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教学合力
2014-12-18黄亮
黄亮
一、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在教学时机上的吻合
为了突出活动的主题,提高活动的实效,我们在区域之间建立起多个层面的有机联系。
首先,各区域在物品投放、气氛创设方面保持了一致。比如,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在“交流站”里投放了从家里、画报上、网络上收集来的有关水果的信息、图片进行欣赏、交流;在“表演区”里投放了很多色彩鲜艳的水果的头饰进行表演游戏;在“娃娃家”里投放了很多塑料水果可以招待来做客的朋友;在“美工区”里投放了蜡光纸等材料进行撕贴水果的活动;在“智力区”里投放了分成若干份的水果图片进行拼图活动;在“数学区”里提供画有水果的作业题让幼儿在认识水果的同时学会数数……在这个主题之下包括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有语言、美术、数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就像是一颗颗零散的珠子通过主题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融洽的整体。对于幼儿来说,这种表象上的联系则意味着一种心理支持和行动暗示——丰富的物品刺激他们探究的欲望,获得相应的知识。
其次,我们在创设区域时,考虑了它们在时间和逻辑上的吻合。有些区域是因其他区域活动的深入展开而设置的,所以它们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比如在《我们的动物朋友》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很多动物爱吃的食物、生活的环境等丰富的知识,也萌发了将自己的知识介绍给小朋友的想法,那通过什么方式来达成这样的愿望呢?通过讨论,“班级图书制作区”正式成立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画、装订等方式将自己的知识表达在纸上做成图书在同伴间传阅。“图书制作区”和先前存在的某些区域实际上就有了一种时间上的内在联系。
二、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
为了改变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内容与集体教育活动的内容相互割裂,区域活动内容只是集体教育活动内容的巩固性练习的现状,我们将区域活动内容规定为以下三种:
(1)主题内容的预习:即在集体活动之前,让幼儿先到区域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
(2)主题内容的巩固:即指区域活动的内容是集体教育活动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使集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
(3)主题内容的下放:将主题内容直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开展,目的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便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
主题内容的预习、巩固及下放,使区域和主题、区域与区域有机地整合起来,特别是主题内容的预习和巩固,促使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有机地渗透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当然,主题内容的预习、巩固和下放,在实施时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可以交叉使用。如原本是主题内容的下放,而教师发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就组织了集体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变成集体活动的预习了。当然不同的主题与不同区域的融合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主题与游戏性区域的融合程度较高,如小班主题活动《扮家家》;有些主题与学习性区域的融合程度较高,如中班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时,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样的活动内容既来源于幼儿的区域活动又整合了幼儿的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教师独自精心设计的活动。
三、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在教学形式上的结合
以集体教育活动为主的主题活动往往为幼儿提供单一的、缺乏层次性的、内容不够丰富的“一统式”环境模式,致使幼儿的自主性难以真正发挥,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在《我有好办法》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教学活动《不用手也行》,孩子们对“扑克牌的移动”想出了好几种方法:用扇子扇、用嘴吹、用棍子推……教师说:“是吗?到底能不能呢,我们去试试吧!”随即教师出示了早已准备好的材料让孩子们去探索。这似乎是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但实际上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操纵下开展的,幼儿只是在教师的“问”和预先准备好的材料中被动活动。对此,我们尝试将该活动中的集体探索改为以区域个别化活动的形式进行,在科学角中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材料,任由他们自主探索。他们非常投入地去尝试各种能使扑克牌移动的方法: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衣服扇风使牌移动;有的尝试用手拍桌子使扑克牌跳起来;有的找来空塑料瓶对着牌挤气使扑克牌移动……在活动中他们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则倾听他们的交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使他们获得成功感。
四、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在教学方法上的融合
以集体教育活动为主的主题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采用讲解、演示等方法,虽有省时、高效的优点,却不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将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等方法融合到集体教育活动之中。如:在《各种各样的工具》主题活动中有一个科学探索活动《砸核桃》,引导幼儿使用工具将核桃砸开。以往我们采用这样的指导模式:激发兴趣——讲解示范——幼儿操作——展示、分享、讲评,也就是让孩子观察老师的示范,然后自己进行练习,获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孩子们活动时虽然井然有序,但却很被动,这些经验也是表面的、老师给予的,在脑海中不能留有深刻的印象。现今我们采用了区域活动中常用的指导模式:激发兴趣——引导探索——组织交流、分享经验——引用经验再实践——分享成果。在这样的指导模式下,在第一次探索活动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工具进行操作,有些孩子选用夹子、积木等工具可能没有成功,核桃在那些工具的敲击下都不知滚落到什么地方;有些孩子选用锤子、榔头等工具获得了成功,品尝到了香香的核桃。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经验交流,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失败的经验可以让孩子们吸取教训,成功的经验可以让孩子们在同伴面前进行讲解、演示,为失败的孩子做好示范作用。在第二次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得到的经验,认真选择合适的工具,小心地进行操作,都获得了成功。这样的探索性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孩子的自主学习,促进孩子的发展。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