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初报

2014-12-17刘章义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增产率杜邦晚疫病

刘章义,魏 敏

(1.甘肃省平凉市植保植检站,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744600)

马铃薯是平凉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逐年稳步扩大,常年播种面积在60 000 hm2以上,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i)DeBary]侵染引起,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毁灭性病害[1],长期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在平凉市频繁暴发流行,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加强化学应急防治,对于大面积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2012年进行了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以期筛选出最佳药剂或药剂组合,为平凉市马铃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指示马铃薯品种为庄薯3号。供试药剂为68.75%银法利悬浮剂,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悬浮剂,均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由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防治对象为马铃薯晚疫病。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庄浪县水洛镇中川园区,属温暖河谷区,海拔1 620m,川旱地。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每处理620m2。共设5个处理,处理①为68.75%银法利悬浮剂1 500 mL/hm2;处理②为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68.75%银法利悬浮剂1 500mL/hm2;处理③为好力克300mL/hm2;处理④(CK1)为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2 250mL/hm2;处理⑤(CK2)为喷清水。各处理对水量均为450 kg,处理⑤(CK2)喷等量清水。所有处理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分别于7月31日、8月8日、8月20日(喷药后因降水,8月28日补喷1次)在马铃薯叶面均匀喷雾。马铃薯采用起垄覆膜栽培,垄面宽60 cm,垄高15~20 cm,垄沟宽40 cm,覆膜后于4月18日人工穴播,密度48 000株/hm2。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37 500 kg/hm2、尿素3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其它管理同当地大田。10月15日收获,收获时每处理随机取25株样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各处理随机取67m2计产,调查马铃薯大、中、小薯率,其中大薯指马铃薯单薯重≥200 g,中薯指单薯重100~200 g、小薯指单薯重≤100 g。

1.3 试验环境气候实况

依据Davis自动气象站提供的实时气象资料,并根据田间调查镜检确定,晚疫病始发期为8月16日,系8月12日夜间3时至8月13日连续30 h降水之后发病,该时段平均温度19.5℃,平均湿度93.9%,降水量22mm。

1.4 防效调查与统计

每次喷药前1 d调查发病基数,第3次喷药后10 d,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5株,按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调查病情,统计病情指数,计算相对防效,并对防治效果进行显著性测验。

表2 不同处理马铃薯的产量

表3 不同处理马铃薯经济效益

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1~2]。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9×调查总叶数)]×100

防治效果(%)=[1-(药前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后防治区病情指数)/(药后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前防治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试验结果(表1)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以处理②最好,病情指数为0.35%,与CK1相比,防效为96.18%;与CK2相比,防效为98.96%。处理①次之,病情指数为0.68%,与CK1相比,防效为92.58%;与CK2相比,防效为97.93%。处理④病情指数为9.17%,与CK2相比,防效为72.68%,居第3位。对各处理与CK2相比的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处理②、处理①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各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处理④与处理③差异极显著。

表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2.2 保产效果

通过表2可以看出,马铃薯折合产量以处理②最高,为33 611.9 kg/hm2,较CK1增产3 373.1 kg/hm2,增产率11.2%;较CK2增产7 656.7 kg/hm2,增产率29.5%。其次是处理①,为31 597.0 kg/hm2,较CK1增产1 358.2 kg/hm2,增产率4.5%;较CK2增产5 641.8 kg/hm2,增产率21.7%。CK1居第3位,折合产量30 238.8 kg/hm2,较CK2增产4 283.6 kg/hm2,增产率16.5%。处理③较CK1减产率8.0%,较CK2增产7.2%,居第4位。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马铃薯收获期处理②大薯率最高,为58%,较CK1、CK2分别提高12、18百分点;处理①次之,为52%,较CK1、CK2分别提高6、12百分点。

2.5 经济效益

从表3可以看出,在其他投入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的收益以处理②最高,达30 673.1元/hm2,较CK2增收7 972.4元/hm2;其次是处理①,为28 681.7元/hm2,较CK2增收5 981.0元/hm2。

3 小结与讨论

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68.75%银法利悬浮剂1 500mL/hm2对水450 kg喷雾,每隔7 d喷1次,连喷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最好,商品薯率最高。药后15 d与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2 250mL/hm2对水450 kg相比,防效为96.18%;与喷等量清水对照相比,防效为98.96%。折合产量最高,达33 611.9 kg/hm2,较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2 250 mL/hm2对水450 kg喷雾增产3 373.1 kg/hm2,增产率11.2%;较喷等量清水处理增产7 656.7 kg/hm2,增产率29.5%,增收7 972.4元/hm2。该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理想的预防、治疗作用,且有微肥作用,保产增收效果显著,喷药后晚疫病的病斑收敛作用明显,适合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应急防治中推广应用。

[1] 陈如宽.5种药剂浸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2(8):26-27.

[2] 齐小东,王 兵.8种药剂对高寒阴湿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J]. 甘肃农业科技,2012(12):14-16.

猜你喜欢

增产率杜邦晚疫病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