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价值解读

2014-12-17贾蕊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西式梁启超学问

自西学以优势的姿态引入中国,国学价值就遭到质疑。梁启超解决了国学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从学术的角度找到了国学与西学的结合点,为国学引入西式教育体制解决了理论困惑。他从文献、德性与科学精神三个角度将国学恰当地嵌入西式教育体制内,并力图建立连贯性的国学教育,解决西式教育体制下师生物化的关系、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之间的矛盾。

国学教育 文明价值 西式教育

在近代中国民族文化严重自卑心理下,只有证明国学与西学价值平等才有可能将国学引入西式教育体系内。梁启超从理论上解决了国学在世界文明中的价值和地位,确立了国学在西式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也试图纠正中国引入西式教育后出现的问题。

一、国学引入西式教育体制的理由

1.国学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价值

梁启超主张以文化标准界定文明与野蛮国家的区分,反对种族论和地理位置论。中国的历史文化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所以中国要按照文明国的标准实施国民教育。中国的儒家的人生哲学、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佛学、文学美术及历史五部分内容的价值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他确信:“当今在全世界怀疑沉闷时代,国人对于人类宜有精神的贡献,即知识方面,亦宜有所持以与人交换,以上五事之发明整理,实我对世界应负之义务。”梁启超在文明自卑的环境下,确立了“国学”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梁启超确立了国学在科技文明中的地位,主要是对科学万能论的批判。他认为人生涉及理智方面的事情一定要用科学来解决,涉及到情感方面的事绝对超科学。1918年梁启超游历欧洲,看到科技文明的弊端:“我等看西洋人何等的可怜!肉搏于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枯燥生活当中,真可说是始终未闻大道。我们不应该引导他们于我们祖宗这条路上去吗?”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梁启超说:“除整理国故之外,别无学问,那却不然。我们的祖宗遗予我们的文献宝藏,诚然足以傲世界各国而无愧色。但是我们的最特殊之点,仍不在此。其学为何?即人生哲学是。”

2.学术方法是国学与西学的化合点

梁启超思想经历了中西并立、回归国学到建立“新国学”的变化。戊戌时期,他坚持中西并立,“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无用;舍中学言西学,其西学必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他去日本以后很快回归国学,“近顷悲观者流,见新学小学之吐弃国学,惧国学之从此而消减,吾不此之惧也。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但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受文明进化论的影响,时人公认欧美文明代表文明进化方向。梁启超希望借西学提高中学,以求进化,“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中西文明如何结合产生,梁启超有些含混。

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梁启超找到了中西结合点是“科学方法”,以创造“新国学”。他号召青年人“尊重爱护本国文化,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研究他、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文化系统、把这个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到他的好处。我们人数居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们对于人类的全体的幸福,该负四分之一的责任”。这种文化自觉不同于章太炎的借西学以证明中学,更不是中西文化物理的调和,而是创造一种超越中西文化,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体系。

3.国学引入西式教育体制内

自洋务运动模仿西式教育以来,由于道德、社会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儒家伦理道德尽失而西人道德伦理之精华,亦不能由所得,所以造成了智育与德育失衡的后果。道德因社会性质不同各有所受,中国的德育必须从本国文化中寻找。梁启超承认中国言伦理有缺点,但中国道德毫无缺点可言。儒学是公德、私德的本源,对于中西方都受用。“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救知识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

二、国学教育的内容

梁启超国学教育目标:一、“做人的方法——在社会上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造成一种适应新潮的国学”,即人的教育和学问教育。他从文献、德育和科学三个角度,确定了国学在西式教育体制内的价值。

1.文献的教育

梁启超说晓得本国文献,便是国民常识的主要部分。他鼓励经典阅读,选择有趣味且学术价值高的经典,要精选而不是博览。

首先是文字教育。“我国文字,行之数千年,所以糅合种种异国分子之国民而统一之者,最有力焉。今各省方言,以千百计,其能维系之,使其为一国而不分裂者,以其不同言语而尤同文字也。且国民之所以能成为国民,以独立于世界者,恃有其国民之特性。而国民之特性,实受自历史之感化,与夫其先代伟人哲圣之鼓铸焉”。我们要将文字,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当作一部民族思想变迁史或者社会心理进化史读”。

其次是文、史学教育。“历史者,普通学中之最重要者也。无论欲治何学,苟不通历史,则处处窒碍,伥伥然不解其云何。故有志学问者,当发箧之始,必须择一佳本历史而读之,务通彻数千年来列国重要之事实,文明之进步,知其原因及其结果,然后讨论诸学,乃有所凭藉”。其次是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教育作用,“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两类:一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类是有益于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必须对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能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

2.国学德性的学问

国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德性教育,“儒家从这一方面看的至深至切,而又能躬行实践,‘无终食之间违仁。这种精神,影响于国民性至大。……我们可以说真是全世界唯一无二的至宝”。学习内容从最初的孔孟为中心的四书六经,逐渐增加荀子、墨子的部分思想。随后,梁启超将诸子思想与西学做了深入比较,希望大家对诸子要全面地理解,做出理性科学地取舍。经历政治磨砺之后,他重游欧洲,对国学价值重新思考。孔、老、墨、法、佛都纳进了国学教育范围。梁启超的国学教育内容在1923年的《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体现出来。

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是提供自律在内的德行修养。梁启超教育的重点在孟子的“养性”论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修养方法。在《新民说·续前》中他提出“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他特意编写儒家的约束性技巧的修身格言书籍《明学儒案》和《德育鉴》。

