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与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构建
2014-12-17叶宜生张冬连
叶宜生+张冬连
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探索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这使交际语言教学得以快速发展,其教学规律不断得到验证和修正。本研究试图从交际语言教学领域中寻找理论依据,在认识论上寻找新的突破点。圈定的研究基于教学领导、教师教学观和学生英语习得三者之间关系。尝试从教学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三位一体”的语言教学体系。
交际语言教学 教师教学观 教学行为
一、交际语言教学的梳理与认知
1.研究的认同度
交际语言教学(CLT)在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及作用已得到全球专家及学者的承认及认可。在外语与第二语言教育领域,交际语言教学在过去的30来年一直被许多研究者及实践者看成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之一[1]。当前应用语言学界研究认为大多数成年人学习第二门外语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交流才能习得这门语言。CLT教学模式对EFL教师来说应该有用,既可以帮助教师规划课堂教学,又能为人数不多的常规课堂学生增加与教师沟通的频率。
2.研究的广度
首先,研究涉及到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仅亚洲地区就有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其次,从研究对象角度讲,几乎覆盖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和教师,有以幼儿园小朋友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成果最为突出,不少硕士生和博士生通过实证性研究把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当然,也有以政策及教材与CLT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交际语言教学在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得到了广泛接受和认可,综上研究成果表明,交际语言教学的推广和发展已经具备普及性条件。
3.研究的维度
不少专家学者从语言习得与CLT之间的关系维度对其进行研究。交际法在美国学术界有较大争辩,因而在四种语言技能的习得方面有大量的研究[2]。几乎所有教师在教学计划中报告使用交际语言教学原则,这一点与问卷调查的80%教师确认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是相一致的[3]。提高语法意识教学任务将目标语语法知识特征与目标语意义活动相结合[4]。从发音、语法和写作的角度对四种语言技能的习得进行有力的补充,这足以说明,交际语言教学的研究为语言学习者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
二、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Florence Stratton认为因对英语作为第二外语(ESL)课程结构和情景教学大纲的不满意,交际教学大纲(Communicative syllabus)便应运而生。他还提出了交际法在某些语言情景中的可行性,并指出针对每种不同情形,必须区别对待。CLT的主要理论假设的提出,同时呈现出在组织交际课堂教学时使用的七条原则。WTC(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模式带来的语料很好,这意味着使用WTC和其他构建模式进行二语交流极具潜力。他还解释说:“动机影响二语交流的自信,而自信又会引导学习者愿意用第二种语言交流。”随着交际法的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深化和扩张,Elizabeth Gatbonton and Norman Segalowitz提出5个CLT具体设计标准,以促进学生交流的流畅性。中国英语教师也努力尝试运用了CLT教学,并提出新的折中教学指导,即将交际教学与中国传统教学进行融合。
三、“三位一体”的语言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以教师交际语言教学(CLT)与英语习得效果关系为主线,运用4个维度研究理论框架分析和归纳教师教学法的主要观点,采用回溯的方法,从教育行政、教师和学生个人三个层面寻找影响教师教学法的内外部因素,最后对教师运用交际语言教学(CLT)与英语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挖掘影响英语学习的主要根源。通过对参加省级培训的英语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针对几个典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对教师进行访谈后综合编译得出结论,从而提出“三位一体”的语言教学体系的建构。
1.外在因素影响构建
几乎所有教师在教学计划中报告使用交际语言教学原则,这一点与问卷调查的80%教师确认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是相一致的[3]。而我们在对75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调查发现,80%的英语骨干教师仍然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这数据的截然相反使得对调查发生新的思考。进而对这一部分的教师进行访谈,得出的结论如下:60%的教师希望而且迫切希望改造现有的教学,但迫于应试教育而无奈,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家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成绩论英雄,以成绩论教育结果,以成绩论考核目标,以成绩论等级名次等。我们把持有这些观点的教师归因于外在因素对交际语言教学构成最大的阻力和影响。
2.内在因素影响构建
问卷调查显示,有20%的教师不愿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这部分教师认为“语法翻译法”仍然适合当前的外语教育。主要观点,传统的教学仍然可以培养出大量出色的英语人才,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效果好坏与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学生本人。这种把学习英语效果的好坏归结于学生自身情况在访谈中被提到的较为明显。我们把持有以上观点的教师归结于教师自身内在因素对交际语言教学的影响。
3.教育部门影响构建
教师上课机械化、教条化、权威化、步骤化也得到12%的教师的认同。这部分教师认为:教师上课就是完成任务,只要教师认真教学就行,不必考虑过多学生的因素;教师待遇低,工作量多,教师职业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对教师的评价更多是看业绩和成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只要学生的成绩排名不要很不乐观就行了。基于这部分教师的访谈,我们得出,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业绩评价标准、教育自身存在的应试教育导向、教师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教育行政部门或领导对教育改革的态度和认识与英语教学改革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把持有这些观点的教师认同为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阻力源自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领导的影响。
4.教学法与学习效果影响构建
调查结果显示,80%的教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这部分教师抱怨上课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差,不喜欢提问和参与活动,不喜欢口语练习;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解语法和阅读,习惯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习惯于被动接受;但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对理想,也就是说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而只有20%的教师真正意义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这部分教师的观点则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态度相反。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极大的影响,交际语言教学也不例外,教师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英语学习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项基本技能受教师的教学观所制约。教学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导向和引领的行为作用,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传授的行为作用,教学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学习的行为作用。
