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4-12-18
汪洋:
最大限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本刊讯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8月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抗旱举措,并立足长远推进综合治理,尽最大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汪洋强调,受旱地区要把抗旱减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首先要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决不能让一户群众没水喝。要强化农业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因时、因地、因水、因苗制定抗旱灌溉和田间管理方案,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要加强水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把各项节水措施落实到用户。要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做好应急值守,强化各项灾害防御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中央财政将再次下拨特大抗旱经费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重旱地区抗旱和农业生产恢复。
汪洋强调,要立足长远,综合施治,努力解决长期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干旱问题。要抓紧落实全国抗旱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加快推进水价改革,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逐步减少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韩长赋:
坚持不懈抓好农业抗旱工作
本刊讯 8月6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抗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专题会议精神,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和国家防总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做好农业抗旱工作,坚持抗灾夺丰收目标不动摇,切实落实好各项抗灾措施,力争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不减产、非旱区能增产,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会议指出,中央领导对当前抗旱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防总专题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重性和可能的持续性,进一步做好农业抗旱各项工作,坚持做到旱情一天不解除,抗旱一天不停止。针对当前旱情,农业部已派出11个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重灾区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推动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农业抗旱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会议强调,当前,在着力抓好抗旱工作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关注重点旱区秋墒和冬小麦播种,要精心组织,提前安排,保证秋冬种的顺利进行;二是关注旱区种植成本上升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加强市场监测,及时给予扶持;三是关注畜牧业越冬饲草,加大作物秸秆收储力度;四是关注北方粳稻、南方晚稻、黑龙江北部玉米等作物促早熟问题,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安全成熟。
农业部增派3个工作组
深入旱区指导抗旱保秋保畜
本刊讯 当前正值玉米、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干旱给秋粮作物生长发育以及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业部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一直密切关注旱涝灾情变化,及时主动指导,推动科学抗灾。在前期向河南、陕西、安徽等省派出5个抗旱工作组的基础上,农业部于8月4日再次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河北、湖北、内蒙古等重旱区,指导抗旱保秋保畜工作。
工作组将深入重灾区生产一线,实地调查了解旱情,评估干旱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与地方农业部门一道,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和不同作物生育进程,制定抗旱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受旱区搞好在田作物肥水管理和畜牧业生产。同时,指导各地加强病虫防控,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争取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不减产、非旱区多增产,全力夺取秋粮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部、财政部印发通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本刊讯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服务重大工程项目需要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重点抓好三项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二是开展示范培育。遴选2个省、14个示范市和300个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强大合力。
中央财政支持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工作
本刊讯 为促进湿地保护与恢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等文件精神,2014年中央财政增加安排林业补助资金,支持启动了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湿地保护奖励等工作。
目前我国湿地面临着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功能退化等问题。近十年来,我国共减少湿地面积5064万亩。为支持湿地保护与恢复,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林业补助资金湿地相关支出15.94亿元,支持湿地保护与恢复,启动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湿地保护奖励等工作。为督促各地做好相关试点工作,加强对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2014年7月,我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退耕还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工作的通知》(财农便〔2014〕319号),进一步明确了省级财政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和承担试点任务县级人民政府及实施单位的责任,提出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
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平稳
本刊讯 上半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2次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监测了31个省(区、市)151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98个品种94项指标,抽检样品20887个。监测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6.4%。其中,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9%、99.4%和93.1%。水果、茶叶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0.5%和93.3%。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农业部已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要求对监测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有针对性地跟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单位。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大力推进农药及农药使用、畜产品“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等7项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记录和生产管控,加强监测抽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严格的案件查处移送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确保生产源头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