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的希望之路在哪儿
2014-12-20王斌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王斌(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穗民(陕西省汉中市农业局)
唐铕铀(陕西省汉中市诚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要持续健康发展,养殖场应发挥区域和区位优势,探索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方式,使经营走上一条循环经济、生猪立体规模养殖的希望之路。
一、科学选址、合理建设
养殖场的选址决定养殖场设计的规模和效益。用现代农业的思想构思产业发展,在设计中贯穿农业综合效益。以前提倡工厂化建场,一栋圈和一栋圈距离很近。虽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但不利于疫病控制和环境保护。现在,用新的理念设计和规划养殖场,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实用。参照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养殖场置于农场或田园中,走农牧、畜果、畜菜结合之路,向综合农业要效益。
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
养殖场的科学管理是养殖效益的保证,具体做法是设定管理效益目标。把目标分解到各部门,细化到每个人,制定目标管理细则。从每个角度、每个环节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做到管理有章程,做事有章法。各部门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由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执行。建立完善的总经理负责制,做到权责利明确。每年开始,公司各部门都要制定详细的经营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销售计划目标。每季度检查讨论计划执行情况,定期修改完善,从人、财、物的综合利用和科学合理安排,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效益的落实。
三、加强产业认识,探索产业化发展经营行为
生猪产业是畜牧产业中的重点行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规模效益。可以把规模和经营水平相当的企业,按照资产规模进行评估后作为股份入注企业联盟,初步形成产业联盟雏形,有利于分担风险。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统一技术和服务培训”的原则对联盟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统筹规划,有效地利用资源。
四、发挥产业联盟优势,探索立体经营模式
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更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最佳的动物疫病防治状态、最安全的畜产品质量保证的经营模式。产业联盟要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发展多种形式的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利用池塘、坡地、湿地、林地和蔬菜地,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猪-鸡、猪-鱼、猪-菜、猪-果以及猪-药等畜牧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完善畜牧养殖产业化经营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优势产业,多业并举,多头发展。变劣势为优势,提升经营数量和质量水平,实现产品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五、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对策
当前,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是制约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集约化畜禽养殖规模场多建在大、中城市近郊,并出现大量养殖专业户和专业村,畜禽粪便量大且集中,而城郊又无足够土地消纳。农牧分离、种养严重脱节,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在规划养殖业发展时,应根据各地土壤、气候、农作物种植和环境情况,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合理选址和设计,特别是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走一条农牧结合的道路,建立“土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