5.语言教学体系的思路构建
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得出“三位一体”的语言教学体系的研究框架如下:
综上所述,交际语言教学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受教育行政领导、教师和学生三者的要素制约。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教师改革的受益者。教学改革的成败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也离不开教育行政管理领导的大力支持。教学管理层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对教学的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教学改革才有可能得到真正落实和实施。
四、交际语言教学及其意义
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及调研发现,一些教师对自己目前的教学状况表示担忧,甚至有些无奈。一方面要履行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通过相关的英语考试;另一方面要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即突出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将英语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做到学以致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要通过考试杠杆作用,促进英语教学和学习。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无疑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发生变革。这正是交际语言教学得以顺利实施与运用的教学背景意义。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英语无非为了考试,即为了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考试,而没有真正意识到在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EFL语境下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不言而喻,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就会大大地削弱,英语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以应用和调动学生兴趣为特点的交际语言教学法(CLT)当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交际语言教学(CLT)在二语习得的语境中也有大量的实践意义,尤其在EFL语境中。尽管在ESL国家交际语言教学被广泛采纳,而在EFL语境国家进行CLT教学大纲改革总体难度很大。教师在课堂面临不同矛盾和压力时会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工具,不同的交际教学原则,从而能在中国EFL教学环境中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全球本土化的交际教学框架。有些教师成功改编了交际语言教学法,这些教师在以学生语言水平的基础上,意识到了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习的传统方式敏感,愿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复述机会,并在交际的语境中充分练习。在追寻交际语言教学观点过程中,教师们求助于自身观点及经验以巩固外语教学观。不难发现,中国EFL教师的教育全球本土化不应该看成一个结果或直线的过程,相反,应该是递归和循环的过程[5]。
五、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从英语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结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提出交际语言教学在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理性应用。首先,从专家学者的视角来看交际语言教学,也许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缺乏创新的研究课题,但试图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去探索,显然能为交际语言教学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其次,试图从教学法领域中寻找理论依据,在认识论上寻找新的突破点,这跟一般学者单独研究教学法的思路有一定的差异;再次,既然是教学改革,圈定的研究基于教学领导、教师教学观和学生英语习得三者之间关系,它对于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发展,改进当前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最后,尝试从教学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构建“三位一体”的语言教学体系对交际语言教学的推广提供新的思路。
尽管交际语言教学的某些特征已经取得共识,但这种方法的其他方面还缺乏一致的认识及明确的界定。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限制一方面来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课堂,另一方面来源于死记硬背。那些没有实施交际语言教学法或停止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英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存在大班上课问题、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整体偏低等。交际语言教学法的某些方面与教师自身文化信念有冲突时,他们不愿意支持,如果要改变,其抵制性更大[6]。从理论上说,地方教师认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交际教学法,但实际上,在一线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使用传统英语教学法[7]。教师之前固有的教学理念部分来源于过去的学习经验和文化背景,这明显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路径。由此,不得不承认,尽管交际语言教学法已然历时50余载,但要能灵活地运用,且发挥其相应的功效,实践者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尤其处在不同的EFL语境时。
————————
参考文献
[1] Choi,Seonghee,Ph.D.1999,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99,126 pages;AAT 9941302.
[2] A.Raymond Elliott.1997.On the Teaching and Acquisition of Pronunciation within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Hispania.Vol.80,No.1(Mar.,1997)(pp.95-108).Page Count:14.
[3] Hung,Yu-ju,Ph.D.2009,Indiana University,2009,156 pages;AAT 3390275.
[4] Sandra S.Fotos.1994.Integrating Grammar I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 through Grammar Consciousness-Raising Tasks.TESOL Quarterly Vol.28,No.2(Summer,1994)(pp.323-351).Page Count:29.
[5] Pu,Hong,Ph.D.2009.Global pedagogy,local meanings:Toward the glocaliz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s of Western-trained Chinese EFL teachers Indiana University,2009,267pages;AAT 3390323.
[6] Mak,Ho-yan,Ph.D.2004,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2004,429 pages;AAT 3162576.
[7] Dilbarhon Hasanova and Tatyana Shadieva(2008).Implement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Uzbekistan.TESOL Quarterly,Vol.42,No.1(Mar.,2008),pp.138-143.
[作者:叶宜生(1981-),男,广东饶平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讲师;张冬连(1974-),男,湖南攸县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