威胁依然存在。三是要素短缺压力大。山东省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失去,高素质畜牧从业者群体尚未形成,“谁来养畜”的问题已经摆在面前;养殖用地紧缺状况日益严重,发展空间不断压缩;畜牧业投入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旧存在;先进实用技术、信息服务等与实际生产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四是生产效益低。2013年山东畜牧业增加值率(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1.3%,低于全国平均7个百分点,与国际先进生产水平差距大。这些矛盾和约束,限制了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转型升级予以化解、实现突破。
其次,畜牧业发展的一些传统优势正在失去,必须立足实际、适应新变化,通过转型升级加快培植形成新的优势和竞争力。一是推进产业融合程度低。畜牧业一、二、三产发展不协调,服务业占比仅为5%,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设施装备、良种良法、推广培训等仍是短板,产加销融合度低;集团化、辐射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作用偏弱,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不规范,产业利益分配和联结机制不完善。因此必须通过组织创新和监管服务克服这些面临的问题,推动畜牧产业融合高效发展。二是支撑服务提升慢。基层质量安全监管、动物卫生防疫、畜牧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效调控机制、扶持手段、监管执法、人才队伍等尚不到位,良性互动、平稳发展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这些都需要创新调控扶持、完善条件体系,逐步加以改善。三是改革创新力度小。在技术创新上,外来品种多、自主品种少;借鉴模仿多、自主成果少;在经营创新上,主体水平提升慢、新型模式构建少;新型业态建立慢、方式手段变换少。这些都需要用转型升级的行动予以激活破解。
记者:山东畜牧业转型升级有哪些要求?如何准确把握这些转型升级?
冯继康:首先要明确转型升级方向。发展定位上,从“中端数量型”转向“高端质量型”。在维持适当发展速度和数量规模的基础上,必须走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路子,积极打造优质品牌;走高产高效高端的路子,占领畜牧业高端价值链。发展内涵上,从“一产独进”转向“三产融合”,逐步实现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的转变;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依托条件环境变化;按照“三产”融合要求,强化新主体、构建新体系、塑造新机制、打造新业态。发展功能上,从生产为主转向“三生”统筹。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获得稳定家庭收入,促进农牧结合,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局面。发展方式上,从“分散粗放”转向“集约高效”。要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总体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素质提高和管理提升的轨道上来。发展动力上,从“追赶借鉴”转向“创新驱动”。无论怎样学习借鉴,只有内生出自己的东西,立足实际改革创新,才能有强大的驱动力,树立发展上的新优势。
要想把握转型升级要求,山东省总体思路上,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创优势为主线,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服务方式、监管方式转变,率先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新型发展模式、融合发展机制,努力打造成全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畜牧业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上,继续保持数量优势、争创质量安全新优势、努力提升高端占有优势、大力培植新兴优势。培育50个畜牧旅游示范区,生态畜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畜牧养殖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达到80%。
记者:山东省在畜牧业转型升级中具体的任务是什么?
冯继康:其一,在生产结构调整上,稳步发展生猪和家禽,加快发展奶牛、肉牛和肉羊,突出发展特色养殖;在产品加工上,要加快发展精深加工、熟食生产,注重花色品种多样化,提高优质、高端、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在区域布局上,进一步推动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加速隆起“胶东半岛肉禽、沿高速公路奶牛、沿黄肉牛肉羊、鲁中南生猪、黄河三角洲草业”五大优势产区。其二,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养殖升级。大力开展标准化示范场、示范区、示范市创建,尽快实现向家庭农场、标准化养殖、生态化养殖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升级。要转变畜牧业工作方式,实现管理服务升级。工作目标上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提升质量和发展水平转变调整,工作内容上由全面抓、抓全面向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到底转变调整。其三,要培育一批现代化育种企业,完善县乡畜禽良种推广服务体系。畜禽养殖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加快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改造基础设施、提升装备水平,构建区域布局合理、养殖方式先进的现代畜牧养殖体系。在饲料兽药上要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发展秸秆饲料,推广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种植;加快开发安全高效低残留新型兽药。疫病防控要完善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基础设施,加快省市县乡四级冷链体系建设;改善质量安全扶持饲料、兽药、畜产品、牧草等公益性检验检测实验室;积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严格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其四,通过深化产业化经营、壮大合作组织、发展现代流通交易等方式,加快组织再造。其五,围绕良种培育、畜禽饲养、疫病防控、质量监控、污染治理等领域,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等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能力建设。其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研发创新推广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组建畜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畜牧兽医高端人才培养,培育企业科研创新团队。普及良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育种信息管理,推进健康养殖技术集成,推广安全生产、源头追溯、监督管理、风险预警等技术。
记者:山东省要加大畜牧业转型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全面实施这些工作?
冯继康:一是强化示范引导。要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在综合发展、关键环节、产业保护、扶持调控、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突出标准化创建、畜禽污染治理、病死畜禽处理、无疫区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任务,深挖经验典型,积极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有发展潜力、经济效益好的转型升级样板。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宣传转型升级的先进典型,达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效果,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要深化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配套完善、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畜牧产业经营组织、产学研一体化、畜产品目标价格管理、信息监测预警、行政司法联动等改革试点。创新畜牧业专项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股权投资、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形式,撬动金融资金,加大畜牧业投入力度。三是以完善标准、实施追溯为依托,逐步探讨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现数量质量同调节;以生猪、奶牛为重点,逐步探索推行目标价格指数、畜禽养殖保险,实现市场和自然风险双控制;以强化公共服务、执法监管为切点,逐步探索完善政策扶持、执法监管,实现支持发展和调控发展互配套;以用好财政政策和用活金融政策为基础,逐步探索实现政府到位和市场决定相协调。
同时要加强山东畜牧兽医政务平台和商务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畜牧兽医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高端智能装备为重点,扶持一批装备生产企业。推进社会化服务,开展技术支持、生产指导、产后处理、项目咨询、品牌设计、仓储物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等服务。
围绕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山东今后将加强对国内先进省份、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和交流合作。畜牧部门要积极与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扶持,加大各类项目建设与投入力度。积极推动与工商、质监、商务等部门工作联合,加强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监管,形成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推进转型升级的良好协作机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