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传播形态下广播媒体的个性化缺失
2014-12-18郭长江
郭长江
【摘 要】在广播媒体对互联网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的个性化优势正面临逐步丧失的窘境。一些地方广播媒体甚至开始沦为互联网媒体的“广播版”,这极大影响着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针对新传播形态下广播媒体个性化缺失的现实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广播 个性化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新传播形态是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手段的进步,媒体传播正在经历的一种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动态传播过程。新传播形态正改变着受众对传统媒体的选择和接收。手机等高智能、高清晰度接收终端的出现、发展和普及,使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传播格局出现分化。如今,已没有人能对互联网媒体越来越快捷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广泛的传播效果所形成的客观影响力视而不见。从城市到乡村,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重要渠道;对互联网媒体的依赖,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这也预示着广播等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生死攸关的挑战。
随着网络广播的出现,以声音为介质的传统广播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又遇到一轮新的冲击。以收音机收听广播为主体的受众群加速分化,多年的“铁杆”听众渐渐学会通过手机、互联网收听广播,并对网络广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使传统广播媒体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新传播形态下,如何保持独有的个性化优势,并以这种优势吸引听众、留住听众。
众所周知,传统广播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量的固定受众群,主要是因其传播过程中的个性化和不可替代性。以声音为介质的传播,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其传播的内容也独具真实性、形象性和想象空间。电视媒体的出现,曾分割了部分广播听众。但是,广播在现实生活和突发状态下“小、快、灵”的传播方式,至今仍让电视媒体望尘莫及。尤其是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手机收听广播功能的开发和完善,为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复兴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传播空间,车载收音机、手机成为广播媒体发展的新平台。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57亿户。在广播接收终端的使用中,有47.8%的听众主要使用手机收听广播,成为目前听众使用最多的收听工具。①
外部生成的新平台固然喜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媒体可以高枕无忧。回看广播自身,大量的客观现实表明,广播媒体正“狗熊掰棒子”式地抛弃“内容为王”的优秀传统,丧失以声音为介质的个性化优势。广播线性传播所具有的简单、便捷、伴随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示的魅力,正在被一些广播媒体匪夷所思地抛弃;一些广播媒体不是强化广播所具有的独家优势,而是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邯郸学步,在与互联网媒体的竞争中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和态势。具体表现在:
一、广播报道中“声音”这个最大的传统优势渐渐被忽视,对采访对象的声音、现场音效等音响要素的要求越来越简单粗糙
广播工作者均对充满声音要素和音响特色的广播精品难以忘怀。二战时期,美国人爱德华·默罗(Edward R.Murrow)的名篇《这里是伦敦》开创了广播新闻直播的先河。试想,如果没有此起彼伏的警报声、爆炸声和其他现场音效的衬托,没有默罗镇定的富有表现力的声音,也就不可能有这篇世界广播史上的传世名作。可是现在,我们的一些广播媒体越来越热衷追求广播的“快”,忽略了声音元素、音响效果等广播的个性化优势,倾向甚至满足于无论哪一类新闻都以播音员的口播新闻所取代,使得曾经令广播人引以为豪的带“响”的新闻作品数量越来越少。这种“剑走偏锋”的追求固然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浮躁心态有一定关系,但本质上却是广播人正在“创新”中丢掉广播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许多广播受众都非常喜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纵横》这两档新闻类节目。其根本原因除了内容权威、编辑精道之外,还在于这两档节目的声音元素最为精准丰富、最能打动人心、最具广播特点、最有声音震撼力,且始终制作精良,才得以形成广泛而持久的舆论影响力。
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广播媒体(特别是地、市级广播电台),广播节目的声音要素已经广泛被播音员、主持人连篇累牍的口播新闻所替代。不少电台的新闻节目里竟然找不出几个带“响”的广播作品。这种舍本逐末的传播方式,使得一些电台里会使用录音机采录广播典型音响的记者居然寥寥可数。广播人不会采录音响,这样难堪的业务现状令人痛心。笔者多次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系统年度优秀稿件评比,以声音要素为主体的优秀广播作品凤毛麟角。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播音员、主持人的口播“广播作品”,个别明显带有电视伴音的“广播录音报道”也混迹于广播参评稿件中,令人啼笑皆非。
声音,是广播媒体最具独特魅力的表达方式。来自新闻现场、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一个个声音源汇聚组成风格迥异的声音世界。正是这些异常丰富的声音存在,才成就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声音风景”,还原出新闻现场的客观原貌,描述出主体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广播节目中大量转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广播媒体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一些地方广播媒体开始热衷于转播电视媒体的新闻及专题类节目。转播内容既包括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体育竞技比赛直播等,也有地、市级的电视新闻及专题节目。最初,一些广播媒体是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但久而久之却形成了依赖,并开始削减广播记者,致使广播媒体的个性化特点和影响力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广播媒体的整体形象。
