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设施农业谋新局

2014-12-18郑景顺郭海燕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福州市大棚设施

郑景顺+郭海燕

编者按:设施农业是伴随现代农业发展而发育成长起来的新型农业形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设施农业是项目农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福州市经过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出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势头,目前在数量、产量、效益上都位居全省前列。福州设施农业的最大特色就是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目前,福州下辖福清市有销往全国的蔬菜基地,在长乐市有全国最大的工厂化水稻育秧中心,在闽侯县有全国最大的绣球菌培育及深加工基地……

各路能量在积聚,福州设施农业势头正劲。

2013年,福州市出台的《关于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近日,记者在福州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陪同下,赴福清、长乐、闽侯等地进行采访。

让大棚果蔬四季飘香

林秀明是福清市绿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早年在日本打拼,回乡后于2004年创立公司,专门从事蔬菜种植。几年来,他从500多亩海滩抛荒地起家,公司发展到现在,成为拥有3个基地、3861亩大棚、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龙头企业。

林秀明的老家在龙高半岛的沙埔镇东盛村,整个龙高半岛地少人多,土地贫瘠,淡水奇缺,风灾频发,历史上只能种些地瓜和花生,由于收益不高,许多农户干脆荒弃农田,外出谋生。林秀明引进的大棚蔬菜,改变了当地的生产模式,也让土地成倍升值。

反季节生产、培土配液、生物防治、剪枝排灌、授粉扎线、定时采摘、分类装运……通过运用现代科技,越来越多的福清设施农业企业和农户摆脱了“靠天吃饭”和自然环境限制,让大棚瓜果四季飘香,农民钱袋子也变得越来越鼓。

据福州市农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郑华琼介绍,近年来,福州市各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加大投入,强化服务,使福州市设施农业在速度、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区域种植初具规模。各地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设施农业类型,如长乐以反季节西瓜和马铃薯、萝卜为主;福清以反季节西瓜和蔬菜为主;罗源以袖珍菇为主;闽清以西红柿、食用菌为主;永泰以白色金针菇为主。同时,出现了一批规模持续扩大的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如福清市嘉叶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设施蔬菜面积达5000多亩,成为福州市规模最大的反季节蔬菜基地;闽清县云龙、白樟镇发展越冬西红柿小拱棚达8000多亩;长乐市文岭镇马铃薯、萝卜地膜覆盖和滴灌设施面积达5000多亩。

二是质量档次逐步提升。全市设施农业逐步从地膜覆盖——小拱棚向竹木大棚——钢制大棚和温室大棚工厂化栽培方向发展。据调查,全市17.5万亩设施农业中竹木大棚5万亩,钢架大棚0.5万亩,食用菌工厂化冷库栽培0.1万亩,遮阳网覆盖1.2万亩。如利农农业技术(福建)公司琅岐蔬菜基地已将原来的竹木大棚全部改成钢架大棚,面积达300多亩。

三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各地按照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大力推广优良特色品种,普及温棚栽培技术,使传统作物的种植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棚内种植品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反季节西瓜、精细蔬菜、珍稀食用菌等面积不断扩大。“大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一季生产、四季消费的经营模式,开始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由过去以生产蔬菜为主向生产食用菌、瓜果、经济作物育苗等多领域发展,由单一、低值向多元化、高效品种的转化,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四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在不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积极推进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监督管理,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有10家蔬菜生产企业和5家食用菌生产企业通过了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打造出如超大蔬果、利农蔬菜、益升秀珍菇等品牌,促进了设施农业产业升级和水平的提高。

五是经济效益日趋显著。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农业的收益明显高于露地农业。据调查,小拱棚每亩成本400元,种植蔬菜亩纯收益可达3000元;竹架大棚每亩成本6000元,可用2-3年,种植蔬菜、瓜果亩纯收益可达4000-5000元;钢架大棚每亩成本1.5万-2.5万元,可用10年以上,种植蔬菜年收益可达7000元以上。栽培双孢蘑菇,每亩菇棚造价1-1.2万元,可使用5年,每年直接生产成本约1.2万元,每年收益可达1万元左右,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实践证明,设施农业已经成为福州市种植业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西起闽清东到长乐,北至罗源南达福清,福州设施农业布局已从零星散点发展到星罗棋布。福清、长乐、闽侯、闽清等县(市)已形成了一批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绿叶、嘉叶、绿丰、利农等种植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棚蔬菜生产龙头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新建钢架设施大棚蔬菜面积3100亩,总投资 8825万元,带动其他设施农业面积1325亩。2014年,全市计划实施设施农业项目39个,总投资3.75亿元。其中设施蔬果25个,面积1万亩,投资3亿元;设施食用菌4个,面积200亩,投资4000万元;设施畜禽10个,投资3500万元。

有力的政策保障、周到的技术服务、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设施农业新一轮发展热潮。福州的设施农业正演奏着一首令人震撼的“增收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展设施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各级政府将设施农业工作列入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县(市)、乡(镇)要有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指导设施农业生产、管理、销售,协调建立中介组织,组织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等工作。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在土地调整、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市场建设、金融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责任制,主动抓宣传发动、抓技术培训、抓督导落实、抓典型示范,切实把设施农业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制定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原则,根据福州市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农业布局规划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立足实际,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对福清、长乐、连江、琅歧等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沿海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地势平坦、土壤条件好、交通便利、资金雄厚等优势,加快简易竹木大棚向钢管大棚的技术改造,提高建设标准,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农户集中建园区、建大园区,发展以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发挥设施农业的示范作用、品牌效应和观光功能。对永泰、闽清、闽侯等山区县,可以大力发展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的温床、冷床、小拱棚、荫障、荫棚、遮阳覆盖等简易覆盖设施,实行梯次发展,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开拓,逐步提高设施标准。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因此,要针对发展设施农业资金匮乏的实际,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建议政府设立设施农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广、设施设备购置、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建、改建的温室和大棚进行补助或奖励。设施农业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用水、用电标准执行。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使之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投资、经营、受益的主体。引导金融机构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一个重点,每年从信贷规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要对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贷款给予扶持。同时,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民间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发展;研究制定农业风险补助政策,探索开办设施农业保险,降低设施农业风险,推动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抓好技术推广。科学技术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和设施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对设施种养技术、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要加强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优良品种、育苗、田间管理、节水灌溉、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高效茬口配置模式等关键技术与先进适用、功能齐全的设施农业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设施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福州市设施农业档次。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针对影响和制约福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设施农业发展做好科技储备;同时,建立若干个不同地区、类型、规模和技术内容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使之成为新品种引进试验、新技术示范推广、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以及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核心基地,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作用,推动全市设施农业的发展。要加强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制订的《农用钢架大棚》和《温室设施的机械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福州市实际,研究制订设施农业地方建设标准;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采收、分级、加工、包装、上市,做到有品牌、有商标,实现树形象、创名牌。

五是依法流转土地。搞好土地流转,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坚持承包权长久不变、使用权加快流转、农民利益切实维护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合理有序的流转,确保设施农业集中连片种植。鼓励利用村集体土地、“三荒”地发展设施农业,对用集体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的,农用地的用途不变,产权不变,对利用“三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土地进行设施农业发展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保障的前提下,建议优先审批、使用,并免交土地补偿费。

六是推进产业化经营。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产业化。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发挥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工商企业投资设施农业,参与设施农业生产、产品保鲜、加工和市场营销,扩张设施农业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扶持设施农业经营者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重视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在设施蔬菜、食用菌、瓜果相对集中产区,按照“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提高功能”的原则,搞好规划布局,建设产地批发市场。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市场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猜你喜欢

福州市大棚设施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