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教学模式在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2014-12-17李德魁张继昌孙旗王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骨伤科教学模式

李德魁 张继昌 孙旗 王建军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当今中医学教育现状的骨科教学模式;方法:依据教学实践,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劣;结果:任一教学模式必须在合适的教学对象和内容下实施,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结论:骨伤科教学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骨伤科;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26-02

众所周知,当今医疗环境日益严峻,医学教学难度不断增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书本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成为临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院骨科基于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五星级医师”的最终目标[1],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现总结如下,以便同行参考。

一、骨伤科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骨伤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专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临床新理论、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骨伤科教学的难度。事实上,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今在很多院校,临床课程的教学多由一线医生兼任,骨伤科也不例外。与以前由专职教师授课相比,一线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给学生讲授临床上许多鲜活的病例,更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繁杂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使一线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随意。此外,部分医生对教学不感兴趣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讲授技巧不足等因素,也影响到了骨伤科的实际教学效果。此外,骨伤科一般在高年级开设,通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可能学习的课程较多或间隔时间较久,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骨科临床解剖学知识普遍欠缺。解剖学知识的欠缺,会影响到骨科临床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整个骨伤科疾病的学习。

二、不同教学模式在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骨伤科教学中灵活使用五步微技能教学(Five-step micro skills)、情景模拟诊疗(Simulat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 teaching)、案例教学(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及PBI(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多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成效。

五步微技能教学法是一种从学生角度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师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先进教学方法。本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保证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师生互动,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知识技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教学法由Neher和Gordon于1992年提出并用于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此后又陆续有人将这种方法用于临床教學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任课教师进行了统一培训,教学效果满意,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在医患关系不容乐观的医疗环境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诊疗能力,我们开始使用模拟诊疗教学。“模拟诊疗法”分为模拟诊疗演示法、模拟诊疗引导法、学生互助模拟诊疗法和真实病人模拟法四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灵活选用其中一种。通过对疾病的模拟诊疗,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解决了直接面对随机病人,患者因身体不适或因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操作技能不足出现抵触、反感等问题。在“模拟诊疗”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情感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通过临床真实案例学习疾病的诊疗也是骨伤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4]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生动,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常常配合PBL教学法同时进行。即在讲解典型医案时,设置问题为引导,以疾病为线索,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与疾病连接,将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知识相整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多媒体教学[5]是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进行有机结合,把基本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教师不需要进行大量板书和口头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在临床实施比较经典或技术新颖的手术时,进行完整摄像加以记录。在讲授相应疾病时,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手术的全过程,为以后真正踏入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三、骨伤科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鉴于目前医疗环境变化和教学实情,为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我们有计划地安排青年医生去师范院校进行教学技能学习,提高其授课水平。适当减轻承担教学任务大夫的临床压力,给予其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授课内容。在科室内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商定详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骨伤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手术方法不断涌现,内固定材料更是层出不穷。临床医疗又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环境变化,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动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医生的诊疗能力,加大了医学教育的难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作为教师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熟悉各种教学模式,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更重要的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医学专业知识为教学基点,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体会,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幼平,陶铁军.基于问题,创新发展——推进我国医学教育和评估体系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

[2]NEHER J O,GORDON K C,MEYER B,STEVENS N.A five-step“micro skills”model of clinical teaching[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1992,5(4).

[3]韩克强,吴娅利,黄小兵,等.模拟诊疗在八年制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

[4]姜德友,鲁美君.案例式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

[5]陈前芬,宫德峰.多媒体课件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9,(12).

课题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李德魁(1971-),男,河南省原阳县人,博士,副主任医,研究方向:骨坏死,脊柱退行性变的防治。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骨伤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