3.科学精神的教育

梁启超认为国学研究应该走两条路:一、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二、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科学不但应用于求智识,还要用来做人格修养的工具”。“我们要学的,是学那思想派生的根本精神,不是学他派生的条件”,即“国学内在的科学精神”。梁启超总结了传统学术博学于文、忠实态度、求是精神,正是中国的研究方法和学者的人格构成。他追求学术独立,不做学术奴隶,提倡学术最可贵的辨伪精神,不要在乎辨伪的结论。

随着对西方学术发展的了解,梁启超对科学研究有了深入思考。他批评“国故研究”者只有“科学”口号,没有“科学的理解”,其后果是中国学术永远不得独立,国民将被世界淘汰。梁启超“科学的理解”指有系统之真智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的真智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求得真智识是科学第一件主要精神;求有系统的真智识是科学的第二件主要精神;可以教人的智识是科学的第三件主要精神。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科学方法的普及。

三、解决教育西化后存在的弊病

1.保障国学教育体系的连贯性

国学教育体系构建是德育的基础。德性修养需要“淬厉之而增长之”,不能一蹴而就。他注重女学和蒙学的根基教育,从母亲的胎教开始。“故吾人惟当十五岁至念五岁之间,为人生最重要之时期,抑宜最为危险之时期也。且在中学校时代,一切习惯品行,皆於是立其基础。善者因之,恶者舍之,一生之人格立矣。不然时机一过,毕业中学,或出而问世,或投身大学,入自由教育时代,其恶习惯,吾人虽欲排去,而种种方面,已挟之使不得遁”。梁启超在《教育政策私议》专门绘制“教育区分表”(儿童身心发达表),根据孩子的年龄的知情意的成长规律,进行“自观力”的培养和教育。

梁启超把中学教育称为普通教育,目的是养成健全人格和生存发展的社会能力。中学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教育,还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研究法。他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当中明确指出,这本书“不但是作文教学法,也是中学之上国文研究法”。梁启超专门编写了《〈中学国史教本〉改造案并目录》、《中国的韵文中所表现的情感》等书籍。除了学校教育外,学生还应参加社团活动,以培养“群治”精神。

梁启超把大学教育称为自由教育时代,大学的精神则在研究与发明。大学学术水准关系到民族的竞争与存在,“夫大学校之目的在研究高深之学理,又复网络一切之系统知识,则大学校不仅为一国高等教育之总关,实一国生命学问之所在,而可视之为一学问之国家也。且学问为文明之母,幸福之源。一国之大学,即为一国文明幸福之根源”。大学里面追求学术创造,不追求水平式普及教育,以防止创造力的消失,弥补这种教育缺失的办法是实行自由讲座制度。

2.解决西式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的物化问题

西式教育模式虽增加了教育的受众率,但师生之间的关系由知识的纽带替代了精神纽带。学校是知识贩卖所,教育的功利主义严重,师生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梁启超告诫大学生求学目的“非在记忆讲义以资一度之考试,乃在受取讲师之研究精神及研究方法。质言之,其获益最重要之点,则学者的人格感化之”。

传授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学者天职。“凡讲学大师,必以学问为唯一之生涯,以教育为唯一之目的,其行谊必严正使人矜式,其立言将俟百世而不汲汲于一时”。凡学问有一个要件,要能“传与其人”,“所以别人读他一部书或者听他一回讲义,不惟能够承受他研究所得之结果,而且一并承受他如何能研究得此结果之方法,而且可以用他的方法批评他的错误。方法普及于社会,人人可以研究,自然人人都会发明。这是科学的第三主要精神”。1920年梁启超、蒋百里等人又提出大学教育的“精”与“普”,“精”传递研究学问的方法,造就学者。“普”就是在大学中使人养成活泼的人格精神,适用于社会。

3.解决国学学术研究与普及中存在的矛盾

学术的研究与普及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学普及侧重于博通,学术研究追求专精。学生学习为生存而致用,教师研究以学术为目的。梁启超意在解决这两组矛盾。

(1)梁启超认为学术研究的博与精之间并不矛盾。他确定国学研究的方向是“求真”、“求博”、“求通”。他的“博”与“通”,主要针对国学研究范围和方法而言,而非国学的知识内容。“博”是指一件事物与同类有关系事情贯穿比较,不能靠单文孤证下武断。“求通”指虽然专门一种学问,要注意不同门类学问间的关系及本门中各方面相互关系。

学术研究的“博通”与“专精”并不矛盾。梁启超的“好一则博”指从极狭的研究范围内生出极博来。他解释了国学研究的“专精”。“科学的研究如何?凡事必由分析整理着手,非找到的确的证据不相信,非有彻底的了解,不轻易讲。……所谓科学理解是要有窄和深的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整理”。中国要创造“新文化”的前提是专心研究,他反对借着“博通”名誉而浅化和降低学科标准和水平。

(2)学与术之间的矛盾,制约学者的学术选择和社会对学术的认知。梁启超说“所谓学者的人格者,为学问而学问,断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之手段”。“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27]。梁启超力图摆脱学术的手段性,又要学术与致用统一,研究与普及的统一,虽然有一些缺陷,但不能遮蔽他追求真理的初衷。

梁启超的国学教育思想解决了国学与西式教育的关系问题,解决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中的诸多困惑。

————————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集外集(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本).昆明:云南出版社,2001.

[3] 梁启超.中国沉思录.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贾蕊华(1975-)女,山西临汾人,广东工业大学讲师,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西式梁启超学问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比多少的学问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一”的学问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有趣的西式餐具
家庭版西式料理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