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化验工作亟待加强
2014-12-20周爱国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委员会
文│周爱国(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委员会)
搞好化验工作,一靠机制,二靠设备,三靠技术。
化验是动物疫病预防、诊疗、控制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将县级卫生部门与县级动物防疫机构的化验工作比较一下,明显表现出“一热一冷”、“一强一弱”、“一盈一亏”:一个百万人口的县,有两三个县级医院,还有几十个乡镇医院,医院不分大小,都有化验机构,从居高不下的化验数量,可看出其热度之高;从化验设备和化验人员的规模,可看出其势之强;从化验工作给医院带来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收入,可看出其盈利之丰。同样一个县,拥有一百多万生猪、几十万牛羊、几千万家禽的饲养量,却只有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化验室,从每年屈指可数的化验次数,可看出化验工作之冷;从化验设备和化验人员的规模,可看出其势之弱;从化验工作总体处于亏损状态,甚至需要财政补贴,可看出其经济效益之差。而笔者认为,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化验工作亟待加强。
一、优化运行机制
畜牧业的产值和服务对象与医疗服务业比,要多出好几倍,但为什么其化验服务呈现“冷、弱、亏”的状况?除了服务对象—畜禽与人的差别外,主要因素是运行机制问题。大多数医院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事业编制,差额拨款,20世纪末实行的医疗市场化改革,财政拨款只是象征性的,医院基本上成了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内部的化验机构亦不例外,根据市场需要购置化验设备、配备化验人员,根据绩效多劳多得。有压力,有动力,化验手段更新快,化验技术进步快,虽说也有受利益驱使滥用化验手段、增加就医成本的问题,但百姓总体得益是不容置疑的。
与此相反,县级动物防疫机构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内设的化验部门也采取了纯公益的运作方式。由于目前县级以下没有公益性动物诊疗机构,私营动物诊疗机构基本没有像样的化验设备和相应化验人员,县级动物防疫机构的化验部门,作为县级惟一以畜禽为服务对象的化验机构,理应承担公益性和经营性化验工作。纯公益的运作方式,导致体制上缺乏压力,收入上缺乏动力,“冷、弱、亏”也就在所难免。
唯有优化运行机制,才能改变“冷、弱、亏”的现状,才能满足公益性与经营性双重化验需求。主要思路是,独立运行,事业性质,差额拨款,自负盈亏。可以将化验工作从县级动物防疫机构中分离出来,成立县级畜禽化验检验检测中心,事业编制,财政差额拨款购买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免疫效果检测、兽药饲料抽检、畜禽食品安全检验等公益服务。同时,面向养殖主体、动物诊疗机构,开展经营性化验、检验、检测工作。考虑到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转成差额拨款有难度,新成立的县级畜禽化验检验检测中心在人员配置方面原则上应面向社会和高校毕业生招聘。
二、扩展服务范围
1.使化验室成为动物疫情监测的“晴雨表”。要使动物防疫工作有的放矢,及时准确的疫情监测不可或缺,动物疫情监测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政府制订动物防疫计划的依据,是养殖企业制定免疫程序的风向标,应该将动物疫情监测作为化验工作的重点。
2.化验室成为动物免疫效果的“试金石”。动物防疫效果的好坏,不能光看用了多少疫苗,注射了多少畜禽,更要看疫苗注射是否到位,二免程序是否落实,产生的抗体是否达标,免疫动物是否得到有效保护,疫病发生率是否明显下降,疫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化验室按比例随机抽检免疫抗体,才能防止防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才能遏制免疫注射环节的敷衍了事和弄虚作假,才能使宝贵财政资金购来的疫苗物尽其用。
3.使化验室成为畜禽规模养殖的“保护神”。动物防疫工作做得再好,也难免不出现疫情。尤其在畜牧业转型,鼓励规模养殖的情况下,单个养殖主体动辄几万几十万,一旦发生疫情,如果得不到及时准确治疗和控制,损失可想而知。化验是诊断疫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让化验室在畜禽规模养殖企业疫病诊疗、疫情防控中扮演主角,补齐畜禽规模养殖企业化验手段欠缺的短板。
4.使化验室成为畜禽食品安全的“千里眼”。畜禽养殖的一个根本目的是生产动物食品,食品安全是当前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要保障畜禽食品安全,固然需要畜禽养殖主体、投入品产销主体、屠宰加工主体、动物卫生机构、政府及部门的共同给力,但化验、检验、检测却是实现畜禽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强化化验室在畜禽生产投入品、畜禽及其产品方面的化验、检验、检测职能,已变得刻不容缓。
三、提升技术水平
搞好化验工作,一靠机制,二靠设备,三靠技术。能否配备必要的化验设施设备,能否足额配备化验专业技术人员,能否掌握相应的化验技术技能,是做好化验工作的必要条件。
近几十年来,县级动物防疫机构的化验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舍得盖大楼,舍不得买化验设备,专业人员都想坐办公室,辛苦、风险高的化验工作,谁都不想做。而现有化验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老化,部分县级动物防疫机构的化验室被边缘化,处于被动应付状况,与畜牧生产需求形成较大的落差。
提升化验工作的技术水平,应从四方面着力:
一是更新化验设备。最好每隔三年,财政拨专款用于化验设备更新,确保化验设备数量不缺,质量不差,性能不落后。
二是激励化验人员。化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也是辛苦、风险高的岗位,要将专业水平高的人员放在化验岗位,就要在收入分配上向化验岗位倾斜,尤其是提高化验人员的绩效工资,按照规定兑现与动物传染病相关岗位补贴,适时提高补贴标准。
三是强化专业教学。农业院校要设置相关本科专业,培养化验、检验高层次职业技能型人才。
四是强化继续教育。建议化验室从业人员每三年至少有一次脱产培训机会,提高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