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盛鹏被评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

2014-12-20芷桦

中国畜牧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抗灾绒山羊西藏自治区

文│芷桦

2014年8月25日,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辛盛鹏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成为20年来受表彰的59名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之一。在援藏期间,他还被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优秀援藏干部,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3次。

2008年9月,辛盛鹏被中组部、团中央和农业部选派作为第九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西藏挂职锻炼,至2013年8月,在藏工作整整5年。5年援藏期间,他担任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先后分管科教处、抗灾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等6个处室和机构,代理分管过种植业处、农机处等5个处室,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序列的10个临时机构任职,还兼任西藏农牧学院的客座教授。五年来,他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条件艰苦和家庭等实际困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走遍西藏全部74个县,曾8次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调研或抗灾,行程达20多万公里;做了21本工作笔记,撰写了260余篇文章,编著了《西藏自治区农牧业调查研究》等3部著作,圆满地完成了援藏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推动西藏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藏期间,辛盛鹏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立足西藏现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原则,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在畜牧技术推广方面,他提出并组建三个机构,构建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畜牧业职业技能鉴定、畜牧业标准化三个平台;深入调查研究,构建黄牛改良和牦牛、绒山羊等产业发展与技术框架;加大畜禽遗传资源和水产资源保护,制定藏猪、阿里绒山羊、帕里牦牛和亚东鱼等遗传资源保护方案,在西藏建立了第一个藏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和第一个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推进了畜牧业发展和资源保护。在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方面,他组织落实了西藏自治区沼气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农村沼气工程项目,建设了500多个农村沼气综合服务站,使10多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环保的沼气,既解决了农牧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又保护了自然环境,生态效益巨大。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他推进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狠抓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技术支撑和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在农牧业科技管理方面,他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力度,逐步壮大科研能力,积极向农业部争取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他努力推进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完善质检体系,推进标准化建设。组建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农牧业地方标准,推进三品一证认定,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在农牧业防灾减灾方面,他身先士卒,多次深入受灾一线,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带病坚持抗灾指挥工作。他积极推进“西藏自治区农牧业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的落实,健全防抗灾体系;组织制定“冬春农牧业防抗灾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制度,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显著减少农牧民因灾损失。在加强技术与智力引进方面,他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协调农业部或相关单位为西藏举办了10多个培训班,培训人员1000多人;与农业部种羊与羊毛质检中心合作研究了阿里绒山羊选育及产业化生产等问题,取得很好的成效;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稳步提升了西藏农牧系统队伍素质。

猜你喜欢

抗灾绒山羊西藏自治区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我国绒山羊种质资源、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全力减灾救灾确保今年抗灾夺丰收
“党员抗灾队”活跃田头地边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事业发展调研与分析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