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各国碳排放看中国减排
2014-12-19胡蓉
胡蓉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开始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世界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大量能源被消耗,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针对目前碳排放现状,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樊刚等提出了以最终消费来衡量各国的碳减排责任,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指出中国的碳排放实际是由他国消费所致,而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恰恰相反,所以应该平衡国际碳排放责任;朱江玲、岳超等研究了从1850年到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量,提出我国今后要进一步促进减排,推动产业转型;张志强、曲建升等以19世纪20年代以来7个工业化国家和5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CO2排放数据为基础,计算了相应的碳排放强度以及与人均GDP的关系,分析了各国的减排历程。
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经济集团:七国集团(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简称“G7”国家)和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七国集团于1976年正式成立,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联合体,当时他们的GDP占世界总量的2/3,对推动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金砖四国”反映了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目前,七国集团与金砖四国的经济产值占世界经济份额的2/3,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本文以这11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其2002年到2012年的碳排放量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各个国家的能源和产业结构对世界碳排放现状进行说明,最终为中国的进一步减排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二、数据分析
本文通过世界银行数据库得到了11个国家2002—2010年的碳排放量,再根据国际上通用的IPCC法计算2011—2012年的碳排量,能源消耗量取自《世界能源统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根据得出的数据来看,碳排放量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美国作为经济第一大国,其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放中占到了很大的份额,在2008年之前是逐年上升,由于2008—2009年爆发了金融危机,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所以2009年的碳排放骤降,之后略有回升,但是增速缓慢;日俄与美国情况相同;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经济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所以碳排放量每年在增加,尤其是中国的碳排放数额占到了世界的20%以上,近几年更是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正在向减排逐步靠近;加拿大、意大利以及巴西的碳排放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前是逐年增加的,之后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低峰值,随后经济发展缓慢恢复,碳排放逐渐增加。
总的来说,中国、印度、美国、日本以及俄罗斯是全球碳排放量的主要成员,他们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的80%以上。其中,作为世界两大经济强国的美国与中国,其碳排放的变化对全球碳减排起着重要作用。在2006年之前,美国的碳排放量一直最多,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之后两国碳排放量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2003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不断增加,导致国内资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中国碳排放的急剧增加;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量较少,再加上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进行,使煤炭的消费大大减少,极大地降低了碳排放量;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的经济水平,但是其碳排放却比俄罗斯少,这主要是源于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尤其是油气储量丰富,而日本国土狭小,能源储量少。剩下6个国家的碳排放总量较少,其中德国的碳排放量最多,平均为8亿吨左右;法国的年均碳排量最少,为4.06亿吨。
三、讨论
通过上述对两大经济集团2002年到2012年碳排量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有很大差异,同时不论是在发达国家内部或是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碳排放的差异性。由此体现出了各个国家不同的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排量差异较大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技术使用方面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调整能源结构,制定相关的“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把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20世纪60~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发达国家高能耗的重化工业,迫使这些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发展能源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及其他的企业服务业等信息密集型产业,深化了产业结构。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步晚,现在正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业还是整个产业的重心,所以二氧化碳的排放暂时不会减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我国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0.6%;同时,我国能源新技术的使用率较发达国家不高,新能源在总能源中不到10%,能源使用以煤为主。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1.3%,单位GDP能耗是国际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新能源发展技术落后,能源结构亟待调整。
(二)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
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碳排放量分别排在前三位,一直以来他们主要靠发展重工业提高经济产值,在新技术的趋势下开始走向新的能源发展道路;意大利的工业化起步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开始探索新能源发展道路。英法德加等国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例如,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步实现了以金融服务和创意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调整;加拿大与法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的产业结构相近,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德国的自然资源比较贫乏,而依赖进口会存在能源安全问题,所以本国主要走发展绿色能源的道路。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在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中,中国、印度和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且他们是“金砖四国”中的三个国家,但是中印与巴西的经济结构却不尽相同。目前,中印两国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虽然第三产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比重不高;巴西的产业结构顺序与发达国家一致,第三产业的比重最高。所以巴西的碳排放量少,而中印的碳排放较多。
四、战略与政策建议
为了实现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制定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加快煤炭清洁技术的利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煤炭的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的66.6%,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的地位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要加快发展煤炭的清洁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吸取国外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已研究出来的煤炭清洁技术效率,如发展空气雾化水煤浆技术,利用煤粉、大量减少煤粉燃烧带来的粉尘污染,经物理加工达到以煤节油、代油的目的;同时可以尝试压缩空气来代替蒸汽作为雾化介质。
(二)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使用
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均有使用,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平均技术水平比较低,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弱。为了实现我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应加快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的利用,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三)建立与国际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
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能改变世界的,所以在碳减排的行动中,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紧密合作,把《京都议定书》真正贯彻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任务中。同时,要加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相关技术的支持,在国际中形成一个互动的良好氛围,做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我国也要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既有创新又有吸收,推进碳减排工作的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