广播与电视之间原本就有着显著的区别。电视以画面+声音为主要传播方式,虽然它也有声音元素的客观要求,但与广播媒体的声音表现方式、方法迥然不同。再加上它的“推、拉、摇、移、跟”等独特的空间表现手法,其传播路径与广播媒体有很大差别。源于此,电视新闻及专题节目在广播节目里的大量出现,往往给受众造成听觉意识上的混乱,电视伴音也使得受众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确切的声音形象。二者的差异性带来的结果,是让受众错觉不断。可悲的是,一些广播媒体还争相把转播电视媒体的新闻及专题类节目当作一种经验相互模仿,不断增加在广播媒体里的播出时间,对广播媒体个性化发展造成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三、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要求不到位,加上一些生硬牵强的现场连线报道,客观上对广播媒体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近年来,广播媒体往往将广播经营简单化,将大批播音员、主持人推到了广播一线。由于平时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管理不到位,致使一些原本很严肃的广播新闻节目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少数主持人在话筒前信马由缰、添油加醋地肆意发挥,使广播媒体的形象大受影响。一些广播媒体还热衷于让记者做生硬、牵强的连线报道,常常是磕磕巴巴、口误不断,令听众无法忍受,让同行羞愧难当。就连业界多年倡导的多用双音节词、少用或尽量不用书面语、尽可能避免同义词相混等符合广播口语特点的优良传统也正在丧失。相反,一些来自网络、平面媒体的非常拗口的新闻作品不加修改就被大量用到广播节目里。广播的口语化、通俗化、短语化的特点正在从电波中慢慢淡出,渐渐消失。大量晦涩、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夹杂在广播报道中,时常令受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即便是一些带“响”的广播作品,也因节目时间的限制被掐头去尾,或干脆用口播文字替代,使广播的个性化优势荡然无存。
造成这些乱象的原因,是广播媒体忽视自身个性化特点、忽视以质量立台的结果。对节目质量的不重视,不仅会使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得不到提升,还会直接导致受众群的减少、分离和消失。随之坍塌的是几代广播人曾经不懈追求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四、缺乏整体布局一哄而上的谈话类节目,暴露了管理者“节目不够、口水来凑”的经营模式,导致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直线下降
近年来,类型化节目在业界推广。广播媒体在不断引进和消化类型化节目的同时,需要对类型化节目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在节目设置上采取审慎的态度,严格把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节目质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一哄而上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广播谈话类节目涉及政治、经济、生活、情感等诸多方面。节目中,首先需要一个缜密严谨的话题文案设计,同时需要知识面广、能掌控话题、语言驾驭能力较强的主持人,加上一些具有话语权的行业权威嘉宾相辅佐,才能使节目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内容翔实、吸引听众,达到理想的播出效果和节目影响力。不可否认,许多电台在广播谈话类节目创办初期大多比较严谨,话题设计也基本符合所覆盖地区的经济社会特点。但随着选择权威嘉宾的困难加大,一些电台干脆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将自己的主持人、记者也充当到具有权威话语权的嘉宾队伍中“鱼目混珠”。虽然其中一些记者、主持人的新闻视野和话题把握水平能够支撑起谈话节目的流畅进行,甚至可以画龙点睛。但是,相当一批“替代者”的水准却难如人意。少数“替代者”在节目选题上缺乏策划,甚至拿着一页“提纲”就敢进播音间“开侃”,使得谈话类节目的水准不高,甚至出现导向性错误。“节目不够,口水来凑”,导致谈话类节目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直线下降。这也是近年来广播谈话类节目缺乏精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现场直播报道越来越少,广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得不到及时有效发挥
广播现场直播曾经是最受听众热捧和津津乐道的个性化节目类型。一般来说,现场直播都是对重要新闻事件或突发性事件、重大体育竞技活动的现场报道。它的即兴特点,使得受众的关注度很高。但现在,对现场直播这个最具广播个性化特点的传播形式的重视度已大不如前。不仅是重大新闻、突发性事件,包括广受关注的亚运会、奥运会等体育竞技比赛也渐渐从广播现场直播中消失。这不能不说是广播媒体在新传播形式下不能很好发挥广播个性化特点的一大失误。宋世雄的名字曾让几代人耳熟能详,关键就在于广播的现场直播造就了“宋世雄现象”。如今,广播界出现过几个“宋世雄”?这种现象足以引起广播媒体经营者的深度反思。
六、广播个性化产品出现断层,部分产品缺乏创新力和节目吸引力
以声音为载体的广播个性化产品曾经层出不穷。录音报道、广播通讯(含广播特写)、广播述评、广播剧、广播电影录音剪辑等个性化产品,在不断提升广播影响力的同时,曾深深吸引着听众。但是,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冲击,广播的个性化产品耗财、耗时、耗力,且没有形成稳固的市场化格局,加上产品定位、大众影响力等其他因素制约,这些个性化产品陷入了无以为继的窘境。以广播剧为例,现在除了应付参加相关评奖外,影响力日渐萎缩。虽然听众对广播剧的需求仍然很大,但业界却拿不出大量能契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来满足听众。这固然与广播剧推广力度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互联网媒体的竞争,广播人缺乏“接地气”地详细研究和对自身优势的深入挖掘。目前,国内广播文艺界同人正在探讨“微广播剧”的创新。这种以听众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实践值得推崇。“微广播剧”不仅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同时也能更好地借助互联网媒体的传播路径为受众提供更丰富、更充满空间想象力、更具时代魅力的广播个性化作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新传播形态下发挥广播的个性化特点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会以互联网思维继承和发展广播媒体的个性化优势;其次,要主动出击,敢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对广播个性化产品赋予时代的灵魂和生命力;再者,要不断挖掘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新观念和不断变化的媒体接受习惯,同时必须注意对互联网传播形态下青年受众广播情结的培养。
挽救传统广播媒体的个性化缺失,必须从思想上下功夫,功夫不到,效果难成。必须要对广播媒体目前一些自轻自贱的乱象进行整改,形成广播媒体持久稳固的业务支撑架构和形象影响力。网络广播的出现既是对传统广播媒体的冲击,也显现出广播个性化的自我空间依然很强大。这需要广播工作者秉承自身的个性化优势,不断推出广播个性化新产品,以个性化求生存、求发展,从而让百年广播牢牢立于媒体之林。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宁夏记者站)
(本文编辑:刘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